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02日
老人易骨质疏松冬天“不经摔”专家支招有效干预防骨量流失
  天气转凉,老年人骨质疏松一不留神摔倒,极易造成骨折。为此健康专家提醒,骨质疏松也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运动、日照等多种健康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在青年时增加峰值骨量,推迟进入老年后骨质疏松发生的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夏维波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表现。从我国关于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趋势看,估计全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口多达7000万左右。
  “骨质疏松症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夏维波说,人体在大约35岁左右达到骨量最高峰,自此之后,特别是在女性绝经以后及男性50岁以后就会进入骨量丢失期。在达到骨量峰值前应注意加强骨骼营养,通过运动、日照及其他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干预,在青年时就达到一个比较高的骨量,从而保持骨骼健康,防止骨质疏松和骨折过早出现。
  夏维波提醒,关注骨质疏松绝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事,各个年龄阶段都应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人在青年时峰值骨量越高,到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时间越推迟,症状与程度也越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