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快速发展,已成为志丹县推动县域经济优化升级、转型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县共有非公有制企业89家,从业人员1472人,党员126人。志丹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以“建组织、建队伍、建阵地、建机制、促发展”为抓手,初步形成了“有组织、有人员、有阵地、有作为,组织设置区域化、工作队伍专业化、活动开展常态化、党建工作标准化”的“四有四化”新格局,非公党建工作取得新成就。
1 建组织,组织设置区域化
为了加强组织建设,志丹县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8个镇1个街道办和1个工业园区分别成立了非公经济党总支,具体负责辖区内的非公党建工作。
各镇(街)按照网格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网格,选派网格员,分区域对非公企业进行调查摸底,逐企逐户建立基础信息台账,对企业和个体户条件成熟的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不成熟的联合起来建立党支部。目前,志丹县共建立非公党组织22个,其中单独建立7个,联合建立15个,应建已建率达100%。
2 建队伍,工作队伍专业化
加强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队伍建设。志丹县自从推行“1118”工作法以来,先后选派13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基层指导党建工作。对工作变动或不胜任本职工作的人选进行调整,已对67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了调整,现有党建工作指导员70名,覆盖所有的89家非公企业。
另外,选派8名业务能力突出的组工干部担任重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第一书记,并要求他们每周深入非公或社会组织党组织指导工作一次。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培养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业务能力,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的党务知识得到不断充实,业务能力也不断增强。
3 建阵地,活动开展常态化
2017年,志丹县委按照“六有”标准,通过县级财政“投”、包扶部门“帮”、县管党费“补”、企业自己“筹”等方式,累计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建成了8个标准化的党员活动室和7个集“党员活动、参政议事、信息集散、学习娱乐”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大大增强了党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
此外,还利用党建云平台、微信党小组、微信公众平台和党建QQ群四个网络“微阵地”,把党组织建在网上、把党员连在线上,党内活动实现了常态化。开展“书香企业”建设,依托生产车间、职工宿舍、职工餐厅、休息室、会客厅等场所,建立18个“微书屋”,存放书籍一万余册,向职工免费开放,既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也有力引导和塑造了党员职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建机制,党建工作标准化
在机制建设方面,志丹县重点建立了三个保障机制,从机制上来保障党建工作顺利推进。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在本级党费全额返还的基础上,县财政和县管党费每年分别为非公党建工作列支专项经费10万元,对非公党建阵地建设、示范点建设、培训活动等费用给予专项保障。二是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实行县级领导包建、党工委帮建、机关社区联建、群团组织促建、党建指导员指导的“五轮驱动”,形成各负其责、多方联动、齐抓共管打总体战的工作格局。三是考核评价机制。将非公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和领导干部年度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干部使用、评优树模、企业年检和党组织书记补贴兑现的重要依据。并对“双向选配”的退休党建指导员每月发放600元至1000元的工作补贴。
5 促发展,彰显党建工作成效
志丹县非公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引导、监督、示范、服务”的定位,找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契合点,广泛开展生产竞赛、岗位比武、公开承诺、评星晋级活动,使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得到延伸,渗透力、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企业出资人积极向组织靠拢,涌现出一批以陕西宏丽光电、志丹洁能高科为代表的守法经营、关爱职工、热心公益的先进企业和以武志宏、尹建民为代表的重视党建、支持党务、关心党员的优秀出资人。与此同时,企业员工岗位建功的热情也得到激发,很好地促进了全县非公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使党的工作和企业发展呈现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基层党建工作的能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有力促进了志丹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