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强 通讯员 杨淑瑞
599天。
一晃,钟虹来到串坡村已经一年零九个月了。
钟虹是富县吉子现便民服务中心的一名女干部,2016年7月份,作为第一书记派驻该中心串坡村。有着6年基层工作经验的钟虹当时心里是“抵触”的,在她看来,农村的工作难搞,村民难打交道。
可一年多时间,这个走路带“风”的女干部不仅成为了村干部的好帮手,还成了村民口中的“女管家”。
钟虹说,以前怕来,现在怕走,每天脚走在这块土地上,心里才踏实。钟虹说得没错,她的脚下还垫着一对78岁的屈召贵老人送给她的鞋垫呢。
“这个‘女管家’来了不久,村里就有了大变化了。”说起这个第一书记,村支书王怀义的话匣子便打开了。
巧解“是非村”里“是非事”
钟虹刚到村上那会,正值串坡村和富村两村合并不久,村里由之前的116户408人发展到199户684人。
“村大了不怕,可两村是出了名的不和,也不来往,串坡村还是别人口中的‘是非村’,两个村开会时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吵架。”王怀义说,村干部一直找不到缓和两个村关系的办法,可钟虹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钟虹有她的办法。用她的话说,“我是女人,就从女人堆里找办法。”
两村都有爱跳广场舞的妇女,可从来不在一块跳。2016年8月份,县里组织广场舞比赛,钟虹立马给村上报了名。
“别看大家平时不和气,可一到这事上就不一样了。”钟虹颇为得意地说,“不要小觑村里的女人对待广场舞这件事的认真程度。”
一场比赛下来,奖拿了,人也和气了。“出了村,不管干啥事,这劲儿还得往一块使,不能让人家把咱比下去了。”一到农闲,富村的雷晓惠就去串坡村找姐妹们“切磋舞艺”。
交谈当中,钟虹的手机微信群滴滴滴地响个不停。
“‘党员小书包’没学完的抓紧学啦!”
“谁家的斧头丢了,到我家来取。”
“果商装苹果需要雇5个人,谁去?”
……
记者在钟虹的手机上看到,“串坡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群”“串坡干部群”“串坡党员群”“串坡村民一家亲”的微信群里好不“热闹”。
钟虹说,别小看这小小的微信群,谁家有事群里一吆喝,全村的人都帮忙出主意,大家交流多了,心里的疙瘩自然就少了。
“还别说,现在村民们来办公室说事的声也不大了,是非事也少了。”王怀义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好帮手”。
规划图上的路通了
“居民出入走巷道,崎岖不平太烦恼。雨天泥路太糟糕,影响生产和卫生。如今大道条条通,功劳不缺咱‘女管家’……”
如今,村民对于村里老支书屈振东作的这首顺口溜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这也是钟虹刚到村上就下定决心要干好的一件事。在她的民情日记里,夹着一张手绘的串坡村规划图,有几处标注的地方就是村里的巷道。
“村里的几条巷道一到下雨天,老人小孩就不敢出门。”刚到村上那会,钟虹印象最深的就是村里的土路。
可修路哪有那么容易。钟虹多次协调中心和包扶单位县编办,一个多月跑下来,事情终于有了眉目。
路要修了,可村民马菊英不乐意了。她家的厕所建在门口,修路的话就得拆掉她家的厕所。
劝说无果,村民建议强拆,说这是关系到全村人的利益,不能因为她家个人的原因就不修了。可钟虹明白,看似简单的小事,如果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往往会导致“一件小事十年仇”。
上门,劝说,再上门,再劝说……
“人心都是肉长的,还能让娃跑来跑去的,我也想通了,路是造福大家的,不能因为我一个人修不成路。”去年夏天还没过,近三公里的路就修好了。
贫困户老王竖起了大拇指
“卖完了,卖完了,今年10月份后再来买。”刚走进王随成的院子,记者就看见王随成正在高兴地打着电话。
65岁的老王是村里的贫困户,家里只有5亩老果园,老伴常年看病吃药,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钟虹在村里走访时将老王家的情况记进了民情日记里。
去年6月份,钟虹联系政府给老王家送去100只鸡苗,只要有技术员来培训养鸡技术,钟虹就立马通知老王去学。
“去年纯收入8000元左右,这多亏了小钟和政府帮咱联系的那家农家乐,鸡肉一早就被预订完了。”老王竖起大拇指夸赞道。
去年10月份,钟虹了解到市场上鸡肉行情下滑,就发动亲戚、中心同事到处联系食堂和农家乐,恰好打听到临县洛川县的一家农家乐需要长期供给鸡肉,就促成了农家乐和老王达成长期合作。
“今年4月份准备再养500只鸡。”老王过日子的底气越来越足了。
从老王家出来,钟虹又火急火燎地去了村民王发红家,说要去看看他家的院墙修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