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文化节目不在多而在精
  胡景天
  文化类节目走红,是近年来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等节目,如汩汩清流浸润着观众的心灵。甚至《奔跑吧!兄弟》等一些当红的真人秀节目也注入了文化味、打起了文化牌,口碑上佳,收视率也不错。(《人民日报》)
  在各类演艺明星唱主角的综艺类节目霸屏的当下,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清新质朴的画面、隽永深刻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这一方面说明,看腻了美女帅哥之后,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实现了理性回归;另一方面也说明,传统文化的魅力依然存在,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去深度挖掘,使之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不过,伴随着文化类节目的兴起,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在2017年各大卫视播出的文化类节目中,除了央视的几档原创节目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以外,能出彩的并不多。有些文化类节目只是央视节目的翻版,虽然也高举着文化的大旗,但是没有独创性,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模仿的痕迹比较重,内容和形式上也是换汤不换药,结果使得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如此盲目跟风,时间长了就难免会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这对文化类节目的发展没有好处。
  文化类节目回归荧屏,说明传统文化与当代观众产生了精神层面的共鸣,这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自然是一件好事,因此这样的文化类节目应该多多益善。但这种“多多益善”应是建立在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之下,只有那些真正有创新、有内涵、有品位的文化类节目,才能激发观众心底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敬畏之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类节目不在多而在精。
  一些电视播出机构对文化类节目的定位是“快速消费品”,在开发制作上没有长远眼光,也舍不得投入。习惯于蹭热度,只喜欢为眼前的利益小打小闹,复制自然就成了节目制作的惯用手法。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办好文化类节目是彰显文化自信、提振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因而文化类节目更应该是“耐用消费品”,让更多观众能够长久地通过节目获得精神能量。所以对文化类节目而言,精比多显得更加重要。
  当然,办好文化类节目也绝非易事。没有流量加持、没有明星带动,在这个信息繁杂、选择多元的互联网时代,要想让文化类节目走进观众的心灵深处,的确需要下一番功夫。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优势,近年来观众的欣赏水平也逐渐趋于理性,同时不乏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因此,我们理应让文化类节目多出力作、多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