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中)到宝塔区东惠苑社区残疾人康复训练室调研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后排左二)到延川县爱鑫服饰有限公司调研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右一),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右三)在志丹县残疾人托养中心看望残疾人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汉平(左)慰问贫困户 ●副市长张宏(右二)调研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 本报记者 李江峰 通讯员 赵东红
残疾人是社会上最困难的弱势群体之一,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缩小残疾人基本需求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使残疾人事业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残联的倾情服务下,在社会各界的真诚帮助下,我市14万残疾人群体在创造和享受新生活的同时,也和全市人民一起憧憬和描绘着未来美好的蓝图。
近年来,我市各级残联组织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统筹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精准康复、劳动就业、权益保障、文体服务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全市残疾人的获得感持续增强,服务残疾人的能力稳步提升,关爱帮扶残疾人的氛围日益浓厚。
惠残政策,让生活充满阳光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残疾人工作汇报、研究残疾人工作,将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市总体工作部署,出台了众多惠及残疾人的政策制度,坚持每年为残疾人办十件实事。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开展残疾人事业执法检查、视察调研活动。残工委成员单位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密切配合,财政部门优先保障民生残疾人工作项目和十件实事项目经费投入,民政部门积极推动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落地生根,扶贫部门将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纳入大局,人社部门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中设置残疾人岗位,教育部门加大对特教事业支持及贫困残疾学生入学救助,体育部门大力支持体彩精准扶贫示范销售亭建设,司法部门常年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文化部门积极支持开展残疾人文化服务,卫生部门积极推动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发改、住建、规划、城管等部门对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项目给予鼎力支持,妇联、团委等广泛开展志愿助残活动,统计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等,为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对于残疾人来说,康复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我市出台了《延安市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延安市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实施方案》,建成了“互联网+残疾人康复服务”大数据平台,扎实推进精准康复服务,累计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1309例,假肢装配702例,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853例,为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9460人次、住院补贴1017人次,为3040名贫困重度肢体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18000余件,为其他贫困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27600余件,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更加优化。
扶贫助残,脱贫有保障
赵玉芝是黄陵县双龙镇杜洛尾村的一个淳朴善良、自强不息的“女汉子”。之前,赵玉芝靠着做豆腐,成为十里八村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左腿,车祸使豆腐坊无法继续经营,两个孩子又都在上高中,其中一个孩子面临高考,正是用钱的时候,加上她看病的高额费用,各种困难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一时间,这个让人曾经羡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一下子落为贫困户。
这几年,赵玉芝遇上党的好政策。在县残联和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她的豆腐坊得到了系统的升级打造,标准化作坊建设、工商行政许可、产品销售渠道等问题迅速得以解决,这使她信心倍增,她逢人便说:“党的十九大为我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我没有理由再戴着贫困户的帽子不丢!”就靠着这股子干劲,她供出了一个大学生,女儿有了自己的工作,儿子回来帮忙经营豆腐坊。现在,她除了做豆腐,还建了猪舍,养了10头猪,养殖70多只鸭子。她逢人便说国家的政策好,“你看扶贫工作队、帮扶部门、惠民政策一茬接一茬,只要勤恳、踏实就没有过不好的光景!”
我市认真落实脱贫攻坚“1+N”政策措施,建成省级扶贫示范基地个,市、县级扶贫示范基地110个,建成体育彩票精准扶贫销售亭31座,对401户从事种养殖业的贫困残疾人给予扶持,以送猪、送羊、送鸡、送化肥等实物形式扶持农村贫困残疾人955户,17735名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目标。不断加大包扶村帮扶力度,帮助贫困户建香菇大棚13座,打水井13口,并向13户贫困残疾人发放仔猪39头,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带动残疾人增收脱贫。
民生保障,改善基本生活状况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给我捐赠的这个助听器特别好用,我还领到了蛋白粉、家庭安全应急包,真是太感谢这些好心人了。”今年月20日,在吴起县举行的第28个“全国助残日”活动中,吴起县长官庙镇岁的村民蔺永林说。
“我今天给我的两个孩子领到了价值万多元的助听器,技术人员现场都给调试好了,孩子们特别开心。”吴起县五谷城镇贫困户屈志花笑着说。
此次捐赠活动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延安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联合向吴起县残疾人一次性捐赠瑞声达助听器40个、蛋白粉30箱、家庭应急安全包360包,总价值161.4万元,并现场发放给吴起县40余名残疾人。
社会保障是残疾人创造幸福生活的底线。我市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为54930名困难残疾人和25668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资助962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资助贫困残疾大学生174人、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643人,发放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7911人次,为一级智力、精神、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20448人次,为68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设施改造,为2805名乡镇(社区)、村专职委员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对9600名特困残疾人给予临时救助,将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给予全额补贴,将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和三、四级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给予全额补贴,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优先纳入低保范围,将农村一级肢体、智力、精神残疾人和盲人全部参照“五保”标准给予保障,进一步夯实了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基础。
就业援助,破解就业难题
在黄陵县乾锦和山核桃工艺品有限公司,残疾人寇兆博正在娴熟地打磨着山核桃,熟练程度不亚于一个健全人。该公司像寇兆博这样的残疾工人一共有16人,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他们的生活同样充满着阳光和温暖。
寇兆博告诉记者,“在这里上班不仅能挣到钱,也让他生活得更有意义。这里的工种安排都是根据每个残疾人的身体条件设置的,工作没有太大难度。”近年来,黄陵县通过培训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在加大对各类残疾人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乡镇签订就业合同,努力提高残疾人个体灵活就业率。仅2017年,全县就有370余名残疾人走上了工作岗位。
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的劳动者和创造者,但是残疾人就业的确困难重重。我市积极落实残疾人就业各项法规政策,通过开展就业援助月、职业介绍和举办招聘会、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形式,多形式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新增残疾人就业3050人。加大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对3106名从事个体经营、便民服务等自主创业扶持对象给予补助,扶持省级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5个、市级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6个,建成省级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3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1个、特色工艺品制作单位1个、盲人按摩示范店8个。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招录残疾人就业,推出面向残疾人的事业单位岗位11个,不断拓宽了残疾人就业安置渠道。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对19700名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潜能。
特殊艺体,打造梦想舞台
2017年月,由延安市残疾人联合会承办的陕西省第九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在我市万花山宾馆大礼堂拉开帷幕。艺术汇演共设舞蹈、声乐、戏曲、器乐个类别的节目,来自全省支队伍的200多名残疾人演员以优美舞姿、嘹亮歌喉、动人旋律展现出残疾人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增进了全社会对残疾人的了解、关心和支持。
今年月31日,2018年全国残疾人射箭锦标赛开赛仪式在我省残疾人体育训练指导中心举行。富县北道德乡的王思俊在此次比赛中夺得枚金牌。王思俊从小家境贫寒,下肢重度残疾,从2016年3月踏上了坐在轮椅上学习射箭的征程。此次全国残疾人射箭锦标赛上高手如云,王思俊面对强手依然保持高水平的发挥以及高尚的体育风尚,充分展示了残疾人身残志坚、奋勇拼搏的精神。
为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市残联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举办了首届全市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运动会、首届全市残疾人文艺汇演、残疾人工作者业务知识竞赛活动,圆满承办了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参加了第八届、第九届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和全国、全省各项残疾人体育赛事,取得了可喜成绩。扎实开展“爱心影院”文化助残观影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流动影院赴基层巡回专场演出400余场次,组织宝塔区、志丹县两个残疾人艺术团赴各县区巡回演出50余场次,邀请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西安市残联“抗战组歌”文艺演出团先后开展了“共享芬芳”中西部地区百县百场巡演和慰问演出活动。认真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为102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体育家庭关爱服务,残疾人朋友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广大残疾人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崇高而艰巨的事业。”市残联理事长姬涛表示,市残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市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奋力开创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实现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