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陕西日报记者 周明 见习记者 刘居星)为进一步加强各类驻村帮扶工作力量的整合和管理,2017年以来,延安市综合运用干部选任、调配选派、待遇保障等手段,打造四支过硬队伍。目前,延安全市组建贫困村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693个,统筹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乡镇包村干部等驻村帮扶人员3320人,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通过配强乡镇班子“扶贫指挥员”,该市先后选拔198名有拼劲、懂扶贫、会扶贫、能吃苦的优秀干部进入乡镇领导班子,充实了乡镇抓脱贫攻坚的工作力量;选好农村干部“扶贫战斗员”,从乡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才、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中选拔188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了村级班子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战斗力;派硬第一书记“扶贫指导员”,出台考核管理办法,对第一书记工作状况进行跟踪掌控、精准考核,2017年以来,实时轮换调整、召回重派第一书记109名;用活机关驻村“扶贫攻坚员”,选派91名市直部门单位县级后备干部和1154名县区科级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切实把最优秀的干部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上。
同时,延安市把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作为评价班子的硬指标,各级党组织层层夯实责任,合力助推脱贫攻坚。市委、市政府全体班子成员下沉一级,分头联系13个县区;县级领导干部全覆盖包抓建档立卡贫困村,全市3.2万名干部职工深入5.6万户贫困户和14.6万户非贫困户集中开展走访、帮扶,收集汇总各类生产生活难题13.5万个,办实事好事14.7万件。
为强化党组织在产业链上的富民效应,延安市顺应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村与企业、村与园区组建联合党支部17个,建立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家庭农场等“产业链党支部”91个,推广“党支部+合作社+互联网+农户”“党支部+企业+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模式。据统计,全市有集体经济的村达到780个。此外,延安市还建立了工作纪实制度、鼓励激励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等,以制度管人管事,以制度确保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