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葆铭
青山夕照,橘光橙色映彩霞;桑榆晚景,最美不过夕阳红。
以自然之美来引喻人生之美,在不同景致的辉映中,一曲优美舒缓的《黃昏颂》,又将杜工部笔下的那轮朗照千古的鄜州月托举在浩瀚的夜空。
一个几近耄耋之年的老人,挥翰毫如舞天戚,化啸唱以成格律,在满纸烟云、一派高古的恣情书写中,呈现出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状态。西贤曾谓:对于那些具有优质资禀的人来说,他们生命的基因里蕴藏着两次青春。暮年是人生最后的驿站,也是思想凯旋的岁月。曾经沧海,宠辱不惊。当把萦绕于心的前尘往事在“坐忘”中滤净之后,就会痴迷于古人所讲的“游于艺”之中。连义先生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干了两件事:一是积极为慈善事业奔走,二是钟情于书法与诗词创作。前者是普惠大众,后者是自娱小我。先生曾有《张连义慈善诗书集》出版。诗有意蕴,书法精妙,深受读者雅赞。
笔墨砚池,浓淡之间,生五色之花;诗词歌赋,虚实之中,化百态之美。对于一个有意趣、有审美追求的人来说,生活远不止于物质的欢愉,还有精神的满足。本次举办的《今夜鄜州月倍明——张连义书法展》,宏富多彩,蔚为大观,其中既有先生多年来参赛的作品,亦有对自然及人文景观的歌咏感赋。诗书皆为原创,堪为珠联璧合。尤其令人感念的是,书画界同仁对本次书展不吝赞美。或作画祝贺,或赋诗题赞,所表达的不仅仅是同道间的一种高谊,更让书展有了一种锦上添花的意趣与美妙。慈善作为连义先生晚年倾心致力的一项事业,本次书展,以诗书合璧的艺术表达,为慈善志愿者的大爱情怀写意造像。笔底有情,毫端有爱。先生的仁人之心由此可见。
鄜州乃贯通南北的交通大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宏富多彩的历史遗存,令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赞。尤其是诗圣杜甫在避“安史之乱”时,在这里写下《月夜》《羌村三首》等千古名篇,让“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典句,为故国山河洒下了皎洁无瑕的万里清晖。鄜州乃连义先生的桑梓地。先生对故园的挚爱,常表现出一种“惜身亦家惜土地,终怀父母之心”的情怀。本次书展,之所以冠名为“今夜鄜州月倍明”,其意不表自明。通过书写从唐代到建国后的数十首讴歌鄜州的诗作,也算开启了先生纸上还乡的一次精神之旅。诗云:梦里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青山夕照中,寄寓诗书来回望故乡,其赤子之情,令人感佩!
诗以言志,书乃心画。借鄜州一轮明月的清晖,让诗情与霜毫交融,令朗月与墨光交辉。一席思接千载的文化盛宴,总能让人在流连忘返中品咂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