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军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号角,是我国迈向新时代、新征程的集结号、动员令,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确定了方略,描绘了蓝图,我们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建设者。“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更需要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号召人们以新的精神状态,围绕新时代的发展主题,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让我们工作在农村基层一线的乡镇干部倍受鼓舞,倍感振奋。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决胜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实现共同富裕,一个也不落”自然成为白豹镇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三变”落地生根,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加强综合治理等是工作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实现以上工作任务,白豹镇党委是主心骨,党员干部是组织者。着眼于老百姓的获得感,不断加强各级党组织的创新力、领导力、凝聚力、号召力,团结群众,和白豹镇的群众谋在一起,干在一起,汇聚起发展的磅礴力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证。
打铁还需自身硬。硬在哪里?硬在作风硬,本领强,硬在永不懈怠。白豹镇党委将在全镇深入开展“五比五看五提升”活动,以锻造广大党员干部“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营造发展的“新气象”,谱写发展的“新作为”。
一、比担当,看责任信心,提升勇于负责的理念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言九鼎的“承诺书”,是必须兑现落实的“军令状”,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与使命。攻坚战需要必胜的决心,更需要必胜的耐心。在四级扶贫干部中比担当,就是比责任感,比紧迫感,比使命感,比一比谁的责任履行得好,谁的担当体现得好。“比”的目的,是人人负责任,人人有担当。白豹镇落实“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的“五主”责任,比研究部署的深度,比统筹协调的广度,比落实推进的力度,逐级传导压力,逐层压实责任。现阶段,就是强调“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拿出“绣花功夫”,打赢这场攻坚战。
二、比创新,看工作方法,提升善于研究的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排在首位的是创新力。没有创新就不能适应新变化,没有创新就不能解决新问题。现阶段讲创新,就是提升解决新问题、化解新矛盾的处置能力。创新即有新技术的运用,更有思维方式的换代。拿老眼光看问题行不通,用老经验解决新问题同样也行不通。在统筹全镇发展过程中,路子对头,方法得当,就会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反之则费时费力,事倍功半。既要提高打硬仗的能力,提升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水平,又要善于抓工作中的“牛鼻子”,重点突破。结合我镇实际,就是要着力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积极谋划将产业做大做强,着力建成“果盘子,菜篮子,米粮川”和“三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完成2万亩山地苹果,500座温室大棚,1万亩特色种植,3万头生猪养殖,为精准脱贫,繁荣发展农村经济开创新局面。同时,要实施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工程,着力改善制约贫困户发展的水、电、路等瓶颈短板问题。树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理念,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立足长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强调效率,也强调公平,在公平下实现效率,在效率中体现公平。尊重群众的首创,善于发现与总结群众的首创。推行“九个一线工作法”(即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矛盾在一线化解,水平在一线检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意见收集上来,把矛盾化解下去,把经验总结出来,把典型树立起来,最大限度地凝聚发展的共识,激发发展的干劲,形成符合实际,群众满意的决策。教育党员干部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培育党员干部谋事、干事,带领群众发展的能力。
三、比作风,看勤勉敬业,提升推进落实的成效
把群众路线贯彻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关注群众的需求,并以这种需求为突破口,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白豹镇以“干部作风提升年”为载体,提振精神状态,解决“懒”的问题;强化素质提升,解决“庸”的问题;严格正风肃纪,解决“推”的问题;狠抓效能提速,解决“慢”的问题;勤督履职尽责,解决“浮”的问题。坚持开展“五访五问”活动,即访小康户、产业户,问致富经验;访老干部、老党员,问发展良策;访上访户、意见户,问事情原委;访困难户、低保户,问衣食冷暖;访上级领导、专家教授,问发展大计,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八到户”(理论宣传到户、意见征求到户、项目扶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政策落实到户、实事办理到户、困难解决到户、温暖传送到户),“当六员”(村情民意的调研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乡的服务员、理清思路的参谋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组织建设的指导员),结合“双积”(党支部积星、党员积分)管理,推行“村党支部+党员+考评+奖惩”的考评管理模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坚持村干部待遇“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工资”,扎实深入开展“三述职两评议一落实”活动,实行群众评、党员评、组织评、镇党委考核的“三评一考”,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以此来巩固“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以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果。
四、比干劲,看精神状态,提升勇于成功的信念
人的精神状态好不好,事关所做的事情成不成。精神状态好,一好带百好。强化党员干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是干好事、干成事的关键。
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信念,在实践中锤炼直面困难的勇气,永不退缩的气概,自我提升的信心,以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面貌,绵绵用力的定力,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紧紧依靠基层党组织,与时俱进推进深化农村改革,充分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努力在改中求变,在变中求新,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改出大好局面,改出大好前景。
五、比成效,看目标实绩,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围绕老百姓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问题,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再造,增进群众的获得感。具体到白豹镇,就是“坚持六个围绕,打造六个白豹”,即围绕造林绿化,打造生态白豹;围绕产业开发,打造富裕白豹;围绕民生事业,打造幸福白豹;围绕基础设施,打造美丽白豹;围绕社会综合治理,打造平安白豹;围绕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形象白豹。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转型发展,砥砺奋进,千方百计让富民产业红火起来,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彻底拔“穷根”,栽“富根”,开“富路”,全力打造一个“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宜业宜居的新白豹。 (作者单位:吴起县白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