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史灏 本报记者 张吉祥
入夏以来,在黄陵二号煤矿风井口附近道路边沿经常有数百只蝴蝶聚集翩翩起舞。这种蝴蝶是一种菜粉蝶,在这里因为蝴蝶幼虫喜欢吃的植物长得茂盛,造成这种蝴蝶大量集聚。在良好的生态链条中,蝴蝶是不可缺的一环。蝴蝶种类和数量,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黄陵二号煤矿坐落在桥山深处。近年来,黄陵二号煤矿始终把环境绿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严格遵循黄陵矿业公司“三做一打造”十三五整体规划,积极探索着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既要做精做优煤炭产业,又要保护环境绿色发展,积极营造“推窗见绿叶、开门闻花香”的良好环境。该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绿化工程,并在绿化布局中做到科学合理配置,点线面相结合,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驾齐驱,营造出了一个环境清新、和谐优美的绿色生态新家园。
为矸石披绿装
黄陵二号煤矿共建有两个风井,与风井隔着一个山头,便是排矸场。在这里,没有粉尘弥漫、污水横流,很少能见到矸石外漏,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植被。一直以来,该矿大力实施排矸场绿化工程,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对排矸场设计、选址,使用过程中对矸石山进行平整、覆土、绿化。
该矿将每次升井的矸石及时装车外运,平整矸石山坡度后进行覆土,种上三叶草、竹子、柏树等长青植被,保持土壤稳定性。修建有沉淀池,对排矸场产生的污水进行截留,污水经沉淀后作为翻矸车用水,循环使用,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同时还修筑有挡渣墙,并安装了喷雾降尘设施,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开启一次,现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逐渐形成规模,远远望去,几乎看不出生产留下的痕迹。据统计,目前,黄陵二号煤矿排矸场绿化工程覆土量约有8000立方米,种植松树约1.5万株,总绿化面积达到了9000平方米。
降服“头号杀手”
“割煤不飞尘,巷道不积尘,掘进不扬尘,运输不带尘。”厂区内醒目的标语格外引人注目。为了降服这个污染的“头号杀手”,黄陵二号煤矿依靠技术创新,始终坚持矿井的无尘化改造。据了解,该矿在井下大力创建无尘化硐室、无尘化巷道、无尘化采掘工作面。在掘进机切割头上安装泡沫除尘喷雾组,有效降低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矿尘;井下每一条回风巷道,至少设置两道净化喷雾,防止煤尘随风而出;在大巷、皮带转载点、放炮等作业场所采用风水联动净化水幕;还有转载点全断面铺尘网、除尘风机、静音风机等多种设备,实现了工作面除尘装备的系列化。无论大小设备,只要升井,首先要过“除尘”关,就连矿工穿的胶鞋,也要经过水池冲洗。在地面厂区,生产出的煤炭经过全封闭栈道运抵煤仓、洗煤厂,装车口设有专用洗车平台,利用360度高压喷嘴对运煤车辆进行冲洗。利用大功率可移动雾炮机在易扬尘的区域和地点进行全断面、全方位彻底喷雾抑尘。该矿每年还会定期为职工进行免费的职业病检查,并投入上百万元,为职工购置专用防尘职业劳保用品,保护环境的同时,重视职工的个人健康。
让污水变清澈
煤矿企业产生污染的途径除了矸石、煤尘,还有污水。黄陵二号煤矿坚持污水封闭循环使用,无论是矿区职工生活废水,还是井下生产用水,都经过专门的污水管道流入污水处理厂。目前,该矿共有4座污水处理厂,两座处理生产污水,两座处理生活污水,总处理能力为18000立方米/天,实际产生水量为8000立方米/天。废水经过井底水仓从井下抽上来送至风井污水处理站,经过多重过滤后,用于生产等用水,循环往复。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要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A类标准,然后才能排放或循环利用。
黝黑的污水流入污水处理厂后,要经过哪些处理环节,才变得清澈?对此,该矿行政部部长张军作了详细的介绍。污水输送到处理厂后要进行过滤、化学反应、消毒等多道工序进行处理,最大限度的清除污染物。这些“去污处理”会运用到AAO生物处理池、MBR浸没式中空纤维膜等多种先进工艺。处理后形成的清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干净的水,而是被称为“中水”,虽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但其中仍含有一些细菌及氮氧元素。处理过的“中水”一般用作井下生产使用,或用于矿区的植被浇灌及路面清洗,如此循环往复。
随着矿井深度的不断延伸,井下涌水量逐渐增多,为满足矿井发展需求,该矿对一号风井生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升级,更换老化的设施,为新增的污水量和有机负荷提供容量,以满足当前以及将来预期处理水质的限制要求。处理能力由220m3/h提升至320m3/h,排放水质达到《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