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文化执法大队检查县域内网吧 通讯员 张建刚 杨雪梅 本报记者 常青
别特报道 “节假日抓节点,抓百姓热点”,黄龙文化执法在舆论引导方面可是做足了文章。据悉,仅2017年该县就在公众平台上推出信息295条,“今日头条”推送信息98条,这些专业性的引导信息像细雨一样在黄龙这片净土上飘洒开来,无声无息间引导广大文化市场经营者知法、懂法、不违法,提醒人民群众文化执法伴你左右,与你同行。
近日,记者从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了解到,该单位荣获2017年陕西省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及信息报送工作先进单位,这是该队连续三年获此殊荣。更难能可贵的是,过去两年里该单位共荣获6项国家、省、市荣誉,这些沉甸甸的荣誉都是来自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全体成员辛勤的付出和努力。
近年来,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按照“重在建设、贵在坚持、注重实效”的要求,以促进发展为目标,把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创新管理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为黄龙县人民营造了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市场环境。
节假日不打烊 文化执法永远在路上 节假日是群众娱乐活动最集中的时候,也是文化市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如何做好县域内的文化执法工作?“节假日不打烊,文化执法永远在路上。”黄龙县执法大队队长李欢利斩钉截铁地说:“舆论宣传不放假,监督检查不放假,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媒介为全县人民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两方面都要抓,两方面都要硬。”
2018年春节期间,黄龙人的朋友圈被一条“文化执法人员告诉你,什么是棋牌娱乐?什么是赌博?”刷屏了,这条图文信息全面分析了什么是棋牌娱乐,什么是赌博,并告诉群众赌博的坏处和相关处罚,提醒人们春节期间远离赌博,同家人度过一个祥和的春节。信息先后在“黄龙文化执法”“黄龙宣传”公众号转发,总点击量高达5000余次。除此之外,黄龙文化执法大队针对春节还推出了一系列舆论宣传,引导群众文明过节。
在舆论引导的同时,文化执法监督检查同步推进。每逢节假日、重大节日,你总能看到文化执法工作人员的身影,他们耐心细致地对全县的娱乐场所、网吧、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责令其整改。2017年与公安、工商联合检查10余次。收缴非法出版物20余本,查办案件7起,行政处罚2万余元。截至目前,黄龙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参与公益事业 树文化市场新风 为了营造良好的文化执法氛围,增强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树立文化市场新形象,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创新工作方法,组织各经营单位开展“走进敬老院”“设立高考爱心驿站”“网吧免费观看十九大报告”“喜迎十九大,KTV红歌免费唱”等公益活动,让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焕发出蓬勃活力。
“我都参加了好几次文化执法大队统一组织的公益活动了。”黄龙县绿洲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王全喜向我们讲述着自己的公益之路。他说,很早的时候就有参加公益活动的想法,但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一直没有落实,2017年3月黄龙文化执法大队鼓励群众一起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献一份爱心,他毫不犹豫地就参加了。
每年中、高考期间,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都会组织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开展“缩时降噪·爱心助考”志愿服务活动。要求文化经营单位缩短营业时间,降低营业噪音,为考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中、高考环境。2017年高考期间,在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的倡导下,黄龙县文化市场经营户在考点附近,搭起了“爱心助考”驿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各经营户踊跃参与,为广大考生准备了矿泉水、饮料、考试用具、藿香正气水、创可贴、清凉油、雨伞等物品,爱心助考驿站还专门设立了“考生家长”休息区。高考期间活动现场共发放矿泉水、饮料、学习用具等助考物品800余件。
“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就是彼此交流的过程,许多单位都会询问一些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常识,无形中我们再一次宣传了文化执法,也获得了他们的支持。”文化执法大队蒋波说。毫无疑问,公益活动不但在文化执法人员和文化市场经营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且还引导更多的人参加公益事业,为文化市场注入了正能量,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2017年,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共组织15家经营单位参加了4次公益活动。
在工作中创新 在创新中前行 在全省文化执法行业中,黄龙县文化执法大队可谓是小有名气,各项工作都得到了省市部门的认可。“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行”已经融入到大队日常工作中,成为他们前行的有力驱动。通过创新工作有声有色的开展,拉近了与市场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打通了净化文化市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星级评价,让诚信经营落地生根。从2016年年初开始,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按照文化部《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办法》,完善推出了“黄龙县文化市场诚信经营星级评价模式”,建立了“一户一档”诚信经营信息档案,对全县所有文化经营单位实行量化考核和动态监管,并颁发诚信奖牌。而评价考核的过程就是管理服务的过程,以管促诚,以诚抓管,让诚信在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扎根发芽。截至目前,共有3家文化市场经营单位获得了“诚信经营户”的荣誉。
“双随机”抽查机制,成为可借鉴典范。为进一步促使市场主体自觉守法,克服“任性”检查,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市场环境,黄龙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克服种种困难,结合实际工作,经过反复研究实践,制定了文化市场“双随机”抽查机制(即:随机抽查执法人员,随机抽查检查场所),机制灵活新颖,操作性极强,在全市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受到了延安市文广新局及延安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的一致好评。2017年年初,《黄龙县文化市场“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工作细则》被收入中国文化市场网,成为全国各地可学习、可借鉴的典范。
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每年都有一部分即将过期的灭火器,怎么处理哪?“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不督促商家换吧,害怕出安全事故,让他们换吧,又觉得有点可惜”黄龙县文化执法人员王玉红告诉我们。为此大队召开了专题讨论会,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联合消防部门将即将过期又在压力范围内的灭火器拿出来给文化市场各经营场所做消防演练,在排除隐患的同时变废为宝,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
除此之外,该队还结合实际创新推出了文化市场“网格化”监管机制、“双源头”监督检查等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他们就像一股股清流,让黄龙文化市场充满了活力。黄龙县文化执法大队队长李欢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而文化执法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今后的工作中,黄龙县文化执法大队将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力求理论实践相结合,推动全县文化市场、“扫黄打非”管理工作的全方位建设,逐步使全县的文化市场执法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更好地担负起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的任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为党和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答卷,为繁荣全县文化市场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步发力 “扫黄打非”深入民心 黄龙县“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该队结合全县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工作措施,让“扫黄打非”工作深入民心,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17年全市“扫黄打非”工作现场会在黄龙召开,黄龙县“扫黄打非”办提出的“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十三进”“十建”和“九个融合”工作机制备受关注。“十三进”分别是进两会、进乡镇社区村组、进机关、进企业、进景区、进宾馆、进学校、进医院、进物流、进快递、进工地、进车站、进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十建”是在全县各行政村、机关、企业、景区、车站、宾馆、学校、医院、物流、快递建立“扫黄打非”工作站;“九个融合”即“扫黄打非”工作与党建工作相融合,与县委、县政府主导产业相融合,与农村中心工作相融合,与成员单位日常检查相融合,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相融合,与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相融合,与源头预防相融合,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融合,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紧密融合。
黄龙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扫黄打非办主任古浪涛说:“‘扫黄打非’知识宣传‘十三进’活动的开展,迅速在全县上下掀起了‘扫黄打非’进基层的热潮。‘十建’让‘扫黄打非’工作有了前沿阵地,‘九个融合’工作机制让‘扫黄打非’工作借力发力,扫黄打非在基层实现无死角、全覆盖。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据了解,围绕“十三进”“十建”和“九个融合”,黄龙县文化执法大队共开展了20余次活动。2017年,黄龙县石堡镇被命名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成为全市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