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架起“幸福桥” 铺就“致富路”
——甘泉县交通扶贫在行动
    通讯员 吴生斌 摄
    ●正在修建的通往大峡谷的旅游专线道路
● 站在正施工的高新路上,吴玉英讲述多年生活的不便
    ●在新建成的下营路,居民们纳凉休闲
  本报记者 班姣
  别特报道
  康庄大道通达四方,通村公路盘旋山间……六月,走进甘泉美水大地,一望无际的千亩果园,黑白相间的柏油路向两旁不断延伸,犹如碧海中的一条蛟龙;平坦的桥面上,三三两两的村民劳作往来、散步休闲,脸上满是喜悦的笑容。提起新建的跨河大桥、通村公路,感受到实惠的村民无不点赞。
  2018年以来,甘泉县紧紧围绕“春季攻势”三项行动,加快基础设施“三提升”,层层签订“军令状”,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县人民郑重承诺:新建3个未通畅建制村道路54.9公里,维修整治6个贫困村“油返砂”道路27.97公里,实现全县24个退出贫困村沥青(水泥)道路全覆盖。至此,一场交通扶贫攻坚战在全县上下轰轰烈烈地展开。
  “幸福桥”连接致富门
  随着一声鸣笛,李小平知道又有生意找上门来了。
  李小平是甘泉县美水泉村的村民,和大多数村民一样,种大棚是他的主要经济来源。然而一年前的今天,李小平怎么也没有想到,坐在家里,钱会送上门。“虽然离城不远,但要进城,只有一座过水桥,一遇雨天发洪水,别说菜商进来,我们出去都难。”李小平所说的过水桥,是横跨在洛河上连接村内外的唯一通道,桥面仅有4.5米宽。
  提起这座桥,美水泉村党支部书记李继福至今心有余悸:“过水桥处于滑坡地段,一遇到下雨天就发洪水,就害怕出事儿,全村的干部一夜一夜守在桥边,拦行人、拦三轮车,什么时候洪水不退,干部什么时候不撤退,村民也就出不去,积压的大棚蔬菜更是卖不出去,年年有损失。”
  了解到这一情况,2017年6月,县委、县政府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排除困难、化解矛盾,抢抓工期。仅3个月,一条横跨洛河的姚店石油大桥全面建成,桥面全长609米,全面连接210国道和美水泉村。
  桥通了,前来收购的菜商也多了,李小平算了一下,两个大棚,去年纯收入4万多元。像李小平一样的众多美水泉村村民,去年仅依靠蔬菜的收入就占到家庭总收入的70%。
  提起这座桥,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之为“幸福桥”。
  李继福还告诉记者,桥一通,天然气也顺着桥面通了过来,生活更加便捷了。李继福笑言:“如今我们背川的人也跟阳川的人一样,过上了城里人生活。”
  “致富路”修到家门口
  一路通,百业兴。雨岔乡桦树沟的改变,从大峡谷开始,也从路开始。
  年初,回桦树沟坐娘家的庄生梅惊喜地发现,随着大峡谷的开发,全国各地来这个小山村的人络绎不绝,头脑灵活的她认为这绝对是一个致富的好商机,而眼前正在修的这条路,正是全家致富的希望。
  在她的农家乐小院里,庄生梅和她的父母围住县交通局的干部不停地发问:“这路什么时候能修过来?什么时候能竣工?”在庄生梅的身后,一排排桌椅整齐划一,5孔窑洞刚刚翻新。围着围裙的母亲也将面皮、油饸饹等陕北小吃准备得一应俱全,随时可以接待络绎不绝的游客。
  庄生梅告诉记者:“受交通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来大峡谷的游客虽然多,但目前吃饭的少,能留下来的更少,每天靠农家乐收入仅有一两百块钱,加上停车费的收入,日子勉强能过,但这不会长久。”
  庄生梅盼望修到家门口的这条路,是雨岔沟的扶贫道路,也是大峡谷的旅游专线道路,全长37.9公里,今年5月份已开工建设。记者看到,在距离庄生梅家的几公里外,正在进行路基拓宽和土方填挖。道路全部建成通车后,通往大峡谷景区将更加便捷。
  和庄生梅的想法一样,桦树沟的众多村民都想着,等路修好了,景区建好了,游客一定会更多。如果政策允许,他们都筹划着将现有的农家乐规模扩大,“先把桌椅板凳都换了,长桌换成圆桌,住宿条件也要改善,装个空调,做成标间,随时迎接八方游客……”
  “幸福路”铺设新希望
  幸福不幸福,关键看公路。坐在老榆树下,66岁的刘虎不禁感慨,自己亲眼见证了眼前这条从土路到石子路再到柏油路的通村公路的全部改变。
  一条7.25公里长、6.5米宽的柏油路,从村口直抵村中。大街小巷,水泥硬化的路面延伸至每家每户门前。
  这样的改变,曾是村民们饱尝不便后的梦想。“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腿泥,出行全靠走,道路被过往的拉油车碾压得简直不能看……”提起昔日的景象,下寺湾镇营盘山村的刘虎仍然记忆犹新。
  为了改善村民出行条件,2017年,经过县委、县政府和交通部门的积极争取,这条下寺湾镇至营盘山村的四级公路改造全面开工,历经6个月,道路改造完成并交付使用。
  刘虎告诉记者,路通了,村里环境也好了,如今每天下午,村口热闹得就像集市一样,依山傍水、山清水秀,营盘山村真正成为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像刘虎一样,期待道路改变生活的还有高哨乡圪崂村岳屯沟76岁的吴玉英,指着眼前正在拓宽的高新路,吴玉英愤愤地说:“早就该修了!”
  路不好,离城远,不通车,去年2月份去过县城的她至今再也没有出过门。
  同行的县交通局副局长李强向记者介绍,高新路建于2006年,改造前路基宽4.5米,路面宽3.5米,3厘米厚的沥青碎石路面。经历了十余年的行车碾压,加之2013年强降雨灾害的侵蚀和2014年至2016年黄延高速二通道建设的影响,道路破损十分严重。2016年至2017年,经多次赴省市交通部门争取,道路建设终于列入计划,高新路计划全长15.550公里,路基宽6.5米,路面宽6米,工程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目前,除岳屯砭500米挖方段外,其余路段路基工程全部完成,进展较快的标段已完成路面底基层铺筑,工程预计7月底建成通车。
  高新路建成后,岳屯沟百姓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将成为历史,村民们规划着在湖光山色掩映下的岳屯水库旁开农家乐,吴玉英望着这条希望之路,意味深长地感叹:这是造福子子孙孙的好事啊!
  康庄大道越走越宽
  一村一户的改变,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扶贫政策支撑。
  在全县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县委主要负责人掷地有声地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提升脱贫攻坚质效为导向,以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为抓手,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实现全县整体脱贫目标。2017年至2018年,全县共计划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70条253.149公里,投资50194万元,分两年时间完成全县贫困村道路的改造提升,使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产业落地难、衣产品运输难的“三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涉及全县50个贫困村、30多个自然村,史无前例地将水泥路延伸至村民小组这一级,投资额赶超过去10年总和,这样的项目建设广度、深度、力度和资金投入,为该县历年之最。
  同时,面对全县群众交通建设方面的强烈需求和高达5亿元的资金预算,县委、县政府毫不退缩,多方协调引进口碑好、规模大、资金力量雄厚的施工企业垫资修路。除此之外,县交通局通过向省市交通部门争取资金补助、向市县财政申请扶贫专项资金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保障各项工程顺利建成。
  以路促旅、以路强农,甘泉县交通道路改造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如今,翻开交通路网图,一条条乡间小路串起各个村落,一条条宽阔大道通向四面八方,勾勒出内外畅通、村村相连的美好画卷。条条道路的建设,正铺就一条便民惠民、农旅致富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