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对组织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责任、全面增强本领、扎实改进作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基层党建要有新提升。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我们以“红都保安党旗红”为主题,按照“体系标准化、管理信息化、载体品牌化、服务便民化”的基本要求,深化“四通一固定”党建工作模式,分领域、分类别精准施策,让各领域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农村基层党建加大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力度,推进“千村示范、万村达标”活动;城市社区党建组织实施好“同心圆”工程;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扎实开展“六微党建”;学校党建广泛开展“双培双带”活动。重点抓实党支部,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软弱涣散支部,使党支部担负好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严格落实村干部坐值班制度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在社区党组织中推行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延时岗,开展“小区管家”“微心愿”活动。
选人用人要有新气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这虽然是对储备年轻干部的要求,但也是对选人用人的要求。我们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重实绩、重公论、重人品的原则,注重从典型示范点、艰难险重点,扶贫攻坚第一线、征地拆迁第一线、信访维稳第一线、果园管理第一线、环卫管理第一线、党建工作第一线等“两点六线”培养、锻炼、选拔、使用干部。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打好干部管理监督“组合拳”,落实好干部监督联席会议、提醒函询诫勉、干部谈心谈话、科级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后备干部选拔等制度。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贯彻落实“三项机制”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让能者上、干者容、庸者下蔚然成风。
人才工作要有新突破。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改进人才工作考核办法,健全人才工作投入机制,不断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特别要突出“柔性引才”,建立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制度,采取高薪聘用、交流挂职、项目投资等方法,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我县工作、创业。同时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本土人才队伍成长壮大。
干部教育要有新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重点抓好学习轮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依托我县的红色资源,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举办村干部、第一书记、后备干部、科级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按照“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着眼制约志丹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和干部的实际需求,突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增强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抢抓延安红色教育培训方兴未艾的大好机遇,成立“志丹干部学院”,规划建设红色革命遗址公园,把志丹建成延安红色教育培训的延伸地和承接地,让延安精神和刘志丹革命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自身建设要有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将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我们按照“抓首要、大学习、促发展、强自身”的要求,举办组工干部十九大精神学习班,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始终把“公道正派”作为部风建设主题,按照“跑在前列、争当示范”要求,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形成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长效机制。坚持每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开展“组工讲坛”“党员固定活动日”活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做好部机关支部和干部包镇、包村、包户等“到基层一线”主题实践活动。开办《组工信息》,统筹做好新闻宣传、网络引导等工作。分期分批选派组工干部外出学习考察培训,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和组工干部健康成长,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组工干部队伍。
(作者为志丹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