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22日
努力把试点区办成示范区 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
严汉平
  省委组织部把我市宝塔区确定为全省城市党建工作试点区,这既是难得机遇,又是严峻考验。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新部署、新要求,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既要提高认识,解决“为何抓”,又要理清思路,解决“如何抓”,还要夯实责任,解决“谁来抓”,如期完成试点任务,全面提升城市党建工作水平。
  一、提高认识,解决城市党建“为何抓”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变成“城里人”“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外地人”变成“本地人”“熟悉人”变成“陌生人”,加强和创新城市基层治理、与时俱进抓好城市党建工作更加突出地摆在面前。2016年,延安市的城镇化率为59%,宝塔区城镇化率达到65%,城市组织形态多元化、社会治理复杂化、居民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和特征决定着基层党建的重点必须由农村转向城市,进一步巩固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增进群众福祉。
  一是城市组织形态多元化。在城市中,既有机关、事业单位,又有公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还有非公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其他虚拟组织。党组织不去引领,其他势力就会乘虚而入,党的工作跟不上,党组织就会成为群众的尾巴,加强城市党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是城市社会治理复杂化。城市人口居住密集,流动频繁,已经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和城市发展成果的共享者,要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城市管理存在诸多短板,需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城市建设正能量。城市建设发展的关联度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产生重大影响。社会治理不是简单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而是要把党的领导根植于基层、根植于群众,组织群众依法管理基层社会事务。驻区单位各自为政的封闭运行、街道社区“小马拉大车”式的管理,迫切要求各类组织联动起来、各种要素优化配置,以加强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
  三是城市居民需求多样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城市群体的多样性决定了需求的多样化。多种形态的组织、不同阶层的群众,需求不尽相同。满足个性需求、加强社会治理对城市党建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做人的工作,要从共同目标、利益和需求入手,通过组织纽带实现资源共享,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的服务,使城市党建及时跟进、守正出新,顺应发展大势和群众期待。
  二、理清思路,解决城市党建“如何抓”的问题
  抓好城市党建,要明确目标、创新方法、明晰路径、强化保障,确保科学精准、抓严抓实。
  一是明确目标。把突出党的政治属性、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服务人民群众作为城市党建的主要目标,精准定位、靶向发力。强化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特质和核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每个城市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城市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根本。把基层党建贯穿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诸环节,全面提升党领导城市、治理城市的能力,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服务居民群众是城市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要拓宽领域,延伸触角,使城市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需要,既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也让走进城市的每一个人分享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红利”。
  二是创新方法。要牢固树立加强支部建设的鲜明导向,创新“三融合三密切”工作法,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三融合三密切”即融合社区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密切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关系;融合社区党员与驻区单位党员,密切党员之间的关系;融合党员与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要推动工作力量向社区下沉、职权责任向社区下放、在职党员向社区报到,以重心下移凝聚服务群众。要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在思路、方法、载体、制度等方面既有坚持又有发展、既有实践基础又有重大突破,并能引领经济转型发展、奋力助推追赶超越。
  三是明晰路径。要以共享理念加强城市党建。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服务共助、发展共促等推动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要以街道社区为依托加强城市党建。把景区、园区、小区、商贸区和驻区单位纳入街道社区,推进管理体制扁平化和运行机制规范化,打破条块分割、封闭运行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增强街道社区承载、整合和统筹功能,发挥好党组织的主体作用。要以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为契机加强城市党建。在完善市政设施、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加强活动阵地、便民服务中心等硬件建设,为开展城市党建创造条件。
  四是强化保障。出台开展城市党建试点指导意见,强化宏观指导、鼓励基层创新。在阵地上,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阵地“清零”,向街道社区延伸,解决部分社区党组织“无办公用房、缺活动场地”的问题。在经费上,将社区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社区工作正常开展。在人员上,逐步建立一支专职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立与岗位特点、工作年限、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相匹配的薪酬体系,注重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在机制上,赋予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党员全天候和驻区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职责,干部职工的年度考核、民主评议、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等,都要听取社区的意见建议。实行职能部门职责下沉准入制度,不得随意将有关职责下放到街道。新增事项需要街道承担的,须由县区党委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做到权随事转、人随事转、费随事转。通过努力,实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地议事。
  三、夯实责任,解决城市党建“谁来抓”的问题
  抓党建必须抓责任制,抓责任制必须抓责任人。要以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为抓手,构建市县地方党委和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组织明责知责、履责尽责的制度体系和一贯到底、纵横到边的工作机制。
  一是市县党委要履行好第一责任。市县(区)党委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对基层党建特别是城市党建认真研究谋划、动态分析研判、经常督查指导、跟踪问效问责,深耕细作“责任田”。党委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突出重点、聚焦问题,抓薄弱环节、重点难点和要害问题,做到重大问题亲自研究、重要环节亲自督查、困难问题亲自解决。坚持党委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党建联系点、党建例会、“三张清单”管理等制度,形成聚精会神抓党建的浓厚氛围。
  二是街道党工委要履行好直接责任。要履行主体责任,发挥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和驻区单位“兼职委员”作用,按季召开共商共建协调会,吸收有关部门、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集体会商、民主议事,协调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坚持“条条块块、双向发力”原则,从规范运行机制入手,明确驻区单位参与区域化党建、共驻共建的具体责任,把不相隶属的党组织互联互通起来,搭建组织联合、资源整合、服务共享、共驻共建等平台,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工作格局,实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
  三是社区党组织要履行好具体责任。要切实履行加强党的建设、动员居民参与、组织公共服务、创新基层自治、维护社区平安等重要职责,建立双向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制度,延伸服务“链条”。通过延安“互联网+党建”云平台,驻区单位党组织上下协同配合,定期沟通情况,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具体问题,实现群众点单、社区下单、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员接单,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细落小,通过“三会一课”、专题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分析、主题实践活动等,聚焦作用发挥、提升“两力两率”。
  四是驻区单位党组织要履行好共建责任。以属地管理、服务居民为导向,增加街道社区在驻区单位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建立双向考核评价反馈机制,主动融入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与社区党组织和其他驻区单位党组织的联系对接,主动接受社区和居民监督,实现驻区单位自身发展、服务居民群众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助推城市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
  创新永无止境,实践未有穷期。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精神,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努力形成具有延安特色的城市党建品牌,不断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根基,提升城市党建整体水平,以此带动基层党建全面加强、全面过硬。
  (作者系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