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张照片拍摄于1938年,照片中的男主人英俊潇洒、气宇轩昂,略带微笑的目光,绽放着慈爱与担当的个性。他就是陕北才子——鲁贲。依偎在他身边漂亮温顺,长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的女子,就是鲁贲的米脂婆姨——安建萍。
米脂是美人貂蝉的故乡,米脂婆姨具有俊俏雅致,能歌善舞,聪慧干练的特点。所以,许多男子以娶到米脂婆姨为骄傲。鲁贲有此艳福,娶了令男子汉羡慕不已的米脂婆姨,让他慰藉终身。
鲁贲,原名鲁学增,横山县柴兴梁村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更好地组织和领导学生运动,他以自己的聪明好学和发奋求知的精神,于192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榆林六中。但随着榆林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他毅然放弃学业,投入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先后担任陕北特委巡视员及团特委副书记。1931年,他到榆林女子师范学校视察,偶遇俊俏雅致,聪慧干练的安建萍,两人一见钟情。特别是安建萍对党的事业充满激情,灵活机智、沉着坚定的作风令鲁贲钦佩和心动。革命者的结合,让战斗的力量更强,信念更坚定。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鲁贲响应党的号召,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群众抗粮抗捐,支援抗战,安建萍对他恩爱有加,全力支持。鲁贲组织开会,她负责通知、监视外围变化。鲁贲被捕,她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救,成了鲁贲最好的助手。1939年,鲁贲被选举为七大代表,她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临走之际,她将鲁贲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整入背包,将别人送的一直没舍得吃的肉干装进他的口袋,带着依依不舍的情感为他送别。没想到,他去延安参加七大的途中,因敌人设置重重封锁线,在行至山西省繁峙县白水镇时,遭到敌人的突然包围,鲁贲带领警卫员想杀出一条血路,终因敌众我寡,警卫员纷纷倒下。鲁贲深知自己一旦牺牲或负伤,随身携带根据地汇报材料和文件,都会落入敌手,给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为保护党的文件,保守党的秘密。他忘却了生命纵马跳下悬崖。党的文件和秘密保住了,但他却壮烈地牺牲了,年仅28岁。
噩耗传来,安建萍顿时感到天旋地转,痛不欲生。近10年的恩爱夫妻,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约定暂时不要孩子,多为革命作出自己的贡献。她还没来得及给鲁贲生个孩子,就永远地诀别了。她深感对不起鲁贲,对不起他的家人,她陷入深深的悲痛和愧疚中……
从此,她把一切悲愤和对丈夫无尽的思念都化作努力工作的动力,并经常亲临前线,参加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参加冀中反“扫荡”斗争中,她为了掩护群众转移,不幸身负重伤。1944年初,组织安排她到延安就医。1945年初,她被补选为七大代表,以晋察冀代表出席中共七大。这让她既欣慰又不安,欣慰的是,鲁贲未能参加七大会议,她可以参加了,她要替鲁贲听取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的报告。不安的是,她做了她应该做的一点工作,就受到如此殊荣。
可以慰藉的是七大召开期间,党中央在延安为鲁贲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党中央、冀中区党委及刘少奇、林伯渠等同志分别送了挽幛与花圈,中央领导人致悼词,安建萍在大会上致了祭文。悼词说:鲁贲同志为劳动人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懈,始终如一。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是广大群众的好朋友,同志赞许,群众爱戴。
建国后,安建萍先后任中央机关党委副书记、民政部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8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从1940年到1988年,安建萍一直未婚,她把鲁贲满满地装在心中,整整地守护了48年,这就是米脂婆姨执着、专一爱情观的真实体现。这对陕北籍的夫妻以他们纯洁、高尚的爱情观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书写了一个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鲁贲和夫人安建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