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甘泉县
小县城办“大教育”励精图治谋发展

  2017年,甘泉县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作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优化育人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全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1 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小县办大教育”,优先保障教育发展,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县财政收入连年下滑、财政运转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减,近三年累计投入1.09亿元用于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8.17%。2017年,新建学校1所、改扩建学校14所,新增校舍面积3.9万㎡,新增学位1650个,新增运动场地7829㎡,软化校园活动场地13个,新增教师周转宿舍72套;投入2812.05万元,用于建立计算机教室、采购多媒体设备等;投入481.5万元,实施校园绿化、美化、文化建设项目20个;投入3366.1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城乡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课桌凳差距进一步缩小。
  县财政每年列支827万元,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甘泉县于2016年启动“双高双普”和“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原计划于2018年完成创建任务,但该县自加压力,主动定下在2017年完成创建目标任务。通过采取县级领导包抓一所或几所学校、乡镇和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核、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等措施,经全县上下共同努力,2017年11月,甘泉县顺利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进一步实现了资源均衡配置。 
  2 “高中先行带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高中先行带动”,以高中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带动和保障全县整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及时建立县高级中学新领导班子,选聘原延安新区第一中学副校长郑勇同志为甘泉县高级中学校长;坚持校长提名原则,开展县高级中学副校长及中层干部选聘工作,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创新模式,不断提升高中教学质量。大力推行“自、精、合、练”四环节课堂模式,初步形成了以“集体备课为核心,教师的教学设计、学生的课堂学案为载体,自编课时作业为保障,班组会议抓落实,教学检查精细化”为主的高中教学模式;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构建了“三全四化”(“三全”即全员、全程、全境育人;“四化”即德育队伍专业化、德育管理精细化、德育活动系列化、学生管理自主化)的德育模式;严格学生日常管理,建立了学生学业“三清”(日清、周清、月清)机制,积极组织延安精神主题教育、成人礼等各类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与此同时,协调发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等基础教育。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84.4%,覆盖率达82.6%。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无辍学现象;在招生工作上,坚持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大班额”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对辖区内的民办学校(幼儿园)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所有民办学校均做到了“六证”齐全。为义务教育阶段未入学残疾儿童,采取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保障入学,并在该县杨家砭小学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3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打造和谐育人环境
  坚持“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积极做好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以校园为主阵地,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月、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日等,对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防火等进行了广泛宣传教育,推动了安全教育“三进”(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建立定期集中整治和平时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县综治办、食药局、公安局、交警等部门经常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校车安全等排查整治活动。同时,各学校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师生开展防火、防震、防溺水等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日前,甘泉县被市教育局评为“2017年度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县区”。
   4 推动教育扶贫,落实惠民政策
  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措施,规定各幼儿园、中小学(含高中、职中)事业性收入的6%用于贫困学生资助,幼儿园、中小学优先资助或减免2017年在册建档立卡学生校服、学具材料费、教辅资料费等。2017年,各学校累计投入资助金30余万元。认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全县1149名贫困学生均得到帮扶。同时,积极协调团县委、县工商联、县残联等部门单位联系爱心企业捐助学校,累计捐赠资助金、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总价值达100余万元。
  优先落实各项惠民政策。2017年,落实学前三年免费教育资金379.2万元,享受幼儿4293人次;困难幼儿补助资金52万元,资助幼儿684人次;高中助学金100万元,受助学生500人次。此外,“两免一补”享受学生9592人次,资金为1259.4万元;“营养改善计划”享受学生10530人次,资金为820.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