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延安:补学习之钙,筑精神之城
  市委通讯组 王强 本报记者 干雄焱
  大雪纷飞,寒意裹挟着延安,然而,革命圣地红色基因的沁入心脾,却让人更觉得舒心与温暖。
  延安谷溪书馆,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的34名学生代表齐聚在年近八旬的曹谷溪身边,倾听曹老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悬挂在墙上的每张照片里以及它背后的动人故事,使青年们那么入神,小小的读书馆里不时传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来自河南郑州大学的程玲玲说“曹谷溪老人的讲解使我从梁家河知青岁月找到了成长的困惑的答案,回去以后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几十公里外的梁家河,一批又一批寻找“大学问”的游人踏雪而来。“唯有扎根人民才会深爱人民”“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梁家河的一山一水,一峁一梁,让人们对“初心”二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黄帝陵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初心”,这座陵寝的所在地延安,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与“出发点”,革命前辈十三年间培育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早已成为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今天,延安精神为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磅礴力量。
  杨家岭革命旧址,飞雪中素雅、洁静。来自广东的大学生邵刚静静地站在旧址前沉思。“胃里的那块空白,只有家的味道才能填满。信念里的那颗初心,有了延安的味道才能坚定。”微信朋友圈里,发自心底的学习心得,引来“强烈点赞”。他说:延安的味道,是红色的味道,是信仰的味道。
  走进延安的怀抱,大学习中的“延安味道”,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红色基因代代传
  延安市安塞区县城北园则沟的半坡上,一座农家小院的来访者络绎不绝,他们都是来听曹凯老人讲革命经历,讲亲身感受,讲学习体会。如今,这个小院已经成了红色教育的新平台。
  曹凯是一名离休干部,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离休后,他义务宣讲3000余场,听众达298万人次,被誉为“行万里路、给万人讲,育百万人”的革命老人。
  2013年,年愈八旬的曹凯感到身体已难以远行,拿出60万元积蓄,加上动员三个儿子捐献的30万元,将自家的小院加以改造,建起了“曹凯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免费开放并亲自讲解。没给儿女攒下钱财,却留给后代丰厚的精神财富。曹凯老人说:“传承延安精神是我的一个使命,这辈子就干这件事儿了!”
  老革命,新思想。红色基因的精神力量让每一个前来“取经者”的心弦震动,大家拿起笔写下了自己的参观感悟:要当好延安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枣园旧址,来自重庆的朱玉传拉着女儿,紧紧跟在“小小讲解员”肖子曦后面,稍有空闲,就叮嘱正上初二的女儿,“仔细听,看延安的小朋友讲得多好。”她想让女儿更真切感受红色气息,朱玉传说:“这些‘小小讲解员’,让女儿开了眼界还受了教育。”
  肖子曦是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四年级(2)班学生,自从她参加学校的“延安精神小小讲解团”后,每逢节假日,就出现在革命旧址的景区里,用稚嫩的声音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义务讲解。1992年以来,“小小讲解员”义务宣讲革命传统的工作已经坚持了25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团体10000多个,听取讲解的观众达50万人之多。现在,“小小讲解员”不仅讲传统,讲革命故事,还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宣部《时事画刊》大篇幅地报道了延安的“小小讲解员”现象。目前全市有“小小讲解员”156名,从革命圣地讲到首都北京,从校园讲到“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成为延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延安精神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5年9月开始招生延安新区北二小,已经形成了以红色延安、圣地宝塔为象征的“引领——传承——成长”的“红塔教育”特色。从“红色诗词会”到“平平安安文明行”,从“红领巾提案”到“世界冠军进校园”……孩子们在一次次亲身实践中,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学校组织的‘红色小长征’远足,我印象特别深刻。很累,但是自己走完全程的时候,我觉得特别骄傲,我已经感受到了红军行走二万五千里的艰辛,今天幸福的生活多么不易,我们一定要牢记革命先烈的事迹,长大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五年级一班的贾若泽说起这番话时,真挚的眼神,坚定的声音都在传递着这份感受与承诺。
  信仰的坚定带来行动的自觉。活跃在延安大学校园里的一支大学生宣讲团,已成为延安精神宣讲的生力军。
  宣讲团成员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优秀学生干部、党员、团员代表,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社团骨干等150人组成,团长苑志鑫说: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创新创业团队的回信中要求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去年9月,我们团队依托延安红色资源开发的手机上的思政课“小红专”APP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银奖。当时我就想,作为身处革命圣地、一直接受延安精神教育的青年学生,我们理应有更强烈的自觉担当,更有义务去讲好党的故事,宣传党的声音。
  党的十九大后,他发起并组建了“延安大学学生宣讲团”,围绕“初心和使命、新时代历史定位、十个辉煌成就”等内容,凝练了《新思想贯穿十九大报告的灵魂》《新使命点燃奋斗的激情》《新矛盾回应美好生活的向往》《梁家河我从这里成长》等20个专题,到革命旧址,到农村农家,到工地工棚,所到之处,掀起了宣讲十九大精神“青年热潮”。宣讲团还推出了“学生宣讲团和你一起读报告”与“学生宣讲团带你走进梁家河知青岁月”电台直播节目。截至目前,100多名同学参与播出节目69期,收听收看总人数超过3万人次。文学院几名正观看节目的学生纷纷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青年学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
  延安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连续一个周下班后集体自学。星星点点的夜空中,唯有这一间会议室灯火通明。室内,翻动书页与书写笔记的沙沙声,结合工作的讨论声,诠释着延安的党员干部怎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真学真用。全市253个市、县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全都进行了这样的学习,除此而外的6620多个基层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覆盖到了全市15.2万名党员中。学习的内容就是十九大精神,主题只有一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延安8万多名党员的手机上,都安装了“党员小书包”APP“党员小书包”里的一篇篇经典之作,延安广大党员干部形象地将其喻为精神“钙片”,使他们醒目定神,强筋壮骨。市工信委人事科干部武建虹翻着“党员小书包”,展示她这几天学习的内容说:“这里面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资料,形式新颖,解读深刻,很丰富,很容易让人接受。”
  坚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全力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成为引领延安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点,这既是党员干部的理论自觉,更是新时代的工作要求。
  “十九大精神传下来,中国进入新时代;百年大计展宏图,特色社会迈大步。”残疾人爱心说书队奔波在延安的一个个小山村,陕北说书民间艺人石小平用一把三弦自弹自唱,以欢快的曲调、通俗易懂的说唱不时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安塞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文艺演出、延川县文艺宣讲大篷车、甘泉县摄制的电影《思变》等一批由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精心创作编排的文艺节目和作品,走进社区、乡村基层一线,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
  延安广播电视台创新地推出了“我们学习吧”,朗诵爱好者参与诵读十九大报告关键词,然后请专家学者解读所朗读的关键词,节目反响极好,受到了北京等兄弟广播电视台的关注。如今,已经播出18期了,报名的朗读爱好者芸芸,这样的效果,当初连策划人员都没想到。
  走村入户的“丁玲女子宣讲队”,是宝塔区桥沟镇组织的一支由女村官、女第一书记组成的宣讲队,“俊女女”通过她们的“巧嘴嘴”,把十九大精神送到了家家户户。为做到十九大精神宣讲无死角全覆盖,制定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工作方案》,安排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六个层面的宣讲,听众达450000余人,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圣地落地生根。
  延安学习书院,一建成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南方几家媒体的采编人员到延安“寻根”。学习书院以其独特的魅力使他们着迷、点赞:“延安学习书院是我们见过的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教育方面做得最系统、全面、完善的一个,是一个非常好的思想教育基地。”
  这个学习教育基地,不仅来延的游客痴迷,延安人更加“乐享”。下班后、节假日,“去学习书院,约吗?”只要这句话发到朋友圈,顷刻间便会霸屏,响应者绝对不是小众。
  书院自去年5月4日揭牌开馆以来,学习大军们通过观摩体会、专题讨论、学习分享、读书讲堂、教育培训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截至2017年12月底,约有7万人前来书院参观学习,其中团队讲解接待1228批次,36443人,报告厅使用155次12379人。这里,已成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高地。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书院中央8个醒目的大字与其上方的中国梦浮雕构成了有机的整体,象征着蓬勃发展的中国正奔向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大学生邵刚站在书院前,将自拍的照片向亲人发送。他说在延安,读懂了对初心的笃信和坚守,也读懂了一份对未来的自信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