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优秀成果(上海高校专题)展,5日在恭王府博物馆开幕。(据新华社6月6日报道)
非遗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之所以热,就源于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日益重视,广大人民群众也对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内容越来越感兴趣。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自然也就成为人们竞相关注的热点。
与“非遗”关系最密切的词汇莫过于“保护”,足见非遗的贵重。但凡被列入非遗范畴的内容,必定是稀少的、珍贵的、有代表性的、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他们中有的可能自身还能葆有生机,尚可被保护完好;而有的或许已经濒临失传和消亡,岌岌可危。文化的百花园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才会有色彩斑斓的文化春天和朝气蓬勃的文化生机。每消亡一种文化形式,就如同灭绝一种花。眼见花败花落,身为华夏子孙,怎能不心生文化焦虑?
正是因为有焦虑,才会更加激励和督促人们去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当前,很多城市地方、很多行业领域都在宣传展示和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方面作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但使很多鲜为人知的非遗内容在公众面前一展风采,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共识。
非遗作为一项工作,其成效好坏与否关键因素还在人。因此,培养非遗人才至关重要。非遗本身只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从2015年起共同启动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和技术,开展交流研讨与实践等方式,为非遗保护提供大学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这对于促进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让人们了解非遗,而是要为非遗“充电”,让更多人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让更多已经加入到非遗队伍中的人受益,使非遗的力量更强劲更持久,使人与文化因融合而相辅相成,相伴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