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志愿服务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受益人群也越来越多。如何让志愿服务更好地服务人民?为了提高志愿服务质量,各地利用“菜单式志愿服务”“志愿者+APP”、设立好人工作室等多举措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志愿服务模式,让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相对接,并形成“细水长流”常态化的工作机制。(5月18日中国文明网)
志愿服务是个人自愿参与的一项公益性活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只要有心,乐于奉献,志愿服务可以说是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但如果是敷衍了事、走过场搞形式的志愿服务,注定得不到大家的认可,更无法取得群众满意的成效。
近年来,北京、上海、厦门、武汉等地利用有效资源创新举措,推出了精准化志愿服务模式,把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细化分类,将志愿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拓展延伸、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使志愿服务做到“群众所需、服务所有”,从而真正实现了志愿服务的零距离。
以往,不少地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大多采取的是灌输式服务。也就是说,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管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接不接受,就一哄而上。这样下来,志愿服务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现在随着人们对志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和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志愿服务方式和模式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志愿服务越来越讲究高质量和实效性。零距离服务的新模式就彻底疏通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肠梗阻”,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不仅如此,通过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和近距离沟通,不仅使志愿者对服务对象及其所处的环境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而且还能够详细地了解服务对象的情况信息,搞清楚志愿服务对象缺什么、需要什么,以便制定出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方案,推出更加专业化、人性化的服务项目,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零距离新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志愿服务的实效性和影响力,更有效地消除了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隔阂,加深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感情,服务质效也大幅提升。
服务零距离,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才能真正心贴心。只有放下架子、放低身段,不断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把服务对象当成自己的亲人,志愿服务工作才能够扎实有效推进,志愿服务才能够更加深入人心、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