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汶川地震10周年祭
    ●2008年5月14日,在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四川省青川县沙洲镇,一位妇女站在已成废墟的屋前,悲痛欲绝
2008年5月14日,在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四川省青木县沙洲镇,一位母亲抱着孩子站在从废墟中抢救出的财物旁。
    ●2008年5月14日,甘肃省文县中庙乡盖上村灾民杜国珍在地震中被毁的灶房中寻找锅、碗、勺等灶具
    ●2008年5月14日,几位村民从地震重灾区的四川省青川县一处被毁的院落前走过
    ●2008年5月13日上午,一名护士在陕西省宁强县城医院的救灾帐篷里为受灾群众输液体

    ●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内一处倾斜的楼房(2017年8月12日摄)
    ●位于北川地震遗址上的“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纪念墙(2017年8月12日摄)
    ●在通往北川老县城的道路两侧,一栋栋灾后重建的羌族民居,独具特色(2017年8月12日摄)

    ●远眺新北川巴拿恰(蔡凯摄)
    ●2017年08月12日,本报记者祁小军(左四)同参加两省三市的摄影联展活动的摄影家在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祭奠逝者(向道蓉摄)
2017年8月12日,游人在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参加
  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影报道
  “贺川,你好吗?妈妈好想你……妈妈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从你学会走路,学会说话,背上书包上学,你就是妈妈这辈子的精神支柱。”
  这是在“5·12”汶川地震中遇难学生贺川的妈妈成兴凤,写给儿子的第28封信中的一段话。当年,16岁的贺川就读于北川中学新区(曲山镇茅坝初中),地震时学校瞬间被景家山倾泻而下的巨大岩石全部掩埋,数百名学生遇难,只留下一副篮球架和一根国旗杆、一面国旗。
  10年过去了,每年的春节、5月12日及儿子生日的当天,成兴凤都要给儿子写封制作成横幅的信,悬挂在学校遗址上,并留有1518XXXX709不曾变动的电话号码,以表达对儿子无限的思念。每年三“封”饱含母亲对儿子深情思念的信函,成兴凤将一直写下去,她的手机号也将永远不变,好让儿子能找到回家的路。
  十年时间,悄然过去。
  逝者虽去,但我的心时常被汶川揪牵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发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继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里氏8.0级汶川特大地震,当天夜里10时30分许,我随时任新华社陕北支社副社长陶明,从子长县驱车连夜赶赴地震重灾区的陕西宁强县,并于次日10时许进入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宁强县燕子砭、青木川等地采访。随后又与时任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于绍良等赶赴四川青川县的姚渡、沙洲及甘肃文县的中庙乡等地进行采访。
  当时,所到之处道路被毁,山体塌方,交通中断,通信中断,有的地方变成了“孤岛”,几乎所有房屋都成了危房,多数房屋倒塌,有的成了一片废墟,当地群众只好住在院子或路边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中。地震灾区山大沟深,地理环境复杂,水、粮食及救灾帐篷等成了灾区群众最紧需物资。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政府立即将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做好公共卫生防疫。各省、市的救援物资也源源不断地送往灾区,有的地方安排专车免费护送在本地务工的灾区民工返乡,通往灾区的所有收费站,一律免费放行,中华大地到处谱写着一曲曲全民“总动员”的爱心救援赞歌。
  在10余天的采访中,虽然余震频发,地面抖动,房子不停摇晃,也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但作为一名职业摄影记者,一名地方党报记者,能与新华社并肩报道重大灾难性报道,倍感自豪和荣幸。在灾区我克服各种困难,连续奋战,深入一线灾民家中,了解灾情,真实记录和拍摄了大量真实的灾情照片,及时向总社上传10多组稿件,《陕西地震灾区社会秩序井然》《地震灾区做好公共卫生防疫工作》《212国道(四)川、甘(肃)境境内山体塌方严重》《首批四川地震灾区重伤员顺利抵达西安》等多组地震稿件被新华社采用播发通稿。其中《首批四川地震灾区重伤员顺利抵达西安》一稿当时被70多家中省及地方媒体采用,此稿也被新华社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生命壮歌》收录,通页放大。
  十年间,常常想起汶川,时时关注着汶川的消息,心里一直想着要再次踏上巴蜀大地,祭奠废墟下的亡灵。
  心随所愿。2017年8月,我随延安、汉中两市摄影家协会远赴四川绵阳参加两省三市摄影联展活动,按照活动统一安排,专程前往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祭奠亡灵,缅怀逝者。
  进入地震遗址核心区(即当年北川县城),道路两侧或跨塌或顷斜的楼宇窗棂间长满了野草,使人倍感凄凉;映入眼帘的“深切缅怀‘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还逝者永远的安宁”“告慰地震罹难同胞”“低声语,缓步行”等白底黑字的横幅,使人心情沉重,脚步放缓;深切缅怀“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纪念墙、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在翠柏绿荫间;远远望去,北川中学新区遗址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旁边是一副孤零零的篮球架……
  同行的所有人都已走出很远,我的脚步却怎么也迈不动,两眼凝视着废墟的每个角落,似乎在倾听着地震时震耳的声响,也在努力地使心静下来,与曾经的北川贴得再近些,每按一次手中相机的快门总是特别的费力,眼前的每一处都使我肃然起敬,近2万名同胞在这座县城遇难……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此行沿途经过陕西宁强县的青木川、四川青川县的姚渡及甘肃文县的中庙等地,车窗外一排排新建的村舍漂亮整洁;重建的旅游古镇上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高速公路穿山越岭,横跨河谷;集镇上市井繁华,人们安居乐业。通往北川老县城道路两侧的羌族民居,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新北川生机勃勃,巴拿恰(暨旅游购物一条街)店铺林立,琳琅满目,游人如织,交易红火。
  经过十年的发展与变化,灾区已浴火重生,与全国人民一起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过上新生活。(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祁小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