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群众冷暖挂心间
——记延安市第二毛纺厂留守处主任、市政协委员秦向东
    ●秦向东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履行委员职能相关知识
  本报记者 程浩楠
  面对早已停产没有任何盈利的企业,他立足本职、开拓思路、争取政策,坚持攻克难题,让企业重新焕发蓬勃生机。为了给企业下岗职工争取更多的福利,数不清的深夜到黎明,他四处奔波不停歇。有人说,他的工作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他却觉得,能够让企业下岗职工拥有幸福生活的保障,正是他毕生所追求的事情。他就是现任延安市第二毛纺厂留守处主任、市政协委员秦向东。
  一切为了职工的利益
  在第二毛纺厂办公室内,秦向东将思绪带回到了三十年前。
  那时的第二毛纺厂作为我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三百多名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热闹非凡。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年忙碌繁荣的景象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些破旧不堪的房屋和部分的退休职工还住在这里。
  2014年,刚刚担任第二毛纺厂留守处主任的秦向东了解到,现在厂内的部分退休职工依然住在八十年代遗留下的窑洞里。窑洞破旧,连基本的水电都无法正常供应。高殿盈老两口以及他们两个子女曾经都是毛纺厂的职工,企业倒闭后全部下岗,一家人没有了收入。多年来,他们一直靠打零工及每年毛纺厂补发的工资勉强度日。
  “如今人们都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可我们厂的退休职工却还住在过去的老窑洞和平板房里。一到冬季,气温稍低一点,水管子就冻了,吃水都成了问题。”提起职工们如今的生活情况,秦向东摇着头直叹气。由于企业已全面关停,从九十年代至今,第二毛纺厂没有任何的盈利和财政收入。三百多名下岗职工每年的补发工资及养老保险难以保障,许多职工生活非常困难,部分职工甚至因经济困难而离婚。
  秦向东上任伊始,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摸底了解。“多年来厂子一直处于关停状态,没有资金来源,只有外租的几间廉价厂房,所以拖欠了退休职工共计八十多万元的养老金。”秦向东介绍道。
  如何将闲置的厂房利用起来,为退休职工增加一些收入并清理企业拖欠职工的各项费用,成为秦向东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厂里的车间、库房都闲置着,能不能找一些租赁户将这些地方租出去,增加职工收入。”秦向东和职工们到处打听有没有人租赁。几经周折之后,好不容易有租赁户有意向,但给的价格很低。
  “就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往上挤,向对方解释了厂里的情况,最后通过许多部门的沟通和帮助,租赁户才给我们增长了费用。”秦向东介绍说,租赁所得的收入每年给百分之二十的退休职工返还,返还了两年之后遇到了企业改制,对厂里财务进行了清算,解决了停产半停产企业职工的困难,各项费用都已落实并一分不差的发放到了每位职工手中。
  为了能够改善下岗职工的生活条件,秦向东想到了棚户区改造项目,如果双方能够达成协议,那么这些下岗职工的住房问题也能得到解决。为此,秦向东东奔西走,多方沟通寻找支持,通过努力,市上终于将第二毛纺厂的棚改计划提上了日程。
  “秦厂长自从回到我们厂子里就没闲过,一直在为我们工人想办法谋福利。现在厂里正在与城投公司联合创办新的公司,等公司建起来以后优先考虑我们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以后我们也能搬进楼房,还能找到新工作,这日子越过越好了!”毛纺厂退休职工高殿盈说。
  让圣地环境变得更美
  2017年,秦向东被推选为政协延安市第五届委员。他不断学习法律法规和履行委员职能的相关知识,利用空闲时间抓紧“充电补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此增强履行职责的能力,并积极参加政协常委会组织的有关视察、调研、评议等活动,力争将来提出更多有建设性的意见。
  去年,秦向东参加了政协环资委组织“关于我市推进乡镇垃圾填埋场地建设”和“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视察”两次专题调研。在调研视察中,他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在调研中我发现,目前我市垃圾主要的处理方法就是填埋,但是在填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秦向东认为,在垃圾填埋工作中,不能造成二次污染,不能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不能造成植被毁灭。同时,好的土壤质量是人类生存的根本,要减少好土地的用量。
  他建议,环保部门更应重视垃圾回收及填埋问题,做到系统化管理。首先要从垃圾的源头抓起,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垃圾箱应根据人口的流量和实际情况设置,方便市民倾倒垃圾;生活垃圾管理、工程垃圾管理、医疗垃圾管理,一定要系统化分类管理;可回收的垃圾填埋后决不能造成二次污染,不可回收的垃圾一定要科学处理,不能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土地的污染。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秦向东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的关切,并通过情况反映、委员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把群众关心的普遍性诉求和规范表达,实现了“民意输入”和“政策输出”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理性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