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01日
“一岗双助”助老员郭巧玲:
平凡岗位显真情 困难群众是亲人
本报记者 王婷
郭巧玲正在给郭四娃家和面做晚饭
  日前,记者在宝塔区宝塔街道办兰家坪社区,见到了“一岗双助”岗位上的助老员郭巧玲。
  今年44岁的郭巧玲在兰家坪社区工作已有两年多了。她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社区的三位老人料理家务,老人身体不适或有突发事时,她也是随叫随到。“每天也就做些杂七杂八的家务活,一天很快就下来了。”郭巧玲告诉记者,在做助老员之前,她没有稳定的工作,到处打零工,收入也不高。“以前我给别人家打扫卫生、拾捡废品,只能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要是遇到家人生病或者其他要钱的事情,就得到处借钱……”说起以前的生活,郭巧玲叹了口气。
  郭巧玲的丈夫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不能干重活。两个儿子一个高中毕业后学理发,一个上小学六年级,家庭的重担就落在她一个人肩上。“自从有了助老员这份工作,每月都有2000元的收入,日子也宽松了不少。”
  “郭姐干工作非常细心,从不抱怨脏和累。”社区工作人员刘延花说,“她每天都早早来到社区领派工单,受助对象对她的评价都很高。”
  走进受助对象郭四娃家,虽然只有简单的家具,却被收拾得整洁干净。“我患有癫痫,时不时就发病,巧玲总是随叫随到,有时候真觉得不好意思。但巧玲总说‘有事就打电话,这是我的工作!’”郭四娃告诉记者。
  去年夏天,郭四娃如厕时突然发病晕倒,邻居发现后立即通知了郭巧玲。郭巧玲随即找来三四个人帮忙,才把郭四娃抬出厕所。待郭四娃缓过来后,郭巧玲烧了水给他擦洗身体。“她不嫌脏、不怕累,对我就像对待家人一样。”郭四娃很是感激遇到这么好的人。“去年11月,我和妻子一氧化碳中毒,那一个多月随时会吐。郭巧玲不怕麻烦,每天做饭、干家务,还要送我们去医院打点滴,但她从没抱怨过。”
  “这份工作让我觉得我的存在有了价值,也让我的日子有了盼头。”对于拥有这份工作,郭巧玲很满意。
  两年前,宝塔区推行了“一岗双助”惠民工程,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选择有意向的城市零就业和困难家庭的劳动力对社区孤寡老人、无人照顾残疾人等困难群体进行居家养老服务帮扶活动,使两个困难群体基本生活都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