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黄土地上亦“芳华”
——写在知青纯爱情感电影《苹果红了》上映之前
  马一夫 赵怀军
  一位曾经在国家机关任职的老干部在观摩电影《苹果红了》后对中国知青现象如是诠释: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人;特殊的群体,特殊的魂;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爱!特殊的缘分,特殊的情!这是一代只有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的精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最纯粹的,他们的情与爱是最真挚的。曾经的他们,无疑黄土地上亦芳华;眼下的他们,则是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脊梁!
  1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蹉跎岁月里奋斗的歌……”许是心有灵犀,笔者在观摩描写当年知青纯爱情感电影《苹果红了》样片后,耳边蓦然响起了著名歌唱家关牧村为知青题材电视剧《蹉跎岁月》配唱的这首歌……
  作为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和鼓励的正能量现实题材和主旋律作品,电影《苹果红了》是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及中国知青上山下乡插队落户50周年,紧密结合当年(直到现在)北京知青与陕北苹果主产业“血浓于水”的实际,为了更好向全国推介革命圣地延安优质苹果,由延安红色直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发起并投资、河南电视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制、屡获国际大奖的第六代知名导演李科先生导演的。这部堪称“新时代”首部以陕北延安黄土地为背景正面描写的知青纯爱情感电影的《苹果红了》日前已经杀青,不久即将问世与观众见面。
  作为电影《苹果红了》主要发起者与策划人——延安红色直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缑军安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弘扬红色文化及知青文化,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我国的红色历史,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缑军安先生矢志不渝地把目光投向家乡的建设,弘扬陕北黄土地光荣而淳朴的传统精神,和当年下乡在延安富县乃至陕北的知青们勠力同心,旗帜鲜明地弘扬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倾心挖掘有益于社会的中国知青精神。此次,缑军安先生敏锐且正当其时地发起有关延安苹果品牌的话题,该电影就是他本人发起的知青主题系列电影的第二部。而《苹果红了》无疑开创了新时代以影视语言重新全面解读中国知青的先河,对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众所周知,红色文化、知青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由延安红色直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发起并投资、河南电视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制的电影《苹果红了》,即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建设革命老区、弘扬红色文化的号召,是向十九大献礼的金鼎之作。电影《苹果红了》作为将陕北延安黄土地的红色文化与知青岁月、苹果产业(延安地区是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素有“中国苹果之乡”美誉,堪称驰名中外的海内外知名品牌,素以色、香、味俱佳著称,系全国苹果外销的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等元素融为一体的主旋律电影,以勤劳质朴的革命圣地延安人和延安特产的品牌苹果为创作灵感源泉,借景喻人,借物言情,从一个北京返乡知青的视角展现延安这片火热的黄土地几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人生命运的悲欢离合,歌颂了勤劳善良、正直果敢的革命圣地延安人积极向上奋力开拓建设美好家园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该电影根据真实经历改编,颠覆传统知青文化中的伤痕文学风格,以创新的手法打造一部反映北京知青与延安及富县人民携手并肩,创造新延安的积极向上、正能量文化精品。
  电影《苹果红了》以五十年前那段特殊历史年代及延安地区数十年来的巨变为背景,取材于那个年代走入社会知青的故事,在这里他们把风华正茂的宝贵青春奉献给了陕北黄土地,黄土地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娃,让他们在与当地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生活中深深地爱上了这块淳朴厚重的黄土地。电影把镜头深入到黄土地上一个古朴的小山村,让历史推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风雨飘摇中,用白描的手法讲述了发生在黄土地上、土窑洞中几个年轻人的故事,演绎出一段段现代版情爱的童话。
  电影故事娓娓地讲述了来自大城市知青来到陕北延安黄土地深处所经历的一段情深爱浓的心路历程,把下乡插队知青梁川和黄土地上的姑娘尹芳人生命运互相交织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怀的亲情与爱情,以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在古朴雄浑的黄土地上展开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故事延绵演绎了几十年的时间,黄土地经济上的变革,黄土地的纯朴,黄土地上年轻人对爱的追求,人们为幸福生活努力的故事都在一场忠贞的爱情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故事中既歌颂了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赞扬了那一代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坚守,弘扬了中华民族对待爱情传统美德,整个故事被颂扬的主旨对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有着积极的现实社会意义。
  3
  这是第一部以情爱视角在银幕上讲述北京知青与延安黄土地姑娘男欢女爱的故事,用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爱情阐述质朴的黄土情精神的传承。故事以雄浑的黄土地的深沉为依托,深度挖掘底蕴深厚的中华精神的传承,把年轻人对爱的真挚和大胆的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故事以情爱为一条主线,辅以风光美丽的黄土高原为背景,把陕北黄土地上的红彤彤的甘甜苹果融入了其中。苹果红了,爱情有了结晶,故事在历史积淀深厚的延安富县葫芦河畔慢慢地拉开了大幕。整部电影既有浓厚的黄土情又有真挚朴实的恋情,故事在委婉中讲述了那个特殊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情爱故事。这正是:从不充分的前提中去推断充分的结论,这种人生就是艺术!
  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知青由生活条件优越的大城市来到相对贫困的陕北黄土高原,在贫穷落后的环境中真实地体会到了最底层农民的艰辛,在和农民为了温饱并肩的劳动和生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他们知道在这样的环境、在这样没有个性的困惑中悲观迷茫与感伤,往往会虚度年华。在震惊之余,知青们了解了社会的真实状况,同时也在冷酷的事实中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勤俭耐劳和拼搏向上的民族精神,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更是找寻到了人与人之间纯朴善良的爱,在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中犹如一股清纯的风温暖了在经历了暴风骤雨后年轻人那颗迷茫冰冷的心。
  有道是,人生就是石材。要把它雕刻成神的姿态,或是雕刻为魔鬼的姿态,悉听各人尊便。不是吗?在当时特定的知青时代里,如果说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外在的生活似乎都是那么空闲而无意义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其内心世界若再愚昧、堕落而不自觉,即是可悲可叹的了!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热爱生命》中曾经告诫人们: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的生命之火都是不会熄灭的。通过电影《苹果红了》,我们深深体会到,北京知青的那些有识之士在感奋与泪水中睡去,从内疚和不安中醒来。他们不愿随波逐流,把自己贬低到庸人的泥潭中去;他们在苦与痛的磨砺中也赢得了坚韧与自信,同时深刻地感受到来自黄土地上人性真情实感的大美! 
  诚然,若用显微镜观察人生,就会发现人生常常充满着毛骨悚然的恐怖,因此,我们才需要罗曼史;“罗曼史”不仅会给我们精神上的食粮,而且常常是使我们人生向上的最大力量。影片中,在延安这块黄土地上,年轻的北京知青以延安父老乡亲那甘之如饴的乳汁滋养着他们的身心,他们从面对困境中猝不及防的困惑中走了出来,他们的脚终于踩在了坚实的黄土地上,开始了脚踏实地的征程……并且在这段路程中他们一步比一步走得更加坚实,进入青春期的年轻人更是收获了纯真的爱情,他们之间深深地爱着对方(如影片中的北京下乡插队知青梁川和黄土地上的姑娘尹芳),没有感天动地的轰轰烈烈,可却是纯真质朴永恒的爱,为了爱他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他们放弃了回到城市与妈妈团聚的机会,坚守在爱人的土窑洞里为改变第二故乡的面貌做着努力。他们只是耕耘,不问收获。无论什么样的灾难降临也不罢手,好像一个苦行僧那样的虔诚!
  4
  正如此,梁川与尹芳坚信,现实生活虽然有着诸多的艰辛与不容易,但也蕴藏着诗与远方;他们坚信:一个多雾的早晨,必然会有一个晴朗的天空。所以彼此深深地爱上了对方。黄土地上姑娘尹芳的爱感动了北京知青梁川,梁川更是爱上了雄浑厚重的黄土地,梁川为了爱放弃了回北京的机会,他要用真情回馈这块黄土地,回馈黄土地给予他的爱。于是,梁川在日常劳动中始终不渝地致力钻研延安地区苹果这一经济作物的技术改良,让革命圣地延安的品牌苹果造福当下的父老乡亲,造福美好的明天。因为,梁川坚信: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把,我们一定要把它燃烧得灿烂光明,然后交给下一代!
  有人说,一个人必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可推诿于命运、时代或环境,你可以将你所遭遇的归咎于时代环境,但是你终究还是要为自己负责!诚哉斯言,能让一个人趴下的并不是多舛的命运、不幸的遭遇,而是他自己内心的那个丧失了信心的自我!
  虽然梁川在他为了学习果树种植技术的路上因地震罹难走了,更令人唏嘘不已的是,由于当时通信条件所限,梁川的消息在爱人那里就这样杳无音信地消失了。但是,无情的现实并没有使得尹芳悲伤、萎靡乃至听天由命颓废沉沦,这位延安黄土地上的女青年把泪水和思念转化为实现他们共同心愿的力量;就是这种情这种爱的力量让她坚持了下来,春心萌动的爱情让她油然而生了一个心愿,即继承当年梁川为了改变第二故乡的面貌而努力学习种植苹果技术,种植好爱情的结晶。苹果,实现梁川未了的心愿。于是,在千万个日日夜夜里,尹芳爱之深情之切都倾注在北京知青梁川未了的心愿上,几十年在黄土地上坚持不懈地进行着苹果的种植。
  如果说哥伦布是凭着信念发现了新大陆的,靠的绝不是航海图!那么,对于失去心爱之人梁川犹如塌天的尹芳来说,一路坎坷而辉煌地走来靠的绝不是上天的恩赐“风调雨顺”,而是一种挚爱的神奇力量。因为尹芳相信,只要美好的明天会到来,那么今天的艰难就算不了什么!就在延安黄土地上苹果红了的季节,尹芳得知了爱人的准确消息,她独自走进了结满硕果的果园,用内心深处魂灵里的声音告慰亲人:我们的心愿如今成了现实,延安黄土地上的红苹果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因此苹果自始至终出现在镜头中,镜头把人们拉到了改革开放以后的黄土地上,苹果红了,黄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告别了贫穷,他们靠着种植优质的品牌苹果走上了小康生活之路。
  5
  “黄牛出血变麒麟,撒下铜豆收黄金。”如今,苹果花已经在黄土高原上盛开并吐露着沁人的芬芳,随着苹果花开又花落,昔日斑驳的土窑已成了记忆,五指塬上几十万亩优质的苹果园已是硕果累累,苹果红了,尹芳站在果树下深情地回忆着她和梁川那段感人至深的爱:假如我能重新过这一生的话,我甚至想过重过我已经过的生活。因为,我既不后悔过去,也不恐惧未来……的确,在特定的时候,即使断了一条弦,其余的弦还是要继续演奏,这就是人生!
  记得法国大作家雨果先生曾经这样激励青年人:一个人生下来,不是为抱着枷锁,而是为了展开双翼,不再爬行,而要飞舞起来。几十年过去了,尹芳的美梦终于“展开双翼”伴着梁川及知青们的夙愿成真了,奏响了一曲“黄土地上亦芳华”的灿烂乐章!
  电影《苹果红了》是根据一个在陕北延安黄土地生活多年的北京老知青饱蘸激情而写的故事所改编,他把自己在黄土地所见所闻的苦乐怨情浓缩在了《苹果红了》之中。故事的主题主要表现了黄土地上年轻的知青经历中华传统美德洗礼后成长的特殊经历。故事细腻展现了北京知青在延安黄土地父老乡亲纯朴宽厚的爱中得到的脱胎换骨的炼狱,他们不仅练就了双肩与胸怀,更在人生的道路上学会了做一个正直淳朴善良的人,并且把这些优良的品德溶于了自己血液中,为他们脚下今后的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漫长岁月的磨砺中逐渐茁壮成长为社会栋梁! 
  6
  众所周知,中国知青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中国知青堪称一个特殊历史的符号,代表了一个付出最多的团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青们知道,每一天无非都是一种受考验的状态,这些考验是哪一类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于是,他们将世界看成这样一个世界看待,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营造独自演出一个角色的大舞台。他们在黄土地上打拼出一片青春无悔的天地与感情世界,付出大半生的花样年华;他们是最能吃苦的一代人,最能忍辱负重的一代人,最具承受力的一代人,也是最有韧性的一代人。他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教育最后的一代,他们身上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人性美……“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需要他们大手牵小手走一程,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才是他们永恒的爱的追求……如今,令人欣慰的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知青也已成为当今中国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中流砥柱。如何重新全面解读中国知青,发扬知青满腔热忱的艰苦奋斗精神,是讲好中国故事、发扬中国精神的新时代命题。
  正如一位曾经在国家机关任职的老干部在观摩电影《苹果红了》后对中国知青现象所理解与诠释的: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人;特殊的群体,特殊的魂;特殊的经历,特殊的爱!特殊的缘分,特殊的情!这是一代只有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才有的精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最纯粹的,他们的情与爱是最真挚的。曾经的他们,无疑黄土地上亦芳华;眼下的他们,则是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脊梁!
  人们有理由相信,电影《苹果红了》的策划、编导及演职人员的初衷正在于此。让我们由衷地感谢他们、真诚地祝福他们。因为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