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峰寨 本报记者 张吉祥 摄 列阵石兵,守护黄河 本报记者 张吉祥 摄 清水关 本报记者 张吉祥 摄 初识乾坤湾
在没去以前,令我雀跃的是定情岛、乾坤湾、伏羲观天这些无限接近于诗的地名。
离开延川县城,汽车在川道里向东南方向行驶。群山绵延,苍劲浑厚。不一会儿,汽车便爬上了山巅,蓝天、白云,浑圆的山峦、苍茫辽阔的天宇,构成了绝美的画面。
各具特色的小店、清晰的标识牌、大型生态停车场、绿化的道路、雄伟的博物馆和游客中心,无不在展示乾坤湾景区已成为集峡谷奇观、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红色文化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风采。
忽然,在山巅之上,我们看见,群山之间一条大河蜿蜒峡谷之间。阳光烈烈,山风荡荡,凝重浑黄的河水和干净湛蓝的天空浑然交融、尽情放纵。
跟随导游,我们来到延川国家黄河蛇曲地质公园主景区乾坤湾。首先看到乾坤亭,地下是大石铺成的阴阳太极图,亭柱上刻着两行大字:“天地造化乾坤湾,羲皇推演太极图”。传说,伏羲先祖就在这里仰观天象,发明了太极八卦阴阳学理论。
站在乾坤亭下,极目远望,眼前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黄河犹如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奔腾不息,蜿蜒远去……
黄河从青藏高原巴彦克拉山北麓出发,一路浩荡东流,在流经秦晋峡谷68公里延川段时,一改以往的怒吼奔腾,在厚重的群山间,放慢了脚步,柔软了身段,形成了漩涡湾、延水湾、伏寺湾、乾坤湾和清水湾。其中弯度最大的要数乾坤湾,达320度。
五大河湾有着历史悠久的传说,怪石嶙峋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民俗、革命文化厚重,会让人感觉时时刻刻置身于一种无以名状的叙事中……
在乾坤湾的左河道中,托起一块鞋状的沙丘,人称鞋岛,也叫定情岛,是黄河中少见的在河之洲。传说远古时,黄河岸边有个风姓部落,族长的女儿风华胥貌美如花,活泼开朗。一天,她在黄河边游玩时忽然看到一个硕大无比的脚印,一时好奇就踩了上去,忽然感到黄光照身,随后有孕,怀胎十六个月生下了伏羲。据黄河畔的老人回忆,定情岛近百年来从来没有被淹没过,可以说这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见证了万千情侣情定今朝。
在乾坤湾河道漂流而下,一路可以观赏到东海神龟、八卦石、巨牛石等离奇怪石和摩崖古寨、摩崖石刻等奇特景观。开船的工作人员自豪地告诉记者,“延川黄河漂流被中国营销协会等七个部门评为‘中国最佳漂流胜地’,以乾坤湾为代表的秦晋峡谷被《中国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
天蓝、风急、河宽、浪高……在物我两忘、心游太玄的意境中,我们完成了与乾坤湾景区的初次邂逅。
寻“梦”黄河边
行走在黄河岸边,听着两岸的传说和沿岸村寨的故事,望着眼前这条浑浊而缓慢流动的大河,顿觉几多沧桑和沉重。黄河,华夏民族的母亲河,160多万年以来,经历了多少波谲云诡、颠沛流离,阅尽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
“会峰高悬云空中,亘古以来到如今,三山结连周围耸,二水交斗旋绕流。”来会峰古寨之前,很难想象延川还有如此险峻的地方。山寨通体为岩石,东临黄河天险,西南两面有一条寨河环抱,两条河流交汇于山寨的东南角,使整个山寨形成一个水包寨的地理格局。古寨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是陕北最早的防御工事之一,也是古代人们藏匪避乱的地方。而今,延川县将这里开辟成了旅游景点,站在山寨前,看着滚滚流淌的黄河,一股“黄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的豪情油然而生!
参观完会峰寨,沿黄古道一路下行,崖壁上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天然画卷映入眼帘。黄河两岸的岩石长期被水流冲刷侵蚀,形成无数自然印记,如天然石雕,有的像幅画,有的如人物、山水、飞鸟、走兽,非常壮观。距清水关之南1公里的峭壁上,就有一组神秘字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试图破解其中的奥妙。在会峰寨不远处的村庄有个清末拔贡,曾多次带着《康熙字典》前来辨识上面的文字,但一无收获。直到2000年,两位精通古文字的退休老教授受邀前来考察,最后认为悬崖石壁上的字符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由于石面风化,字迹已经模糊,令人难以辨认。至于这是汉字还是少数民族的文字,已无人知晓。后有不少学者和嗜好猎奇的人前来考察研究,尽管殚精竭虑,却始终无法破解,被人们称为“摩崖天书”。
在一路上黄河水声的陪伴中,我们不知不觉来到了清水关。
清水关,据县志记载,清道光十一年前这里就是渡口,数百年来它并没有被人遗忘。在清水关的北部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由西向东注入黄河,这里又是一个重要的关口,清水关便由此得名。明代,南侧五里处建有会峰寨,北侧有牛尾寨。这里曾有过它昔日的辉煌,明清前后,码头兴隆,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
在乾坤湾附近的小程村里,千年古窑无声地诉说了这里曾经的繁荣和久远的历史。陕北窑洞窑口普遍是圆润的弧形,而这两孔则是尖顶的拱形,与陕北普通的窑洞有着明显的差别。左边窑洞的窑口由7块有图案的石块砌成。顶部和左右两边相接的3块面石均雕刻着莲花,顶部莲花向上,代表天,左右两边莲花向下,代表地,寓意天地相合。再往下雕有牡丹花图案,牡丹为阳,象征男性;莲花为阴,代表女性。最底下两边的石块雕刻着剽悍骁勇的匈奴武士。左边的武士头戴毡帽,高鼻梁,大眼睛,耳朵上戴着大耳环,脚踩云头,身穿战袍,手持弓箭。右边的武士头戴通天冠,手执宝剑。据中央美术学院靳之林教授讲,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武士头上的通天冠是道教的标志。这些图案说明这里当时是民族交汇地区,民族文化这样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而右边窑洞的窑面由6块刻有图案的石块组成。底部雕刻着栽植有常青树的花坛;往上左边是祥云头;与之对称的是波浪水花;祥云头为阳代表天,波浪水花为阴象征地。最顶部两块是一凤一凰。从这些图案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天地、生命力的崇尚,对宇宙万物的崇拜。
“大河”万古流
游览完乾坤湾,我们踏上了归程。汽车又在山巅奔驰,无垠的山峦,奔腾不息的黄河,又使记者联想翩翩……
古时的延川曾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先后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此繁衍,形成延川文化的兼容特征。延川文化底蕴深厚,自古文人辈出,陕北唯一的文状元李郃、清代女诗人李娓娓都出生在延川,当代以路遥为代表的延川作家群享誉中国文坛。延川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剪纸、布堆画、秧歌、说书、民歌、道情等民间艺术独树一帜,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艺术之乡”。
在中国革命史上,延川县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中心县份之一,1926年成立中共地方组织,1932年建立红军游击队第九支队。毛主席在陕北期间,曾多次到达延川,留有多处旧居和会议遗址。1936年5月2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抗日先锋军从乾坤湾南侧的清水关渡口西渡黄河回师陕北。目前,清水关渡口、刘家山毛主席旧居、杨家圪台会议旧址、太相寺会议旧址保存较好,是延川红色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
在乾坤湾景区,明清时期熙熙攘攘的清水关渡口,落尽了历史繁华。清水街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茶楼饭馆客栈鳞次栉比,古渡码头各路行船、盐运、马匹等经济贸易往来十分频繁。1936年5月2日,毛泽东率领东征部队回师陕北就是在这里上的岸,一代伟人胸怀天下苍生的雄才伟略且听后人来追忆。如今,清水关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一鸿清水绕衙门,爱民如子显清风”是古代名臣在此为官清廉的写照,也是今日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体验羊皮筏子漂流,领略祖国大美山河”正吸引着无数都市人探寻的脚步……
黄昏已近,余晖撒满一地。女娲峰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她面对夕阳,翘首西望,轮廓清晰逼真,曲线凸凹分明,鼻梁高耸,眉眼清晰,气度非凡。她俯瞰大河两岸,呵护着万千子民。而对面的伏羲也仰天而卧,静观天象,他是不是又在破解着什么天机?
两坐山峰遥遥相应,在天高云淡、气象万千中,演绎着地老天荒的依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