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外地人看延安
北京知青李新志:再回延安看“亲人”
本报记者 雷荣
李新志与老队长王迟明叙旧
李新志与村民攀谈
  “你们年轻,都是娃娃们,小后生。”这是65岁的李新志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标准的陕北口音,地道的陕北味儿让记者不禁有些意外。
  1969年2月3日,临近春节,李新志跟两万多名北京青年乘着火车一路坐到陕西延安,一待就是19个月。当初满怀热情到延安插队的年轻小伙们,如今已是鬓发染霜。
  5月12日,李新志又回到了人生的第二故乡,来看他当年插队的宝塔区川口乡王庄村的乡亲们。
  这一次,是他离开王庄后第6次回“家”。
  他说,每一次回“家”,就是想再看看他想念的亲人们。
  “我趟过发洪水的延河”
  车辆行驶到川口大桥时,李新志给我们讲起了一段往事。
  李新志清晰地记得,那是1970年的一个夏天,北京来的一个知青得了脚气,他用农村的架子车拉着到城里去看病。当他第二天返回来,走到川口大桥那里的时候,被眼前的一幕吓傻眼了:温柔的延河变成了咆哮的洪流,齐腰的延河浊浪滔天,挟裹着浮柴草垛,在眼前奔腾而过。
  “那个时候川口没有建起大桥,平时人们踩着石头过河,那天雨越下越大,河水越涨越高,浮石被河水淹没了。”李新志回忆道,“当时很着急,因为不过河就没有栖身之地,不知道该去哪儿,心里想着就是要过河。”
  说来也巧,正在发愁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知青,后来才知道他叫唐琦民,也是被洪水困住过不去。他们就商量,让唐琦民就先游着过去,探探水深浅。
  唐琦民一个人游过河后就累瘫在岸边,李新志还拉着个架子车,也不能扔,生产队就那么两三辆,很宝贵,只能硬起头皮,连车带人一块过河。
  “那时候才知道洪水是猛兽。水上面是浮木头,打头;下面是滚石头,打腿。我就使劲游,快到对岸的时候差点被冲到河槽里,冲到那里就没命了。”
  “上岸后,我把湿衣服脱了以后,穿个小裤衩儿把那车拉回去了。队长看着我拉着车子回去特别高兴。”
  “我偷过乡亲们的鸡”
  听说李新志回来了,老队长王迟明早早就通知了家人,儿子大牛、三牛和媳妇忙前忙后准备着,大女儿做起了陕北农家饭,三女儿从姚店特意赶了回来只为亲眼看看他。
  下午一点多,李新志的车辆缓缓开到了老队长的院中,老队长一家人早早等候,看到车辆进来,一下子围了过来。
  “老队长,今年高寿?身体好吗?一家人还好吧!”李新志拉着王迟明的手不停地问道。
  “都好!”王迟明笑着回应。
  已过饭点,老队长一家人仍旧等待李新志一起吃团圆饭。炸油糕、槐花擦擦、红薯、玉米稀饭……摆满一桌子。
  “来点?”大牛拿起酒瓶,看着李新志笑着说。
  “好,必须喝点!”李新志也笑着。
  “那时候是真的饿,吃不上饭,见不到肉,年轻的小身板哪能扛得住?我们几个知青就开始想办法,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偷老乡的鸡。吃完鸡肉怕被别人发现,就把鸡毛藏在土炕的烟道里。后来村民发现每次烧火烟都不从烟囱走,而是从灶火口冒出来。他们想不出原因,就把烟道挖开,结果发现一堆鸡毛。”李新志说完,一群人哈哈大笑。
  “后来,我1992年返回到王庄的时候,从北京买了几只烧鸡,专门给自己当年偷了鸡的老乡们每家送了一只。”大家接着又是一顿狂笑。
   “我难忘老乡们的情” 
  那年,临近春节,李新志离开父母,来到人生地不熟的王庄村。
  在插队之前,李新志做足了心理准备,但是当他来到王庄以后,艰苦的环境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一个城市青年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繁重的劳动、极差的住宿、匮乏的物质,让他经历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幸运的是在王庄的19个月里,是朴实的陕北老乡真诚的关心让他坚持了下来。
  17岁的李新志,从小生活在大城市,来到村上后一些苦活重活干不了。生产队里为了照顾他,就规定劳动一天挣10分工分,这让其他人心里不满,发起了牢骚。
  后来老队长就说,“你们有谁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就给谁也挣10分,这些北京娃娃多不容易!”
  从那以后,村里再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李新志回忆说,1969年4月,李新志的父亲作为北京慰问团的一员,来延安看望知青。生产队长很热情地接待了他。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还是很艰苦的,没有什么文化生活,队长就特地请了一个陕北说书艺人,晚上请全村人跟我爸一起听书,让我爸也感受了一回‘陕北风味’。”
  “那时候,我们吃不上饭时就到老乡家里吃,他们都很热情,总是把最好吃的留给我们。”李新志说,他特别感谢王庄人,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自己,这种深情永远不会忘记。
  “我每次回来就是想看看我的亲人们,你看我们的老队长,他现在已经90岁了,说不定哪天回来就看不到了。”李新志说着眼角有点泛红。
  “老队长,您要争取活到100岁,我还会来看您的。”李新志拉着老人的手说。
  “我会的!也祝你们一家人都好!”王迟明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