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获得成功,发明了菌草技术。菌草技术在研究阶段得到了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大力支持,到中央后他仍关心此事。2014年,习总书记在与斐济总统谈及援助斐济的菌草项目时说:“我十分关注菌草项目,它可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我相信它一定可以为当地人民作出贡献。”近年来,市科技局与福建农大合作,积极引进和发展菌草技术,加大科研力度,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将菌草技术作为我市产业转型、科技扶贫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型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A 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
菌草优良品种的引进与示范。2013年,延安首次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进菌草,并作为全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试验示范推广。从2014年到2017年,菌草产业在我市不断发展壮大,已覆盖全市13个县区,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7年已达到2万亩。为将菌草产业培育成为我市的战略型新兴产业,我们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延伸产业链,目前已发展到菌草种苗培育、畜牧饲草、食用菌栽培、菌草有机肥、生态治理等方面。市委、市政府和陕西省科技厅对菌草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2015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大力发展菌草产业的通知》,并于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召开全市菌草发展科技示范现场会,进一步推动菌草产业发展和推广,2017年又将菌草推广种植列为全市重点工作。陕西省科技厅将延安菌草产业列入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特色产业链项目,连续三年予以重点支持。四年来,我市通过培育菌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农民开展规模化高效种植,延安新天然、润农、广育等农业科技企业都建立了菌草种植基地和青贮库,采购机械化设备加工饲草料。县区多家农民合作社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连片种植,有效缓解了我市养殖业牧草短缺的瓶颈。2017年3月21日,《陕西日报》刊登了《科技助力南方菌草定居黄土高原》的专题文章,深度聚焦菌草产业在我市的发展;同年7月20日新华社《内参》期刊刊登了题为《延安通过“以草代木”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文章,对我市菌草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菌草技术研究与科研攻关。为了在我市进一步发展菌草产业,我们积极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植保站、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市草原站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一是种苗培育的研究。菌草为多年生热带植物,受气温影响较大,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针对这一问题,我市科研人员探索出温室育苗的方式,利用温室大棚解决菌草种苗越冬和外调的问题。2017年全市共培育种苗103棚,为菌草大面积推广种植奠定了基础,降低了生产成本,辐射带动了宁夏、西安、渭南、榆林等地区的菌草种植。二是对我市的菌草试验示范进行科学检测分析。2015年,在延川县梁家河村菌草种植示范基地对菌草和玉米产量进行现场对比试验,经测算,菌草的亩产量为15.3吨,饲草玉米的亩产量为5.8吨,紫花苜蓿的亩产量为3吨左右,菌草的产量远高于饲草玉米和紫花苜蓿。2016年,在宝塔区万花乡进行实地检测实验,经检测菌草的粗蛋白含量达13.4%,粗脂肪含量2.91%,而饲草玉米的粗蛋白含量仅为7%,菌草的亩产收益可达3000元。三是开展菌草栽培食用菌研究。用菌草作为培养基生产的平菇蛋白质含量为34.9%,糖分含量为36.6%,营养价值明显高于以木屑为主料栽培的食用菌,平菇的口感和质量也有较大提高,每个菌棒还可节约成本0.25元。目前,以菌草作为培养基的菌棒已生产出猴头菇、灵芝、羊肚菌等高档食用菌和保健品。四是菌草饲草化研究。首先是用菌草代替苜蓿养羊试验。2015年9月18日至2015年12月27日(100天),在延长县惠丰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菌草养羊试验,试验在同等条件下,将80只羊按照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公母各半),一个对照组,三个试验组,做多因子试验设置。三个试验组分别采用不同的菌草比例,对羊子的适口性、采食量、日增重等指标进行分析。通过三个月的试验结果,用菌草替代20%的苜蓿效果最佳,每只羊日饲料成本降低0.18元,经济效益提高了15%。可见用菌草饲喂羊子,适口性好,采食速度快,日增重效果明显,饲料成本降低。其次是用菌草与玉米秸秆养羊对比试验。2016年1月15日,在黄龙县亿丰农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菌草与玉米秸秆养羊对比试验,本次试验菌草按季节选用(草粉、青草、青贮料),秸秆选用当地玉米秸秆,加工成草粉,苜蓿选用草粉。试验按同质原则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和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30只(为一个试验栏)试验母羊所产的羔羊,同时进行五个月的羔羊育肥对比试验。通过五个多月的羊子采食观测记录、称重记录,可以发现添加菌草的饲料,羊子采食速度快,精神状况好,日增重效果明显,饲料成本低。由此可见菌草的适口性良好、营养价值极高,是一种很好的羊子粗饲料,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用菌草饲料养羊的经济效益将得到极大提高。五是菌草有机肥的研究。2017年5月,我们开始进行菌草有机肥生产发酵试验。从试验过程来看,菌草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有机肥发酵的最佳温度,提高了微生物活性。菌草的高蛋白、高纤维保障了有机肥的高有机质和高养分,是有机肥生产的优质原料。根据检测报告显示,菌草的有机质含量达到96.5%,普通以羊粪为原料的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为17%左右,而搭配菌草的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达到36.2%,是优良的生物有机肥,可有效改良土壤,是提高苹果有机质的优质绿色环保生态肥料。六是菌草种植机械的研究。科研人员结合延安本地的地形地貌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通过不同县区、不同地块、不同动力设备、不同坡度等条件下的现场试验,研制出了适合陕北小区块地域、机动灵活的菌草种植机。该机械将开沟、放苗、覆土、压实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实现了菌草种植的一次性流水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务成本。据试验测算,用菌草种植机种植,每台机器需要3个劳动力,一天可种植80—100亩,不仅劳动强度较低,而且种植效率显著提高。
菌草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菌草产业通过在我市4年来的发展,已扩展到全市13个县区,特别是子长县2017年已做到了所有乡镇全覆盖。为了进一步发挥辐射示范作用,我们采取合作共建的模式,在宝塔区、子长县、黄龙县、吴起县、延长县等地建立菌草种植示范基地、菌草大棚育苗基地、菌草饲料化基地和食用菌试验示范基地,全市共建各类菌草示范基地20个。目前以菌草为培养基栽培的平菇、香菇已投入市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菌草青贮饲料以其优良的品质也颇受欢迎,市场价每吨600-700元,每亩收益可达4000元左右;同时菌草有机肥也已生产500多吨,现正在包装预售阶段,市场价每吨达2000元。延长县通过典型示范带动,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拓宽产业扶贫模式,并落实了补助经费保障措施,将菌草产业进一步推向基层。2017年延安市第五届“双丰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以“追赶超越,勇于创新”为主题,针对我市菌草产业发展现状,设立了菌草命题组,激发大学生在菌草产业链方面的研究,其中《菌草菌糟有机肥技术研究》《菌草营养钵的研究》等作品得到了专家和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促使菌草产品的研发进一步扩展到新的领域。同时,我们以培养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发展菌草产业的突破口,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和扶持有竞争优势和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现已培育出延安新天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延安广育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延安润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甘泉县嘉康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等从事菌草种苗培育、食用菌栽培、畜牧养殖的企业,使之成为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促进菌草产业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菌草产业发展带动。2017年8月24日至25日,“全国菌草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现场会”在延安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谢华安,全国政协委员陈寒枫、林嘉騋,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人民日报、新华社、国家行政学院、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部分省市县相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13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通过现场观摩和大会交流发言,与会代表对我市菌草产业的发展和精准扶贫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菌草特色产品走进延安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市长薛占海等一行领导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菌草特色产业链的相关产品,在了解了我市近几年菌草推广种植和成果转化的基本情况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市委书记徐新荣表态说:“我认为这是个大产业,要好好发展。”薛占海市长认为,这是我市继苹果、红枣之后的又一重要特色产业,应大力发展。2017年11月5日至9日,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拉开帷幕,我市菌草也走进了杨凌农高会的展览大厅。本次展出的菌草系列产品有20余件,其中包括菌草栽培食用、药用菌,菌草有机肥,菌草中密度纤维板,菌草纸浆,菌草颗粒饲料,菌草颗粒燃料,菌草灵芝茶,菌草酒,菌草灵芝保健品,菌草灵芝工艺品等,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通过本次农高会,使我市的菌草产业走向了新的发展平台,有力地推动了菌草产业的发展。菌草产业在我市的不断发展,吸引了内蒙古、山西、宁夏、甘肃及省内的西安、榆林、汉中等地的客商到我市学习考察,订购种苗和相关产品。
B 延长产业链 打造战略型新型产业 菌草产业现已从“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拓展到菌草生态治理、菌草菌物饲料、菌草菌物肥料、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开发等领域。我市在菌草产业的发展中,起点高、视野宽,积极培育和延长菌草产业链,使菌草产业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增长点。菌草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新型产业。
选育优质饲草,积极支持畜牧产业发展。通过实验表明,菌草不仅是牛、羊、驴、猪、兔等草食动物的优质饲料,也可以饲喂鸡、鸭等家禽,同时也可以饲喂草鱼等水产品。家畜、家禽等动物采食菌草饲料之后,适口性好,采食速度快,营养均衡,抗疫病能力强,日增重效果明显。菌草不仅可作为鲜草直接饲喂动物,还可以制作青贮饲料和干草粉等饲料,有效解决8个月左右无草期的饲料问题,推动畜牧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目前从全国的发展来看,草畜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大,发展前景广阔。因此,菌草作为一种优质、高产的草食动物粗饲料,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是拓宽饲草来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首选饲草,还可填补玉米去产能后造成的产业空白。
以草代木,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延安市微生物研究所、延安市技术转移中心、延安大学协同合作,在延安嘉康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以菌草为主料栽培食药用菌研究试验,取得了阶段成果。采用以菌草为主料,搭配其他辅料的方式,栽培平菇10万袋并获得成功,利用菌草代替木屑、玉米芯等传统原料栽培平菇,每袋(3斤干料)不仅可节约成本0.25元,生物转化率较传统配方可提高20%左右,产量提高30%以上。实践证明,菌草是栽培各类食用菌的最佳原料之一,以菌草为主要培养基培育出的食用菌和高档保健品成本低、营养价值优、效益好。目前全市约30%的食用菌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均已开始采用菌草作为培养基栽培食用菌。
发展菌草有机肥,为农业生产提供动力。2017年5月,延安市生产资料总公司与陕西鄜州神鹿生态产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菌草有机肥,通过检测表明,菌草能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有机肥发酵的最佳温度,提高了微生物活性。菌草的高蛋白、高纤维保障了有机肥的高有机质和高养分,是有机肥生产的优质原料。开展菌草肥料化利用,可帮助解决肥料不足、肥效不高的问题,促进黄土高原生态保护;推动菌草养畜过腹还田,生产大量优质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特别是能有效解决我市苹果种植土壤板结,有机质成分低下,亟须采用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的问题,巩固和提升我市苹果和粮食产业的发展。
研制菌草保健品,支持健康产业发展。近两年来,我市在菌草保健品的开发上也有所突破,我市与福建农大、延安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的菌草灵芝茶、菌草灵芝切片、菌草灵芝孢子粉等产品已经进入了小试的阶段。我市与福建农大合作研制的菌草鹿角灵芝,其主要功效成分是普通灵芝的2~3倍,是灵芝中的精品。尤其是灵芝孢子粉价格堪比黄金,长期食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保肝、抗肿瘤、调节血压、血脂、延缓衰老等功效。临床可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产品经科学加工,既不受任何污染,绿色环保,又不失原有的保健、药用价值。与延安大学合作研制的菌草灵芝茶,除以菌草灵芝和北虫草为主要原料外,还添加了陕北特产红枣,不仅药用价值极高而且口感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改善生态,发展绿色产业。菌草有机质含量高,内含丰富的内生菌,具有熟化和改良土壤的功效。同时菌草水土保持效果好,对土壤的防冲能力和吸附雨水的能力比森林和农作物强,当年种植当年就能见效,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立绿色屏障。特别是菌草对于治沟造地的土壤能发挥熟化作用,增加土壤有机质,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除此之外,我市已着手组织科研人员联合相关高校、院所开展以菌草生产乙醇、制纤维板、纸浆、颗粒燃料等产品的研究与试验示范,使之成为具有经济、保健、生态、能源、文化五大功能的新型产业。
C 菌草产业助推科技扶贫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重要工作。我们将菌草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探索建立了政府引导带动、订单式种植、龙头企业回购、公司+农户和贫困户入股分红等5种菌草产业扶贫模式,为全市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模式。
一是通过政府引导支持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为了助推精准扶贫,我市免费给贫困户提供种苗,并进行技术指导,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子长县瓦窑堡镇下冯家庄村贫困户张保红种植菌草5亩,饲养牛6头,年增收2.3万元。同时,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又饲养了130头猪,用菌草喂猪,预计可增收5万元。子长县李家岔镇郭家坪村贫困户高志龙种植菌草8亩,养羊60只,年可增收2万元左右。洛川县贠家塬村是市科技局包扶的贫困村,市科技局为该村引进食用菌产业,通过免费提供菌草菌棒、组织技术人员实地培训、选派人员到食用菌企业学习等方式,共发展8户贫困户种植菌棒4000余棒,可产生经济效益9万余元。
二是订单式种植,龙头企业回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为了进一步将菌草产业引入贫困户,我们通过多方协调,培育和支持菌草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订单,对菌草进行回购,解决贫困户种植菌草的销售问题。2017年,延长县永红农牧专业合作社与37户贫困户签订了菌草种植订单,辐射带动周边200余户发展菌草产业。黄古塬村民徐发军种植菌草20亩,共产鲜草约210吨,每吨鲜草按最低价200元算,能收入4.2万元,较种植玉米可增收3万多元。
三是“公司+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延长县卫东食用菌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并负责成本价提供菌棒、全程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董家角村贫困户段玉祥养殖1000个平菇菌棒,收入4500元;滑里河村贫困户任金奇养殖1000个香菇菌棒,收入5300元;郝家塔村贫困户郝江涛种植菌草3.5亩,收入5250元。
四是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延长县安沟镇高家川村贫困户刘延平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的转变。2017年4月份,刘延平成立了延长江龙种养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以入股形式将大棚统一交由合作社管理经营,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统一销售菌类产品,获利后按比例给予分红。目前,该村已发展12座蘑菇大棚,生产常态化后,每座大棚可容纳1500个菌棒,每年上两次菌棒,每个菌棒纯利润可达4元,每座大棚每年纯利润1.2万元;种植菌草720亩,亩产10吨左右,每吨按200元保价回收。张风堂等12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致富“双保险”,在“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经营模式中,人均可增加收入2680元。
五是入股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安塞区龙安和益博香菇示范园区围绕“政府搭台、合作社引领、农户参与、保底回收、全民共富”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积极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战略,合作社按照“低价售棒,技术支持,保底回收”的模式,广泛吸纳群众入社,目前已吸纳社员97人。现菌棒市场价每棒5元,而合作社只收社员成本价4.5元,对资金短缺的社员暂时只收1.5元/棒定金,待拿棒时交回剩余成本。合作社给所有社员承诺,能卖出高价的自由出售,确因出行不便、市场疲软等因素无法销售的,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保证全部回收,确保农户销路。合作社还明确凡是入社贫困户,以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不计盈亏,每年每户保证分红至少1000元,园区不解散,分红不间断。
随着菌草产业的不断延伸和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我市将不断探索出新的产业扶贫模式,利用菌草产业链长、产品丰富的特点,找准精准扶贫的切入点,将菌草产业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推动我市产业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D 菌草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菌草产业具有生态效益好,太阳能转化率高,生物转化率高,菌草栽培食用菌质量好,生产周期短、见效快,可持续发展,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植物、菌物、动物三物资源的利用率高,能源可再生,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紧密结合等十大优势。菌草产业涉及生态治理、生物质能源开发、家畜家禽饲料和食药用菌菌料等多个领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并传播到101个国家,菌草产业已从每亩简单的以饲草为主的千元级产业,发展到食用菌、有机肥、建材、保健品、饮品等万元级产业,再到纤维、造纸、纺织品等10万元级产业,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不断衍生出新的产品和产业。按此思路持续发展下去,我市菌草产业可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数十亿乃至数百亿的产业,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当前,延安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精准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坚信在延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陕西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菌草产业、延伸产业链,将菌草产业做大做强,必将对延安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攻坚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积极作用,使其成为具有经济、保健、生态、能源、文化五大功能的新型产业。今后,市科技局的主要工作思路是:
继续发挥科技示范作用,进一步扩大菌草种植面积。以科技项目示范为引领,市场需求为导向,组建县、乡两级菌草、菌业发展专家技术服务队,充分发挥“三区人才”和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制订技术方案,加强技术协作攻关,深入示范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力争到2020年内菌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2030年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
继续做好菌草饲草化研究,推动我市畜牧产业发展。进行菌草饲料化技术应用研究探索,通过菌草饲料化试验,探索出菌草饲养家禽家畜集成技术,为推进菌草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助推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目前我市现存栏100万只羊、20万头牛,一只羊一天需要干草2公斤,一头牛一天需要干草10公斤,一年共需要牧草146万吨。在一般管理水平下,菌草在我市年亩产鲜草15吨,折成干草粉3吨左右(鲜草和干草的比例是5:1)。若2020年我市种植10万亩菌草,可产鲜草150万吨,干草粉30万吨,基本可以缓解我市养殖业对饲草的需求,直接经济效益可达6亿多元。到2030年,全市可产鲜草450万吨,干草粉9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近20亿元。从全国畜牧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优质饲料的缺口很大,需求量很高,因此菌草饲草化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加快菌草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形成产业优势。进一步完善、拓宽和延伸菌草的产业链,提高菌草综合利用价值和经济利益。今后将重点从菌草保健品、生物质能源、植物纤维质提取和纺织造纸等产业链上加大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菌草的附加值。同时在菌草种植、收割、加工等各个环节加强机械化研究,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形成产业优势。对已经实现产业化的技术,扩大应用范围,加快规模化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省级研发平台。以市级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菌草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依托,以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为支撑,加强产学研合作,组建省级菌草工程中心和产业联盟,吸引高端人才结合菌草产业链的各个领域加大研究力度,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促使菌草产业上水平、上标准,辐射推广到全省乃至西北地区。
培育菌草龙头企业,发挥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推进发展菌草产业的突破口,我们将按照“扶先、扶强、扶大”的原则,重点扶持一批从事菌草种苗培育、产业加工、有机肥生产、畜牧养殖的企业,使之成为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促进菌草产业的产、供、销一体化发展。
积极推进菌草产业扶贫,巩固扶贫工作成效。精准扶贫,产业先行。菌草产业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产出率高、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产业,将菌草产业与扶贫开发进一步结合,利用现有的5种扶贫模式,结合菌草产业链长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扶贫对象,从产业链的种植、食用菌栽培、畜牧养殖等产业链条上找到扶贫突破口,引领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同时在现有基础不断总结出新的扶贫路径和措施,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和水平,促使菌草产业扶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引领广大贫困户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为确保菌草产业在我市的进一步发展,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建议市政府根据我市发展实际,制定科学规划,出台发展菌草产业政策。产业部门应制定优惠政策,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县乡菌草产业化发展进行指导,并列入年终目标考核。对贫困户免费发放菌草种苗,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合作社或农户给予适当补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确保菌草产业的发展。
二是明确任务分工,各负其责。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明确任务,各负其责。科技部门继续做好菌草产业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示范,特别是在菌草产业链的下游产品方面加大科研力度;农业部门做好菌草产业的推广工作,扩大菌草种植面积;畜牧部门做好菌草饲草化的应用工作,特别是对子长、吴起等养殖大县进行重点应用推广;扶贫部门将菌草产业纳入产业扶贫计划,进行重点推广;中小企业局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与扶持,示范带动产业发展。其他相关部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任务分工,全面推动菌草产业发展。
三是建立菌草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资金支持必不可少。财政部门要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专项资金,将农业产业推广资金、产业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统筹调配,建立菌草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像重视和支持苹果产业那样重视和支持菌草产业,推动菌草产业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各相关单位要根据菌草产业发展规划,开展各类技术培训,从菌草种植、菌草饲草化应用、菌草食用菌栽培等各个领域开展技术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技术的解惑答疑,培育一批菌草产业发展的技术带头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使菌草产业发展的各类技术得到普及和推广。
五是培育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产业全面发展。从政策、技术、人才、项目、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培育本地菌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农民开展规模化高效种植,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产品。推动企业和产业发展,不断延伸菌草产业链,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逐步形成全产业链条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对龙头企业可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土地、税收、工商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支持其做大、做优、做强,使其在菌草产业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成为创新的主体,引领和带动整个菌草产业的发展。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外地龙头企业来延发展,利用自身先进技术带动延安本地菌草产业的发展。
六是加大科研力度,提供产业发展技术支撑。科研部门和科研机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以菌草产业链的延伸为依托,引进、研究和发展菌草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大科研力度。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的作用,及时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问题,并关注整个菌草产业发展的态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使之在我市开花结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让菌草产业发展产生新活力,使我市成为全国菌草产业发展的典范。
中国原扶贫基金会会长项南曾说过,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也曾说过,菌草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新产业,是一次绿色产业革命。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转型发展、奋力追赶超越、精准扶贫的关键时期,发展菌草产业,培育战略型新型产业,必将对延安市产业转型发展、畜牧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精准扶贫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治沟造地工程土壤改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延安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作出重要贡献。
(延安市科技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