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宋利学:政府扶持,自己更要努力
    ●宋利学正在大棚里忙碌
  通讯员 范筱霞
  “去年在政府和包扶部门的帮助下,我建起6座大弓棚,种上了西瓜和小瓜,一年净收入2.4万元,一下子就脱了贫。”说起自己的脱贫过程,甘泉县下寺湾镇龙咀沟村贫困户宋利学滔滔不绝。
  宋利学今年45岁。2015年,妻子付永霞被查出患了乳腺癌。当时宋利学还在工地打工,听到消息后,他赶紧从工地上回家,开始凑钱给老婆治病。“多年积攒下来的钱一下子就用完了,用完了就借,最后借到亲戚看见我都躲。”宋利学说。
  妻子患病对这个家的打击是巨大的,之前,妻子还能在家照顾两个老人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宋利学也因此可以放心地常年在外打工挣钱。现在妻子病了,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照顾,宋利学不能出去打工,只能待在家里照顾家人。不能出去打工,也就没了收入,宋利学家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一直借钱也不是个办法,老婆治病、娃娃上学都不能耽搁,必须想办法改变家里的状况。”就在宋利学家陷入困境的时候,该村第一书记张雪妮站了出来,鼓励宋利学主动作为,战胜困难。
  脱贫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在张雪妮的鼓励下,经过一番思考,宋利学开始寻思发展适合自己家庭情况的产业。当时,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村民建大棚,而且建一个棚可获得政府5000元的补助。于是宋利学就想种大棚。可欠了一屁股债,哪还有本钱?
  这时,张雪妮告诉他可以贷款。一听说要贷款,宋利学急了。“借的债还没还清呢,再贷款,利息都还不起。更何况,家里一贫如洗,谁愿意贷给我呀?”
  “县里现在有政策,贫困户只要发展产业,就可以贷款,不需要抵押和担保,政府还给贴息。”张雪妮给宋利学介绍起政策,同时还拿出《关于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实施意见》,告诉宋利学,政府对有意愿发展产业的贫困农户开辟“绿色通道”,通过财政资金贴息、风险补偿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支持力度,帮助他们发展增收致富项目。“不仅如此,为了促进贫困户发展产业,县蔬菜局还为村里下派了农技员,专门在技术上给予指导。”张雪妮说。
  听到这些,宋利学的顾虑被打消了。
  2017年2月底,村干部和包村单位县文广局就帮着宋利学建大棚,不到一个月时间,6座大棚就建好了。县文广局看到宋利学如此困难,还帮助他协调了西瓜苗和小瓜苗,驻村干部郭强和刘海平看到宋利学一个人忙不过来,就主动帮宋利学栽苗。随后,他的6座棚通过了县蔬菜局的验收,宋利学顺利拿到了政府的扶持款。拿到扶持款后,宋利学觉得再也不能给政府添麻烦了,便赶紧把贷款还了。
  苗栽进去了,乡政府和县蔬菜局派驻到村上的技术员一直上门指导。宋利学说,“技术员不仅经常来棚里看苗子生长情况,还主动加了我的微信号,通过手机教我种植技术。”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宋利学的早熟西瓜上市了。西瓜成熟后,他就骑着三轮车到下寺湾镇和甘泉县城卖。又要摘瓜又要出去卖,宋利学一个人忙不过来,郭强和刘海平就主动帮忙卖,经过大家的努力,当年,宋利学一个大棚就收入了4000多元,这样的收入不仅使宋利学越过了贫困线,还清了欠账,还被市政府评为2017年“脱贫之星”。
  看着宋利学通过发展大棚摆脱了贫困,村里其他村民也跟着发展起了大棚。现在,宋利学不仅要忙活自家大棚,还经常给其他村民进行技术指导。“贫困户要想脱贫,需要政府扶持,但自己也要努力,不管现在有多难,只要自己肯干肯努力,日子一定会一天比一天好的。”说起以后的生活,宋利学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