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精准扶贫的延安路径
建立发展长效产业 群众稳步增收致富
——延长县开出“药方”扶持贫困户脱贫
瓦村大棚全景
  通讯员 贾寰 本报记者 马政
  时值六月,记者乘车来到延长县黑家堡镇瓦村,一排排院落围墙整齐地建在柏油路两侧,不远处一座座大棚相连成片。
  “瓦村西瓜,不甜不要钱……”在公路两旁的树荫下,瓦村贫困户刘振斌正在自己摆设的小摊前吆喝着。
  “西瓜一共卖了多少?”
  “我的瓜已经是第二茬了,头茬的早就卖完了!”
  此前,44岁的刘振斌因病致贫,在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那时候的日子过得真是难啊,我自己对以后的日子都没啥盼头。”回想起原来的生活,刘振斌不禁叹了口气。他的妻子属智力残疾,女儿还患有癫痫,疾病拖垮了刘振斌一家人。
  精准识别更要精准帮扶。只有扶持建起产业,家庭收入才能有根本保障。瓦村地处川道,交通、土地、水利条件优越。依托优势,县政府通过采取土地流转、配齐水电路设施、贴息贷款扶持、分户承包经营等多种措施,建立发展起了棚栽产业,种植反季节番茄、西小瓜等。在政府的帮助下,2015年,刘振斌率先在村上种植起大棚西瓜。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他也走过冤枉路,但最终还是决定要坚持下去。“咱农民天生就会种地,但种植大棚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人家包扶我的干部都那么上劲,咱再不踏实用点劲能行吗?这种大棚栽种技术我一定要学好!”
  针对缺技术、没技术这些问题,延长县组织贫困户在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上进行集中学习。同时,还选派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到棚,手把手教授大家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刘振斌终于尝到了种植大棚的甜头:一棚西瓜卖了3万多元。现如今,他已经成了村上的技术专家,平时还帮助其他种植户学习技术。2017年,刘振斌一家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700元,还被评选为全市的“脱贫之星”。
  “党对咱农民的政策就是好!除了种植大棚,我现在还是村上的护林员和保洁员,每月能拿到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呢。”说到这里,刘振斌幸福地笑了。
  “是啊,现在的政策这么好,我们想不脱贫都难。原来我也是贫困户,但现在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在刘振斌的摊点旁边,一位老汉高兴地说。
  这位老汉是65岁的贫困户郑刘栓。去年,包扶单位给他发放了猪崽,年底就卖了1万多元。现在他也种上了拱棚,大棚和蔬菜苗子都不用自己掏钱。不仅如此,他还加入了合作社,解决了农资、技术、销售等一堆难题。
  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瓦村每户贫困户都有各自针对性的脱贫规划。村上不仅在产业上坚持“长短”结合,还利用土地流转,引进光伏发电项目,为贫困户安排公益性岗位,确保户户都有收入保障。
  瓦村脱贫只是延长县脱贫工作的一个缩影,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县上下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吹响了脱贫攻坚战役的战斗号角。在产业上下工夫、做文章,根据县域不同地区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认真反复把脉,开出了有针对性的“药方”,将产业发展同精准扶贫相结合,形成了“塬区苹果、川道棚栽、沿黄花椒、全县养殖”的产业布局。同时,该县还利用“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扶持贫困户建立发展长效产业,稳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