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沟里有“大学问”,“大学问”中蕴含大精神。
6月1日至3日,记者再次来到梁家河,参观村史馆,探访知青窑,体验铁业社,登上木军塬……村前村后,庄稼拔节生长,草木青翠蓬勃;村里村外,干部群众忙前忙后,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置身梁家河,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在留下习近平总书记青春足印的这个小山村,处处洋溢着新时代的气息,人人焕发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经历中,习近平身上体现出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体现出了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真挚情怀,也体现出了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创新精神。这,是留给梁家河最宝贵的财富。”大梁家河党总支书记石春阳在给从山东青岛来参观学习的青年党员讲党课时说。他表示,作为梁家河的党员干部,既要率先学习好梁家河“大学问”,也要宣讲好梁家河“大学问”,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把梁家河的各项事业搞得更好。
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认为,梁家河村是梁家河“大学问”的发源地,梁家河人应率先把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生产劳动中所形成的精神品质以及为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艰苦奋斗的动人事迹宣讲出来,将梁家河“大学问”传递给更多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我要始终坚持一心为民办事,和大家一条心、一起干;始终坚持做事公道民主,务实担当负责。”巩保雄说。
在梁家河村木军塬山上的果园里,村民张卫庞指着树上的苹果说:“你看,现在都这么大个儿了,估计今年收入差不了。”今年清明前后,正值苹果树扬花期,延川突遇了一场连续低温冻害。在县上有关部门指导下,张卫庞采取措施给果园升温,保住了刚刚绽放的果花,也保住了今年的好收成。如今,张卫庞苹果种植合作社吸引了135户果农加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为果农统一提供肥、药、技术等,待苹果成熟后再以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统一收购。“我给总书记承诺过要把苹果种好,还要带动身边果农致富。答应过的事绝对不能放空!”张卫庞说,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19年,梁家河全村致富没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的7年岁月里,带领父老乡亲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改变了梁家河的面貌,改善了这里的生存环境。”“90后”村民梁强坐在他经营的梁家河自助餐厅里说,前辈们的奋斗精神时刻激励着他,年轻一代要学习好梁家河“大学问”,继承好前辈的宝贵精神,吃苦耐劳、勤奋踏实,让日子越来越好。他表示,作为一名农家乐经营者,永远要把心放实、把心放正,为梁家河增光添彩。
2015年梁家河村成立旅游公司后,村民袁玉兰成为公司一名员工,先后负责车辆调度和环境保洁。她说,现在到村里参观学习的人越来越多,村里人大大小小都有活干、有劲头,每天都有看得见的收入,个个都有创业精神、奋斗精神。
袁玉兰的小儿子梁晓岗,之前一直在外地打工,3年前回到村里发展苹果产业,不光精心照看自家5亩果园,还承包了邻村80亩果园。他连年加大投资,多次到洛川县学习苹果种植技术,对经营前景充满信心。他一年有200多天都待在果园里,最近整天忙着给果树套袋。村里人说他是特别能吃苦的“80后”。但他说:“比起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所吃的苦,我这算不了啥!现在条件好多了,但吃苦精神还得有。老一辈吃苦让我们生活好了,我们还得继续奋斗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得更好。”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小学党支部书记白春莹,5月初参加了区上组织的赴梁家河学习活动后,深受感动、深受教育。6月2日,她又组织学校党员和优秀教师代表来到梁家河,开展“寻找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活动。白春莹表示,回去后,支部将积极推进梁家河“大学问”进课堂,让大家都能学习、了解、宣传梁家河“大学问”。
商洛市扶贫开发局局长罗存成参观梁家河村史馆后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当年缺吃少穿的情况下带领村民修淤地坝、建沼气池、打深水井。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体现着迎难而上的勇气、务实担当的品格和带头实干的作风,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到了攻克深度贫困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从梁家河“大学问”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增强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坚定致富奔小康的决心。
前来梁家河开展“学习十九大,唱响延安颂”党性主题教育活动的邮储银行山西吕梁分行的50多名党员,在梁家河党支部院子里集体重温入党誓词。该行副行长姚计锁表示,在梁家河插队时期的习近平,是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典范,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典范,是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梁家河“大学问”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天然贯通,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梁家河“大学问”,激励自己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岗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据《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