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大红油桃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 ●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家带来致富良方 ●沉甸甸的蘑菇增添了农民脱贫信心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李晓军 郝文军
夏日刚至,风景正好。
驱车行走在子长大地,一幕幕美景从眼前飞快掠过。漫步城乡村庄,一条条平坦道路、一片片致富果园、一个个扶贫产业已成为农民的“致富路”和“摇钱树”,托起了他们的“脱贫梦”。
“我们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工程、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全县签订了‘四级’军令状,以誓言‘立总纲’‘树标杆’,按照‘1331’脱贫退出标准,扎实推进‘八个一批’工程,咬定68个‘摘帽’贫困村、2483户7845贫困人口的脱贫目标不放松,尽锐出战,攻坚拔寨,确保实现全县2018年整体脱贫。”子长县扶贫局局长高振平说。 精神扶贫 激发内生动力
伴随着清脆的鸟鸣,小山村苏醒了。子长县余家坪镇新寨河村62岁的张海琳来到油桃大棚里,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一天。
“真是太不容易了。”看到生活越过越红火、精神越来越振作的张海琳,熟悉的人都特别高兴、特别感慨。
张海琳原本有个幸福的家。2007年,女儿出差时因车祸致死,老伴因为无法接受女儿突然离世的事实抑郁成疾,随后被检查出了肺癌。几年下来,本来还算殷实的家不仅花光了积蓄、欠了债,老伴的命也没有保住。
“当时的我饭也不想做,活也不想干,门也不想出,就连自己小儿子的生活也懒得去管。”多重打击让张海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2015年,张海琳被确定为帮扶对象。
“你有信心经营温棚种植吗?有,我来帮你解决问题。”这是时任县委政法委书记李宜然见到张海琳说的第一句话。10天以后,李宜然再次来到张海琳家,为他带来了帮扶政策和启动资金。
镇村帮扶干部也多次与张海琳交心聊天,开导他的思想、化解心结。渐渐地,张海琳不再消极度日,重拾生活信心,逐渐走出失去亲人的阴影。
“人家都这样帮咱了,自己再不好好努力,就是把油饼子套在脖子上也会饿死。”说干就干,张海琳立即对原来三个温棚进行改造。
2016年,张海琳和儿子一起成功脱贫。2017年,张海琳仅油桃收入就达到了10万元以上。
去年,张海琳被评为全市脱贫之星。
“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这是子长县在精准脱贫中着力做好的一项工作。为了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子长县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紧密结合,出台了《关于深化子长县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意见》等制度,定期邀请致富之星、乡贤能人、道德模范进行巡回宣传,传承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淳朴的乡风民风家风。通过贫困村爱心超市管理、规范红白理事会管理、规范互助幸福院管理革除陈规陋习。将说书剧《下聘书》、诗朗诵《脊梁》、小品《健康扶贫》、道情小剧《请妈妈》等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搬上舞台、送到农家院落和田间地头,既满足贫困群众的精神需求,又增强他们的致富决心。同时,还整合扶贫、就业、教育、产业、电商等培训资金和资源,建立了“农民大课堂”,对贫困群众的实用技能进行培训,让农民“立志”“增智”“有技”,保证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脱贫动力,提高了他们的再就业能力。
电视问政 凝聚干群合力
“郭家河村脱贫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已脱贫和未脱贫的贫困户思想方面还是比较懈怠,动力不足。”
“郭家河村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
“主要收入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再就是后村上有一个纯净水厂,再加上一部分在果园打工的贫困劳动力和闲置劳动力,以及在外务工人员。”
……
3月29日,在马家砭镇郭家河村,面对记者的连续提问,第一书记南刚刚一一作出回答。
从3月份起,子长县由三名县级领导带队走访村庄农户,通过翻阅资料、现场采访、台账对照检查等方式,就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及包扶干部开展“问目标、问措施、问行动、问群众”的“四问”活动,现场巡查他们对包扶村基本情况的熟悉程度,帮扶措施及帮扶计划的落实情况。如有一个问题不能准确答复或无相关资料印证,则视为工作落实不到位。
巡查现场,主持人单刀直入追问,被采访对象如实回答,摄影记者同期录音录像,最终将提问、回答过程无剪辑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上播放,“四问”全过程无遮掩向观众展示。
工作扎实的包扶干部回答问题条理清晰,不熟悉包扶村情况的则支支吾吾、语焉不详,包扶干部的作风问题,观众一目了然。视频播放后,立刻在干部群众间引起了强烈反响。
“‘四问’是一场考试,也是对干部作风的一次检验。”包扶干部高如杰说道,“可以考查扶贫干部对村情、民情和脱贫攻坚工作的知晓和熟悉程度。在脱贫攻坚上不打折扣,在精准扶贫上下足真功夫。包扶干部只有熟悉相关政策、经常驻村入户进行调研才能准确回答,弄虚作假的干部很难回答。”
“重点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不规范、工作作风不扎实、考核评估不严格等扶贫领域作风问题。”高振平介绍说,“目前,全县188个村已现场巡查102个,共下发整改函21个,对发现的问题需整改的事项进行了编号,待整改好后才能最终销号。”
同时,子长县大力开展“讲评访变”实践行动,以扶贫政策大宣讲、乡风文明大评比、新一轮“大走访”、村容户貌大变样为重点,贫困村“爱心超市”建设达到了全覆盖,“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开展宣讲136场(次),走访慰问4000余人次,评选优秀贫困户376户、先进模范564人。由县级领导带队,深入村组开展脱贫攻坚综合研判,对贫困村项目建设计划申报及落实、退出指标达标、互助资金协会运行、贫困户脱贫退出、驻村联户等整体工作情况进行综合检查,保证脱贫攻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级承诺 催生激情活力
夏日炎炎,临近中午,天气越来越闷热。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高家岔村村民何开旺顾不得休息,一头钻进大棚里,撸起袖子,拿起水瓢,麻利地栽植起了西瓜秧苗。
“我家有33口人,今年建了22个大棚,准备全部栽植西瓜。打算早点栽好,希望能赶在别人前面上市,卖个好价钱。”何开旺一边栽秧苗一边介绍说,“这个秧苗全部都是村支书免费提供的。”
何生雄是高家岔村党支部书记,为全村大棚户提供秧苗是他的党员承诺。作为全村的领路人,为解决全村产业发展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在年初就向全体村民作出提供技术指导、无偿育苗、帮助村民发展棚栽种植的承诺。
“不仅党员要有承诺,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也要有承诺,并将承诺上墙向村民公布。”该村第一书记王庆丰介绍道,“党员必须要积极主动践行自己的承诺,打通了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梗阻,推动全村产业发展,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协调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对120户农户进行卫生改厕”“为东方红村专业合作社栽植拱棚葡萄2座”“为村上传授种植地膜玉米技术2次”“帮助贫困户南丑毛喂猪5头”……在李家岔镇东方红村党支部,党支部、党员的承诺具体实在,承诺人、职务、内容、日期全部公开,方便监督。
“‘要想发、两家发。’这是我们对贫困户的承诺,一定说到做到。”在子长县丹头千亩山地苹果示范基地,刘强强向前来采访的记者介绍说,“‘88棵果树’计划帮助我们实行这一承诺。”
刘强强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同时也是“强强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立者。为了带领村民发展苹果产业,他经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雇用劳工,探索推行出“短工变长工、长工变股东”的合作模式,让贫困户有事干、有钱赚。
“我们合作社已将3名长工全部吸纳为股东,其他合作社吸纳了3名长工。每名长工在每月1500元保底工资的前提下,划出了88棵果树参与利润分红。”刘强强介绍说,“打工能挣到18000元,再加上88棵果树,收益很可观,脱贫不存在任何问题。”
缺什么补什么,哪里弱就补哪里。在推动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过程中,子长县认真践行中心党委、村党支部和党员履诺践诺,对脱贫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一件一件地抓、一项一项地补,各个脱贫补缺项目正在火热实施中。出行条件差,44个村的乡村道路已经开建;饮水困难,54个贫困村的170处饮水工程已全面开凿;住房落后,739户1627人的集中安置点也已全部开工、260户危房改造项目正在开展入户鉴定……
“N+贫困户” 释放脱贫潜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产业是脱贫之基、强乡之本、致富之源。产业扶贫,子长县瞄准了“穷根”靶心。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子长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长+短”的思路,努力实现扶贫对象长效稳定增收产业和贫困村集体经济全覆盖,印发了《子长县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实施办法》,指导贫困户产业发展、产业配套设施、互助资金等项目建设,探索出“合作社(企业或公司)+贫困户”“党支部+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N+贫困户”扶贫模式,打造出了新型“三金农民”,使贫困户镶嵌到“产业链”和“利益链”之中,走上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李晓伟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公司发展壮大后,他以“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大手拉小手”的发展模式,吸纳10户贫困户参与入股,每户入股1万元;合作社给贫困户最低保底分红每年400元,实现贫困户“旱涝保收”。2016年11月份入股的10户贫困户,在2017年5月4日第一茬猪出栏分红会上,每户1万元户均分到红利1100元。
史家畔便民服务中心甜滋滋合作社按“甜滋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每年每亩100元的租赁费流转土地,发展山地苹果。通过“大学生村官刘强强+合作社+贫困户”“党员道德模范李晓伟+家庭农场+贫困户”等产业扶贫新模式,带动140户贫困户带资入股。以“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穆家塌油用牡丹专业合作社与延安惠农合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订单合同,带动145户农户(贫困户54户)种植油用牡丹385亩。
寺湾便民服务中心凉水湾的泉水香甜可口,人人皆知,村里人不仅以此水繁衍生息,也懂得借助这一资源优势发家致富。目前,村上建立了凉水湾扶贫纯净水厂,吸纳贫困户41户入股,每月工资人均1500元。
子长县各村党支部成立劳务工作队,优先推荐贫困人口到果园或合作社务工,实现了“社农”共赢。翻看统计数据,全县去年累计用工量43260人次,其中推荐贫困人口有组织务工22420人次,发放薪金824万余元。流转土地44860亩,其中贫困户2786户8230亩,每年可为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