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谷嫦瑜 樊小帅
五年来,新区的建设发展成效显著,成功实施了世界上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岩土工程,基本完成了重大基础设施配套,实现了社会事业发展的良好开端,完成了延安建城史上规模最大的征迁任务。新区工作由岩土工程建设转入建管并重的新阶段,新区面貌也由荒山荒坡变成了环境优美、高楼林立、道路通畅的现代新城,人们的认识由观望、质疑变为全力支持。这些变化,是新区把握发展大势、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结果;这些变化,是新区所有建设者埋头苦干、敢于担当、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结果;这些变化,是支撑延安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突破城市发展困境、保护革命旧址、实现老区人民安居梦的重要举措。作为全市人民关注的热点,在目前召开的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新区发展纷纷建言献策。
以宜居宜业宜游为目标,全力推进支撑性项目建设
市人大代表、新区党工委委员、开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志荣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区下阶段的建设将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全力将群众关心的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做好,保证水、电、气、暖、讯的正常运转;今年,新区开发公司也将继续按照低价位、高品质、优服务的标准为群众提供2000多套商品住房,让居住在新区的群众真正感受到良好环境带来的幸福;在新区建设中,要以服务人民为重点,在社会管理中加强社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始终以现代城市的理念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徐志荣表示,延安2017年的旅游人次达到5000万,而新区建设一直坚持以服务老城区红色旅游为重点,通过切实推进一批支撑旅游服务产业建设,将这5000万游客留在新区消费,拉动新区旅游发展。
市人大代表马东坡建议,要将新区的文化旅游与老城区的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设一批高水准有特色的酒店,一些更符合年轻人潮流观念的文娱设施,例如大型游乐场、酒吧等,让参观了老城区革命旧址的游客,在新区可以享受到与大都市一样的休闲娱乐,也延长了游客在延时间。他提出,新区的建筑也应突出延安特色,注重文化内涵,从而成为新区的标识,“新区的建筑不应是千篇一律的,而应各具特色,延安是一座享誉国际的城市,那么,延安新区的建设也应以国际化的标准来要求,让这座新城能够匹配上延安的国际知名度。”
政协委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忠义表示,今年新区将继续围绕“公办教育保障、民办教育提升、名校战略引领、终生教育覆盖”的总体发展思路,按照标准高、理念新、人性化、机制活、管理严和国际化等机制,来推动教师水平提升,促进优质资源一体化。
“公办教育保障将在2019年基本形成;民办教育提升,我们将大力推进阳光教育小镇的建设,引进北大培文15年一贯制国际化学校,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要办高端的国际幼儿园,从小培养孩子的国际视眼。”侯忠义介绍,2017年新区新增了1所初中、1所小学和5所幼儿园。2018年将建成阳光教育小镇,作为引进民办教育和高端教育的阵地。同时,将紧紧抓住全国红色培训基地落户新区这一机遇,充分利用延安红色资源,展示延安的魅力,把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利用好发扬好传承好。
以“双创”工作为发力点,全力抓好产城融合工作
徐志荣表示,下一步,按照经营城市的理念,新区将构建以大数据中心支撑、轻资产要素集聚、新经济产业繁荣的新型产业体系的目标要求,切实推进一批新经济产业和创新创业项目建设。
“新区不仅是城市面貌改变,更重要的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未来将带来最优的投资软环境。”市政协委员李长虹认为,当前,老城区虽初步建立起与新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行政体制,但具体细节需进一步完善,“在调研中,不少投资者都期待着审批环节再减少,审批权限再下放,行政部门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高效快捷的政务环境、健全完善的政策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作为一直参与新区建设的民营企业家,人大代表张平对新区的未来有着许多期许,“我们治平集团在新区的建设面积有250亩,眼见着新区一天一天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群众对我们的商品房也非常认可,我们公司伴随着新区的成长也实现了新的发展,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够继续大力支持新区发展,让我们这些民营企业能够更多地参与到新区建设中来。”张平表示,希望市委、市政府能够多多支持民营企业,鼓励大家参与新区建设的热情。也希望新区能够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医院、学校、商场、超市等与群众生活联系紧密的项目数量,让群众真正能够感受到生活在新区的便利。
市政协委员邢世成认为,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吸引更多良好的企业、人才、资金等汇入新区,促进新区产业发展壮大。反过来,产业转型升级后,又能吸引更多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他建议,新区应梳理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具体改革措施,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结合自身情况再实践、再创新,并积极吸收采纳,让新区成为全市人民共建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