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梁向阳:陕北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本报记者 班姣
梁向阳在路遥文学馆为同学们讲解(资料照片)
  梁向阳有三个身份: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大学文学院院长、政协延安市第五届常委。他还有三个爱好:阅读、写作、传播。
  政协常委梁向阳喜欢阅读,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阅读、享受阅读。2017年2月,首次作为延安市政协常委的他,就提出了打造“书香延安”的提案。一时间,延安新建流动书屋35个,流动服务点56个,涵盖全城区22个社区,包括特殊服务群体,聋哑学校、教育类、企业类以及旅游集团,大大助推了全市书香机关和书香延安的建设氛围。
  作协主席梁向阳喜欢写作。作为一名学者型作家,多年来他坚持文学教育、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相结合,散文集《走过陕北》《心灵的边际》《行走的风景》,文学理论专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以及家喻户晓的人物学术传记《路遥传》的创作,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了解他。
  文学院院长梁向阳喜欢传播。关于路遥、关于陕北、关于文学,一节节课堂,一场场讲座,厚重的陕北文化在他的口中变得灵动,通过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读懂路遥、读懂陕北、读懂黄土地。
  梁向阳所想所做的无不与陕北文化有关,正如他对自己的定位:陕北文化的坚定传播者。
  追求与梦想:年少时代的文学梦
  说起与文学的缘分,梁向阳笑言:那得从儿时说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他,自幼受到教师父亲的影响,十分喜欢看书。同样,受父亲的鼓励,当年所谓的零花钱也全部用来买书,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会约上两三个小伙伴,步走十来里路,跑到文安驿镇子上最大的供销社买连环画。
  某一年,村里来了十几个北京知青,他们手里拿着的一本本厚厚的书吸引了梁向阳的目光。一个偶然的机会,那些厚厚的《各国概况》《美帝国主义侵华史》《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赤脚医生手册》《世界地理》《世界历史》《怎样养鱼》等书落在了梁向阳的手里,在那个精神食粮极度匮乏的年代,书籍自然成了他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
  青年时代的梁向阳迷上了路遥这一代文学家的作品,几乎读遍了他们所有的小说,也正是在这些作品的影响下,梁向阳有了自己的人生梦想。
  “《人生》勾起我少年时代的联想,我就想那青纱帐里,是不是会出现一个刘巧珍呢?是不是会出现一个高加林呢?因为这本书,把我对文学的这种憧憬、梦想一下子激活了、点燃了。我觉得当作家真好啊!可以把我们现实世界里的人物栩栩如生地还原。”梁向阳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一门心思想当作家,是一个狂热的文学青年,当年的文学青年我都认识。”
  想法与行动:让陕北文化走出陕北大地
  熟读了越来越多的作品,让梁向阳的心里不仅有了文学梦,更有了对他生活过的这片土地的热爱。满腔的热爱更激发了他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崇拜,他决定要写一些有关陕北人文、历史的散文集。“讲好陕北故事”便成了梁向阳青年时期直到现在仍然坚持的一个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2000年,梁向阳以笔名厚夫陆续出版了《行走的风景》《走过陕北》等关于陕北历史、文化古迹访寻的历史文化散文集,除此,他所撰写的散文研究专著《当代散文流变研究》在国内散文研究界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该书获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柳青文学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优秀成果表彰奖等荣誉。
  作为一名学者型作家,加之对延安文化的深深喜爱和受路遥的深深影响,梁向阳继而转向对延安文艺与路遥的研究。“只有读懂陕北,才能真正读懂路遥,因为路遥的文化性格,是我们陕北人的文化性格,他的担当、坚持、包容,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我觉得我应该给历史一个敬意,给路遥一个敬意,这就是我写《路遥传》一个重要的前提。”
  怀着对路遥的敬意,梁向阳开始收集整理和路遥相关的各类资料。2002年,在路遥逝世十周年之际,延安大学召开了一次学术性研讨会,作为延安大学老师的梁向阳在会上做了发言,他认为国内应该有一本具有学术性的《路遥传》。
  2007年,延安大学要建立路遥文学馆,这个任务交给了一直在研究路遥的梁向阳。两个月后,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路遥文学馆顺利开馆。文学馆的建成,让梁向阳倍感鼓舞,也更坚定了他创作《路遥传》的决心。课余饭后,只要有空闲,他就会一头扎进路遥传的写作中。
  无数次的搜集,无数次的甄别,无数次的修改,梁向阳始终没有想过放弃,经过10年时间,他终于完成了这本26万字的路遥人物学术传记,为路遥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份详实的生平档案,还原了路遥的一个写作时代,受到了路遥文学爱好者们的一致好评。《新华每日电讯》也作出评价:《路遥传》给人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此书从2015年元月一号发行至今已售出8.4万册,成了传播路遥精神、陕北文化的优秀文学作品。
  《路遥传》的畅销,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路遥,了解了陕北文化,随之,络绎不绝的讲座邀约不断,梁向阳也毫不吝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到全国各地,他想让陕北文化走出陕北大地。
  责任与担当:为打造“书香延安”振臂鼓呼
  梁向阳是执着的,写作如此,参政议政也如此。
  他认为:一座城市应有自己独特的气质与风骨,其核心灵魂就是文化。延安之所以是延安,因为她是“革命圣地”,这是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与文化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延安人更要有历史使命与责任当担,更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守好根、铸好魂、强好体,坚定地面向未来,迎接更大的挑战。
  他在提案中鲜明地指出:打造“书香延安”,建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全市资源,成立延安市“全民阅读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与协调全市“书香延安”推进工作。精心打造好“延安市民文化大讲堂”这个文化平台。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与民间团体的重要作用,使之在推进“书香延安”的日常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提案一提出,就得到了市上领导的重视,并被选为了2016年政协十大提案之一,相关部门立即抓紧落实。
  如今,当被问及履职的感受时,梁向阳笑言:“我始终记着我的‘初心’,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积极履职尽责的政协委员;同时,作为一名陕北人,也希望能把陕北这块古老土地上所运发出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向上向善的文化个性,推介到更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