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红都足球梦
本报记者 李星棋 叶树峰
    ●队员们接受外籍教练现场指导
  寒冬腊月,志丹县城的街道上行人匆匆。我们跟随志丹县足协主席丁常保的脚步,来到了城北的一处室外足球场地。
  球场上,志丹足球队的队员们分为男女两队正在接受训练。最近,为了迎接新一轮的比赛,这些孩子们坚持每天训练3小时。虽然天气寒冷,训练十分辛苦,但队员们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源起
  2014年3月29日,数万公里之外的德国柏林奥林匹克公园,志丹县少年足球队正在进行一场足球友谊赛。彼时,正在德国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出现在看台上,并和小队员们交流合影。志丹县因为这一场足球友谊赛而被大家知晓。
  黄土高原腹地,偏居陕北一隅的志丹县,曾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于1936年改名为“志丹县”。至今,它两次被世界所熟知,一次因为中国革命,一次则因为足球。
  上世纪70年代初,北京知青把足球运动带到了志丹,指导组建了志丹历史上第一支足球队。此后,有一个人将足球留在了志丹,并发展成一种校园运动传统,这个人就是杨再民。1971年,志丹县体委派遣杨再民和另外3人到省体委学习足球。一个月的学习,让一向爱好体育运动的杨再民对足球有了新的认识。回到志丹后,他坚持和知青们一起踢球,练习球技。此后,每逢省、市、县运动会,他都参加。1981年,杨再民组建了市镇小学女子足球队,并担任志丹女足教练20余年。上世纪90年代,他训练的志丹女足取得优异成绩,也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迈入21世纪,志丹足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201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幼儿足球运动;2014年,志丹少年足球队在德国受到习近平主席的亲切接见。
  经过多年发展,全县23所中小学均成为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并将吴起县城关小学、第二小学和甘泉县第一小学纳入其中;县城周边10所幼儿园纳入了校园足球定点园。60余支队伍常年参与全县校园足球联赛、杯赛,经常参与训练的青少年约6000余人,足球普及率达40%。
  继承
  今年1月11日,志丹足球队20多名队员整装待发,他们代表陕西省赶赴内蒙古参加“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足球冬令营比赛。“这一次,我们要和俄罗斯、蒙古等国家的青少年足球队对战,希望孩子们能够获得前三名。”丁常保说。
  出发前,队员刘星羽很兴奋。虽然才上初一,但她已经到沈阳、成都、苏州等不少地方参加过比赛。“这次强队很多,希望我们能够取得好成绩。”她对记者说,三年级的时候,她第一次上足球课,大家围着抢一个球,她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足球,从此进入了沙道子小学足球队。现在,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我要参加国际赛事,为国争光!”
  如今,代表省、市外出参加比赛,对志丹足球队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回想起15年前志丹之窗俱乐部(志丹足协前身)的创立,俱乐部创始人之一的姚功辉表示,虽然很艰难,但感觉一路走来,“人生之路更丰满了,也觉得很踏实”。
  无缘2006年德国世界杯后,中国足球开始陷入低谷。“要为中国足球做点儿什么!”丁常保、李建勇、姚功辉3个球迷决定成立俱乐部。姚功辉告诉记者,在志丹县踢足球的群众不少,他们需要有一个平台,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
  郭宗波是志丹县足协的一名临聘教练。2006年7月,志丹之窗足球俱乐部来到县市镇小学挑选足球运动员,郭宗波和同班的七八个同学都被选中。从那时起,由30人组成的男女两支足球队开始接受专业的足球训练。“志丹的‘土教练’杨再民成了我们的第一任教练,他教我们练习足球基本功,让我对足球有了真正的认识。”郭宗波告诉记者,训练一个多月,他们就前往西安参加了第一场比赛,结果输得很惨。
  同年,省队足球运动员牛永权因负伤无法上场,转而来到俱乐部帮忙训练。此后,郭宗波和队友们在牛永权的带领下,开始了更为专业系统的训练。
  2007年,经过一年的训练,队员们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全国少儿足球赛。坐了两天一夜的大巴车,大家来到山东潍坊。看到眼前十几块相连的标准化足球场地,郭宗波很羡慕。“不知道志丹什么时候才能有这么好的场地。”当时,他和队友们暗下决心,一定要踢好足球,让志丹足球强大。这次比赛,他们赢了三场,成为全国第三名,郭宗波非常高兴。
  高中毕业后,郭宗波去当兵,复原前他和丁常保联系,想回到足协工作,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足球对我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它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这辈子注定要与足球相伴了。”郭宗波说。
  2010年,志丹县被评为校园足球试点县。
  张海升是队员张宇的父亲。他告诉记者,张宇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踢球,他从来没有反对过。“孩子学习一直不错,踢球不仅没对他的学习产生影响,反而让孩子的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只要孩子有兴趣,我们会一直支持他。”张海升说。
  志丹县市镇小学是志丹青少年足球最忠实的继承者之一。该校创建于1937年,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当年,北京知青把足球留在志丹,也留在了市镇小学。从1981年至今,该校已成功举办34届校园足球运动会,每年学校四至六年级的学生都会参加足球运动会。2015年,该县被评为“陕西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此后,全校每个年级每年都有四成左右的学生参与到足球比赛中来。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该校将每周一节足球课纳入课程表,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年级教授,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此外,该校三至六年级分别组建了男、女足球队,利用早上、课余时间和周末进行训练、比赛。
  “足球是志丹的一张新名片。它不但能够强身健体,更能培养孩子们的意志力和凝聚力。我们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爱上足球,让足球在志丹得以继承发扬。”市镇小学副校长胡耀东说。
  传承
  被国家领导人接见,让志丹足球得到空前的关注,众多的可能性也逐渐变成现实。
  如今,全县23所中小学校有95名体育教师,其中专业足球教师15名,每所学校均有足球场地,软化率达100%;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用于聘请教练、举办赛事、外出参赛以及后勤保障等工作;聘任前国足球员郝海东为志丹足球技术总顾问,聘请4名外籍教练(其中阿根廷教练2名,法国教练1名,塞尔维亚教练1名)和陕西、内蒙古、四川等省区的15名教练员,长期指导青少年校园足球日常训练。
  74岁的毛三虎是志丹足球队现任教练员。从1959年开始到现在,他一直与足球相伴,踢球16年,带队35年,临退休的时候,他选择来到志丹县带队。“志丹足球普及率很高,但是缺乏专业的足球教练。”毛三虎说,这里的孩子们很能吃苦,也有耐力,只要有更专业的训练,进步会很快。
  2017年11月份,志丹足球队拿到了省青少年暨小学生联赛双冠王。毛三虎表示,在队员不流失的情况下,他打算连续三年对孩子们进行系统训练。他认为,志丹足球很有希望打进全国前六名。
  为全力加强足球基础保障,2016年,志丹县将足球事业纳入“十三五”规划,确定在县城北规划1.8平方公里的志丹足球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31.4亿元。围绕干部教育培训、足球运动服务、城市文体休闲三大板块,打造集红色教育、足球培训、赛事承办、文化旅游“四位一体”的全国一流足球特色综合体。
  为了建立完善的三级竞赛体系,打造志丹县校园足球精品赛事,该县每年定期举办跨年度联赛和赛会制金杯赛,共组织比赛380余场次,举办幼儿足球活动10余场次;承办了陕西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男子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高中)、延安市校园足球市级决赛和夏令营等赛事活动,受到主办方和各参赛队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队员比赛经验和竞技水平全面提高,校园足球参与度和普及率逐步攀升。
  近年来,志丹县累计培养国家一级足球运动员5名、二级足球运动员80名,向外输送队员近100人,其中职业俱乐部4名,陕西省队男女足梯队27名,省内重点中学6名;25名队员当选中国足协“希望之星”“玫瑰之星”;2名队员入选中学生国家队。
  “‘快乐足球,育人为本’是我们志丹足球的发展方向。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培养足球苗子,即使孩子们不能成为职业球星,至少也能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意志力很强的人。”丁常保告诉记者,足球承载着16万志丹人的希望和梦想,尤其是未来足球特色小镇的建立,将会让志丹足球更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