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用核心价值观为童谣筑魂
  文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未成年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组织开展了2018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童谣征集推荐活动。
  童谣,伴随我们每一个人成长。简单明快、充满趣味的童谣为孩子的童年生活增添了无限乐趣,在童声的传唱中,孩子们可以结交朋友、培养心性、陶冶情操、释放童真。因此,童谣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美好记忆,是他们重要的精神食粮和成长伙伴。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童谣,从《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到《歌声与微笑》《小螺号》,再到《小燕子》《一分钱》《丢手绢》,童谣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虽然内容不同、曲调不同,但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旋律主色调从未改变。在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文化样式和产品相对单一的年代,童谣数量虽少,但质量堪称经典,以至于到今天,诸如《小燕子》《一分钱》等童谣仍然深受“00后”孩子的喜爱。可见,优秀的童谣作品并不仅仅属于某一个时代,而是可以百代而不衰,其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阳光热情的节奏曲调,对于孩子而言,天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然而今天,人们对美好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品更加多元多样,对孩子教育和成长的关注度也前所未有之高,但童谣却反倒出现了低俗化、成人化等不良倾向。有的乱改古诗,有的乱编“脱口秀”,原本营养味美的“心灵鸡汤”却生生被一些段子手编改成了苍白无力的“靡靡之音”,失去了童趣、失去了美好。“灰色童谣”不但伤了文化,更伤了孩子,因此绝不能任其野蛮生长。
  优秀童谣征集推荐活动是一个好的助推器,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更为明确的童谣评判标准,有利于提升儿童文学的品质,消除儿童文学领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使整个儿童文学产业能够朝着更加健康、更加科学、更加健康、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广大青少年儿童创作生产出更多好的童谣作品,伴随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童谣不是儿戏,是关乎儿童精神世界健康与否的重要因素。要为童谣注入更多富含时代气息的正能量,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又要满足孩子们所需要的童趣,二者相融,才能使童谣既有美貌又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