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建设美丽乡村 构筑宜居家园
通讯员 刘军伟
义正镇稠树梁村整洁宽敞的村民互动广场
旦八镇许湾村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
金丁镇金汤村一瞥
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金丁镇胡新庄社区

冬雪后的双河城向阳沟村村头一景
美化后的金丁镇金汤村成为公路沿线的一道风景线
    ●义正镇吴堡便民服务中心双庙村美丽宜居的农家院
双河镇向阳沟村何翔家幸福生活照
顺宁镇改造后的村民居住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我们要建设的美丽中国,既要做到城市美丽,又要做到农村美丽”。
  志丹县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推动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性保障,全县累计投资约4.8亿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全力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努力绘就天蓝气清山水美、宜居乐业人幸福的美丽乡村版图。
  打造农村版的“城市生活”
  “这几年遇到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不仅将屋顶修好了,而且院墙内外都粉刷得亮白亮白的,大门漆得明光耀眼,我觉得现在的生活跟城里人没有多大差别。”顺宁镇保娃沟门村村民薛小军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笔者走进薛小军家采访时看到,整洁的院落、整齐亮眼的四间平房与均匀栽植的小树映衬得十分和谐。家里客厅卧室、餐厅厨房分隔有序,装修布置得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单元楼差,更重要的是冬天家里自己烧暖气、还能洗澡,两个孩子全部上学,自己和妻子在家主要种植两个大棚,每年收入5至6万元,日子过得很踏实。
  白草台村支部书记任美雄告诉笔者,今年镇上对全村140户人家全部实施居住环境改善,如今村子砖铺路通到各家门口,大门统一颜色、统一油漆,对院墙全部进行内外粉刷。“实施美丽村庄建设,我们村的环境变美了,道路干净了,不仅居住环境舒适亮眼,更重要的是生活习惯也有所变化,在家能洗澡,垃圾不乱扔,村民们不下地干活时,看上去跟城里人没区别。”任美雄对村民生活变化感慨不已。
  “致富先修路,幸福看居住。”这是志丹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也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以来,该县顺应群众美好生活愿望,坚持按照“扮靓点、做绿线,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宜居城乡”工程。为扎实推进该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政法书记,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镇(办)和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制订下发了《志丹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及创建标准;落实了各镇(办)党委、政府为实施主体,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实施“月通报、季奖评”工作考核办法,对各镇(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行一季一排名、一季一点评,全面确保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有序推进。
  志丹县住建局局长马秀川说:“改善人居环境是一项民生工程,事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志丹县对照‘三村’创建标准,全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使全县所有村庄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无垃圾堆放、无污水横流、无杂物挡道,日常生产生活物品堆放规范,道路两侧环境干净);33个行政村达到生态村创建标准;12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标准的总体目标,让更多的农村人都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绘就美丽宜居的乡村版图
  “我们村近年来是一年一个样,道路硬化了,大门、墙壁都统一刷了漆,门前屋后有花有草,路边全部上了护栏,不仅美观而且安全,村民们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很难看到乱扔垃圾现象,晚上太阳能路灯将村子照得亮堂堂的,在村上生活感觉比城里人都幸福。”村民何翔一边向笔者介绍着,一边唱起了顺口溜,“垃圾黄尘随风转,走路是个烂泥滩;党和政府来把关,村庄瞬间变美了……”小调唱出了志丹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的巨大变化。
  何翔夫妇一直生活在双河镇向阳沟村,如今已抱上孙子,子女们虽然都已进城工作,但周末和工作之余都回到向阳沟村,夫妇俩觉得哪里都比不上向阳沟村生活舒坦。他告诉笔者,村上有400多常住人口,全村几乎很少有人外出,大多数人都在村里生活,特别是村上的年轻人,包括自己的儿子和儿媳上班住城里,平时都喜欢回村上住。不仅如此,还有部分外地人经常到村上租房住。
  双河镇向阳沟村位于省道303线和甘志路交汇处,离双河镇政府驻地一步之遥。上世纪70年代,该村因有康姓地主所以叫康家沟,村上来了许多北京知青插队后,知青们觉得该村名有地主气息,所以同村民们一起将村名改名为向阳沟,寓意全村老百姓的生活就像东方的太阳朝气蓬勃、蒸蒸日上。如今,便捷的公路从门前穿过,背依青山、门前傍水,绿树掩映下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式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布设在山脚下;徒步走进村子,进入眼帘的全是乡村美景,呼吸的是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村头一个古典式的凉亭和广场、绿地相得益彰,笔直宽敞的水泥路被两边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装扮成一道风景线,干净整齐的墙壁上布满了一幅幅助力脱贫攻坚、惠农富农政策宣传画,房前屋后绿荫点缀、清爽敞亮……一个美丽和谐、幸福宜居的乡村让人流连忘返。
  志丹县是革命红都,刘志丹将军故里。经过全县人民的坚持不懈努力,继2009年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之后,在新一轮创建中,2017年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这一殊荣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志丹县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扎实推进。然而,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实现乡风文明、构建文明幸福家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美丽乡村和文明创建过程中得到了双重推动、双赢共进。
  “居住环境就好比一个人的外在形象,收拾得整齐干净,人家就说这是一家‘成事人’;相反,大家就认为是一家‘烂摊子’”。向阳沟村主任刘立荣欣喜地告诉笔者,村庄院落面貌有了新的变化后,村民精神面貌也大变样了。夏天村头的广场舞很红火,村上人气商气都旺了,房屋租赁、搞运输、办商部、开农家乐……村民们过上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日子。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日前,向阳沟村还被省上授予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双河镇政府主任科员高泽瑞告诉笔者,为了让全镇村民像向阳沟村村民一样生活得更加幸福美满,2017年双河镇对全镇所有村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全面进行了美化、硬化、亮化,同时村上还成立了红白理事协会,开展了“好媳妇”“好公婆”“和谐家庭”等系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何翔就是向阳沟村评选出的“和谐家庭”代表。通过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不仅使农村居住环境大改善,而且农村生活新风尚正在兴起。
  在志丹县,像向阳沟村一样发生巨大改变的村落还有很多。2017年以来,该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统领,以“四项重点工作”(农村道路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为重点,高标准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合力推进,完成了2017年制定的12个示范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努力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符合村民生产生活需要,按照“三村”共建目标任务,结合全县三横一竖(卅)的公路布局,以公路沿线民居集中点、文物古迹点、广场节点为整治重点辐射推进。同时,按照县上“三村”共创建设思路,对全部村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要求公路沿线和镇区、社区周边、村庄周边无垃圾、无树上悬挂物、垃圾及时清运、环境卫生整洁;对县域公路沿线村庄,要求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地块、道路两侧及村庄空地全部进行绿化,对12个示范村以实施村庄点亮、道路维修、民居改造、卫生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让广大老百姓在丰衣足食的同时,能感受到宜居幸福。
   贫困群众由“想不到”变为“享受到”
  “我做梦都想不到能住上这样干净亮眼的家,党和政府的恩情永远不能忘。”白杨树湾村贫困户高星星感动不已。高星星由于孩子患有脑瘫,生活非常困难,以前住三间破旧平板房,下雨时还漏水,由于经济困难一直未能维修。2017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不仅修缮了房顶,而且用琉璃瓦将屋顶修成了抛窝面,同时还帮助粉刷了室内外和院墙,硬化院落、新修了厕所,就连室内电路都安装好了,使其一家从此过上了新生活。
  双河镇白杨树湾村就是志丹县一个典型的贫困村,为了尽快改变该村贫困落后面貌,县上先后投资103.5万元对全村74户208名村民全部进行居住环境改善,硬化了院落、村庄道路,统一粉刷了内外院墙和大门,村前屋后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并号召农民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这让白杨树湾村村民高兴不已。
  据志丹县住建局副局长白建华介绍,志丹县在改善人居、建设美丽乡村进程中坚持不漏一村一户,特别是将贫困群众和贫困村优先纳入和重点实施,县住建局专门对全县1300户精准扶贫户住房安全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并对106户贫困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同时就房前屋后、室内院落全部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积极携手贫困群众一道努力奔小康。
  截至目前,全县有垃圾收集设施的行政村数达到91个,垃圾转运车辆累计10余辆,种植各类苗木30余万株,新建垃圾填埋厂2个,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50公里,卫生改厕达680余户,电网改造村庄90余个,安全饮水工程152处,安装路灯780余盏,危房改造106户,建设文化广场14个,实施民居改造760余户,使老百姓生活在“天蓝、地绿、水清、花香、气新”的美丽幸福家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