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昝家山村的春天
通讯员 杨媛
  一大早,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村的村民刘麦祥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他已经非常熟练这些常规动作了。经营五个房间住宿生意的刘麦祥,只要一来客人,就忙着招呼,端茶倒水、介绍景点、推荐美食……像刘麦祥一样,昝家山村村民兰成立也利用自家的房间经营着住宿生意。
  “现在天暖和了,来旅游的人也多了,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赶上假期的话,一天收入一两千块不成问题。”提起自家的现状,刘麦祥和兰成立都格外满意。“党的政策好了,现在日子也过好了,再不当贫困户了。”
  昝家山行政村位于壶口镇西南方向,距壶口景区7公里,辖5个自然村(昝家山、上岭、兰家庄、姚家、石枣塬),该村2013年确定为贫困村,全村共265户90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218人,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脱贫65户194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昝家山村依靠旅游助推产业发展、引领脱贫攻坚,形成了以经营餐饮、住宿和销售土特产、日用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黄瀑人家合作社按照“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的模式,吸纳带动11户36人参与经营,其中贫困户3户11人,部分群众以房屋为资本入股,合作社联系旅游团体,人员由合作社统一安排,月末结算,年底分红。这一模式为贫困户找到了稳定致富的产业,让贫困户不出家门就能实现稳定脱贫。
  目前,该村有27户群众在移民新村开设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平均月收入1.5万元;15户群众开办旅社,平均月收入5000元;30户群众将房屋租赁给能人大户,月收入3000元以上,通过发展旅游业,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就业65人。
  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如今全村每天接待游客量增加50人,全年接待期为10个月,增加游客1.5万人。仅此一项全年将增收120万元,人均增收1326元,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1万元。
  提起脱贫致富的经历,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都有自己的故事。茹坪村以川道地为主,以前主要种植玉米,亩均产值600元左右,村民生活困难。为调整全村产业结构,村支部开会研究决定,以党员带头、贫困户参与的模式种植香紫苏、油葵2000亩,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建立雪桃示范基地,打造茹坪拱棚建设示范基地,为全村产业贫困户奠定产业基础。
  “原来种地挣不了什么钱,如今在政府的帮助下,我种植香菇和蘑菇,收益很好,终于脱贫了。”茹坪村的赵鹏坚定地对笔者说,“我相信依靠党的好政策,勤劳一定能致富。”兰春平之前也是如坪行政村的一名贫困户,现在靠着发展大棚、苹果和雪桃等产业,也摘掉了穷帽子。
  在宜川县,像刘麦祥、兰成立、赵鹏、兰春平这样的典型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等途径,实现了精准脱贫。2017年,该县贫困村脱贫退出18个,贫困户脱贫退出534户17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