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新时代呼唤民族复兴新史诗
——写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8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 王振宏 周玮 王莹 于也童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曾在抗日烽火中的延安首演的我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在首次上演73年后,于2018年初春时节再度以复排的新形象唱响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的舞台。
  《白毛女》《黄河大合唱》《南泥湾》《兄妹开荒》《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当年,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几乎都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这些激荡了几代人青春岁月、至今依然活跃在荧屏银幕舞台上的经典文艺作品,昭示着民族文艺的永恒魅力与鲁艺精神穿越时代的强大感召力。
  走过80载岁月,在战火的淬炼与为人民书写的实践中熔铸而成的鲁艺精神,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文艺鲜亮的精神底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放射出璀璨光芒。
  大鲁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这歌声震动着山谷,震动着夜空,也震动着每一个演员和观众的心。”回忆起1939年《黄河大合唱》在延安演出时的场景,96岁高龄的鲁艺音乐系学员孟于激动不已。
  在宝塔山下的延河岸边,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黄河大合唱》这部雄浑史诗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呐喊。
  “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这正是党创办鲁艺的初衷所在。1938年2月,毛泽东亲自领衔,与周恩来、林伯渠、徐特立、成仿吾、艾思奇和周扬共同作为发起人,联名发布鲁迅艺术学院《创立缘起》:培养抗战的艺术工作干部在目前也是不容稍缓的工作……因此,我们决定创立这所艺术学院,并且以已故的中国最大的文豪鲁迅先生为名。当年4月10日,鲁艺举行了开学典礼。
  历史的时针拨转到1942年。5月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毛泽东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艺,是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
  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约一个星期,毛泽东亲自到鲁艺给师生们做演讲。他号召鲁艺人走出“小鲁艺”,到“大鲁艺”去,到人民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讲演结束后,鲁艺师生立刻行动起来,走出学校,深入生活。
  秧歌剧《兄妹开荒》一经演出立刻风靡延安。有的老乡跟在演出队后头,演出多少场就看多少场,亲切地喊他们“鲁艺家的秧歌”。
  孟于曾参加秧歌剧《好庄稼》的表演,这部拟人剧的题材取自四种高产作物——棉花、谷子、玉米和土豆。“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题材,因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老百姓都非常喜欢。演完以后,很多老百姓不让我们走,要求我们演了一遍又一遍。”
  到战士中去,到群众中去,从民间文艺、陕北民歌中汲取营养。当时年仅20岁的贺敬之迎来了他文艺创作的重要时期,写出了《南泥湾》《翻身道情》等广为流传的歌词,并与丁毅执笔集体创作了新歌剧《白毛女》。
  回忆中,有人把延安的这段创作生活称为“赤脚天堂”:生活环境无比艰苦,却激发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丁里把两支油画笔倒过来当筷子,冼星海拿树枝当作指挥棒,江丰将棉衣破洞里的棉花抽出来搓成灯芯……以信仰之笔写出胸中爱国情怀,一首首诗篇、一支支歌曲、一幅幅版画、一台台戏剧,似利刃刺向敌人,如号角唤醒人民,像火炬照亮黑暗。
  抗战时期,鲁艺是学习、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重要基地。抗战胜利后,延安走出的文艺家们,像种子一样撒遍全国,成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表14000多字的长篇重要讲话,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划下新坐标: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毛泽东文艺思想基础上,与时倶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强烈现实针对性和鲜明实践品格,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
  新鲁艺:书写人民伟大实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走进济南战役纪念馆,恍若置身战场。长126米宽18米的巨幅全景画《济南战役》,勾画出一幅炮火连天、气势磅礴的大规模攻坚战和歼灭战的战场实景。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洋为中用,让全景画这一“舶来品”成为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新的艺术展现。这幅全景画的作者之一、鲁迅美术学院荣誉终身教授宋慧民说,鲁美人至今完成了《攻克锦州》《济南战役》等6幅百米以上反映革命战争时期的全景画,让人们在逼真的“临场感”冲击下,产生强烈的震撼。
  同鲁美一样,沈阳音乐学院也是延安鲁艺迁到东北后发展起来的。传承红色基因、植根民族文化,是沈音一直秉持的育人传统。
  2018年3月16日,沈音复排的我国第一部以东北抗联为题材的歌剧《星星之火》在清华大学上演,观众反响热烈。
  “复排的过程中,每一名参与的学生都认真重温了那段难以忘怀的历史。参与、体验是鲁艺院校教学模式的灵魂。”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主任张策说。
  参演歌剧的大四学生曹济美多次赴辽东山区抗联密营采风学习:“红色经典传承的中国精神,真正让我们魂有所归,行有所依。”
  文艺的社会担当,体现在文艺对社会生活其诚在骨的责任感。
  秉持这种责任感,辽宁人民艺术剧院排演了话剧《祖传秘方》和《开炉》。两剧是在市井生活中表现沈阳人民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苦难隐忍乃至奋起抗战的历程。
  “两部戏高扬爱国主义情怀,熔铸优秀文化传统,又饱含地方特色。”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说,这是作为鲁艺“后裔”的辽宁人艺弘扬鲁艺传统并发扬光大的结晶。
  当年播撒到全国的鲁艺精神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无论在新中国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是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和先倡者,引领文艺队伍出精品、促繁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传承红色基因的艺术院校、院团与艺术家,形成“新鲁艺”雁阵齐飞的文艺新格局,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创作主旋律,书写人民伟大实践,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力攀民族歌剧高峰,中央歌剧院2017年和2018年连续推出演出季,《红色娘子军》《红军不怕远征难》《风雪夜归人》等原创民族歌剧,彰显中国风格。
  聚焦爱国、理想、信念、民生等人类永恒主题,河南豫剧院近年推出《村官李天成》《焦裕禄》《红旗渠》等一大批剧目,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目前,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75支乌兰牧骑,每年演出超过7000场。一代代“红色文艺轻骑兵”,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
  把握时代脉搏,彰显中国精神。文艺创作融入壮阔时代,代表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电影《百团大战》、电视剧《海棠依旧》、戏剧《雨花台》等等,从不同侧面艺术再现了党领导下气壮山河的革命和建设历程,弘扬了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电视剧《鸡毛飞上天》展现改革开放30多年曲折辉煌的奋斗历程……
  “我们必须把身心紧紧地贴在裸露的大地上,从泥土中发现并托起属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精神丰碑。”河北梆子《李保国》的编剧孙德民说。
  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党旗猎猎,人们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一组名为《旗帜》的大型雕塑年20171月11日在中央党校揭幕。2017年1月11日在中央党校揭幕。
  这座长20.8米、宽11.1米、高13.7米,由62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飘扬的旗帜组成的大型组雕,刻画了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引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昂扬精神风貌。
  《旗帜》的领衔主创、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说:“鲁美传承着延安鲁艺的血脉,在这个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鲁美要有所担当和作为。”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如何满足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新需求,是摆在每个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铸时代篇章·青年雕塑家作品展”正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有一件作品引人注目:任艳明的《冼星海》采用“人”字撇捺两笔的构图形式,象征作曲家顶天立地的革命意志,借鉴滔滔黄河水的雄壮形态,让冼星海的形象和精神永立人间。
  “中国雕塑正以前所未有的气度,向国际社会昭示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年青一代雕塑家继承前辈优秀传统,不断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在承前启后的创新性发展中,为历史立碑,为时代造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今天,时代精神就蕴含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必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要走出‘小自我’,投身‘大时代’。”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文艺工作者要在创作中体现深刻的社会关切、现实关怀和思想追寻;要专注于认识的高度、思想的深度、视野的广度、表达的精度,以扎实创作功底和深厚文艺素养为“厚积”之基,在创作过程中锐意追求“薄发”之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最近,一档名为《经典咏流传》的诗词文化音乐节目在荧屏热播。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
  担任节目鉴赏团成员之一的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建议,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社会。“我们要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艺术人才,更要培养文化传承人。要把音乐教育和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音乐艺术不仅是吹拉弹唱,更是净化心灵和塑造人格的重要手段。”
  如仲呈祥所说,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做到以文化人、以艺养心,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当今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人民史诗般的实践,必将催生史诗巨作。
  为鲁艺精神所哺育的当代文艺工作者,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担当新使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作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高峰之作,人民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