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问题墙”前听民声 “回音壁”上看党风
——我市在各级党组织中全面推行“问题墙+回音壁”制度
  在宝塔区南泥湾镇米庄村党员活动室前宣传栏的醒目位置,公示着各类问题及解决进展情况:党员活动室设施配备资金不足;产业单一,没有形成长期稳定增收项目;村内主巷道没有路灯,村民夜间出行不方便。党员已带头捐款6.4万元为活动室配备设施;结合村情,栽植核桃500亩、雪桃380亩;争取项目资金,在村内主巷道安装路灯32盏……问题、责任人、整改措施、进展情况、是否办结、群众评议一目了然。
  “问题墙+回音壁”制度最初在宝塔区冯庄乡康坪村率先试行,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制度创新。市委随即在全市基层党组织普遍推行“问题墙+回音壁”。
  “问题墙”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张贴上墙,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接受百姓监督;“回音壁”则反馈落实情况,展示群众点评。“问题墙+回音壁”制度推行以来,全市梳理问题4.3万个,解决3.9万个,在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干部作风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等单位主办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我市“问题墙+回音壁”制度作为全国基层党建成果在“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展区展出。
  “问题”上了墙件件有回音
  “有问题,你就提;交给我,你放心。”这是富县立石村党支部建立“问题墙”时,村干部向全村群众亮出的服务承诺。
  与立石村一样,我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对“问题墙”上的每个问题都明确具体责任人,列出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对群众关心的热难点问题优先解决;对因客观条件制约暂时解决不了的,向群众说明情况,并创造条件努力解决;对需要上级支持帮助的,上下联动、共同解决,使人人肩上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问题墙”真正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工作的“军令状”“作风墙”。
  宜川县党湾街社区居民刘宏伟提起家门口路边的柴禾堆头疼不已,他将这个问题提上了社区的“问题墙”。网格员赵娜作为整改责任人,第二天就协调机械、组织人员来打扫清理,附近几家人也都来帮忙,问题很快解决。刘宏伟高兴地说:“现在出门不用绕路,也不怕晚上绊倒不安全了,我们都特别满意。” 
  成效好不好,群众说了算。把“问题墙”上的每一个问题,在“回音壁”上一一作出回应,采取问题整改前后照片对比、定期公示整改进展和实际成效、接受党员群众评议等形式,传导压力,确保每个问题都能落地有声、花开有果,给群众交出合格的“成绩单”。同时,利用新建成的延安党建云平台,将“问题墙+回音壁”从线下平移到线上,党员在线收集公布问题2.2万条,整改落实到位1.7万条。群众高兴地说,我们的许多事情都是通过“问题墙”解决的。
  在深化“问题墙+回音壁”机制中,我市各级党组织还积极推行“问题清单”,对照党章党规、岗位职责和群众期盼等“六面镜子”,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涉及支部班子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主导产业、规范基层治理等诸多方面,一项一项梳理,逐项研究讨论,最终形成“问题清单”,按季度上墙进行公示,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知道什么问题要解决、怎么解决。通过在“问题墙”上晒不足,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党员干部的问题意识不断增强,整改落实的动力不断强化,“学”“做”得到有机结合。
   一项好机制带来好作风
  “太好了,以后下雨再也不用愁路不好了。”黄龙县崾崄乡马蹄掌村村民阙中良在“问题墙”上反映问题不到一个月,困扰村民们多年的出行难得到妥善解决。
  针对部分党员服务意识不强、落实工作推诿扯皮等问题,我市把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作为推行“问题墙+回音壁”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查摆问题、集中整改、限期督办,各级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明显加强、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村干部坐班制、“全程代理零距离”等便民服务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宝塔区康坪村菜农李海涛家的温室大棚使用了近十年,设施陈旧,保温性差,这一情况被贴上“问题墙”。村支部书记李园兵作为整改责任人,多次向上级反映,一次次往乡里、县里跑,争取到一部分政府蔬菜种植扶持资金,解决了老李家的燃眉之急。
  “办事效率加快了。我前一阵提了意见反映村里垃圾台太少,很快就落实好了。”富县羌村村民康占启看到自己提的问题在“回音壁”上有了着落满意地说。
  通过推行“问题墙+回音壁”制度,以更为直接、更为鲜明的方式体现出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和精神风貌,把干部政绩评价指标体系给予人民群众更多的权重比例,以严格的问责倒逼党员干部自觉适应作风建设的新常态,引导党员干部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人民群众本质需要上,端正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少群众感叹:“延安时期的好作风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