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扶贫路上的民生账本
——我市脱贫攻坚巡礼之二
  本报记者 刘小艳
  天刚蒙蒙亮,延川县杨家圪台镇拓家川村的贫困户刘月雄就从家出发,前往两公里外的拱棚基地“上班”。
  2017年,杨家圪台镇结合精准扶贫,将许多优质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并依托当地能人,成立了延川诚执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起拱棚67座、温室大棚29座。一年过去了,熟练掌握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刘月雄成了合作社的固定员工,能拿到5万元的“年薪”。
  以前刘月雄只能靠打零工、种庄稼供3个孩子上学,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如今,随着孩子陆续毕业,多年的烦心事也得到了解决,他信心十足地说:“用不了几年,我就能把账还上,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一再强调,要确保今年高质量实现整体脱贫。而高质量脱贫不能只算收入账,还要算好一本民生账,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总体目标,让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
  算好教育账 让学有所教
  5月29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宜川县云岩九年制学校校长韩保成再次组织教师到建档立卡贫困对象非在校残疾儿童孙康家里,开展送教上门及送温暖活动。当老师把轮椅安装好,让孙康躺在上面并将玩具放在他面前时,孙康的脸上乐开了花。
  孙康家住宜川县云岩镇八零村,由于重度脑瘫使他脸部和全身扭曲,说话都十分困难,瘫痪卧床17年,身形瘦弱到只有几岁孩子般大小。虽然孙康咬字不清,但却懂得不少,在老师的引导下,现在能读会算。
  “想上学!”这是孙康多年的愿望,也是周肖楠的梦想。
  2017年秋季,周肖楠进入宜川县中学就读,帮扶老师刘朵到周肖楠家中家访时,了解到她家兄弟姐妹四人都在上学,2016年父亲在一场车祸中去世,她母亲一人靠打工根本难以维持家中开支。刘朵当即解读国家相关资助政策,帮她拿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一年2500元的国家助学金。
  “助学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是对我精神上的鼓舞,使我能够安心学习。”周肖楠说。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战略性工程,是扶贫助困、拔掉穷根的治本工程。市教育系统通过实施“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工作,让19917名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多”与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农村低保、农村贫困残疾人、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员等贫困家庭学生26102人建立了结对帮扶联系。并完善了全市从学前到大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体系,今年春季学期,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共计23671人,已下拨省、市各类补助金11491.73万元,各学段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金全部兑现到位。
  算好健康账 让病有所医
  在安塞区坪桥镇梅塔村王志刚家中,一张“健康扶贫”二维码格外显眼。“我们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健康扶贫有机结合,专门为贫困户私人订制了大数据系统。原来贫困户健康信息不好掌握,现在二维码入户后,随时可以在手机上看。”坪桥镇卫生院院长王斌介绍道。
  为了更好地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公卫等健康服务,安塞区通过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技术概念,将贫困户医疗信息全部生成二维码,医生只需“扫一扫”,即可及时掌握病人的健康信息,以便结合病情需要,进行精准治疗。
  记者采访时发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也是脱贫攻坚战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农村,许多贫困患者看不起病、不愿看病,往往是小病拖成了大病。
  为此,市卫计系统全面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开展疾病分类救治,通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兜底保障一批,实现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医疗保障、民政救助、兜底保障“五重保障”市域内“一站式”即时结算全覆盖。
  2016年,延川县大禹街道办张家湾村贫困户兰彩琴因患宫颈癌卧床不起,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她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期间共花费14.38万元,经医保报销、大病报销及民政医疗救助后,剩余医疗费用仍有近5万元。全家主要依靠兰彩琴丈夫在外揽工为生,微薄的收入根本无力支付如此高额的治疗费。
  “当时真是犯熬煎,这么多钱不晓得该咋办。”兰彩琴说,得知她的情况后,政府再次将她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对象,又争取了3.14万元救助金,最后个人实际支付医疗费只要1万多元。
  算好安居账 让住有所居
  在延川县永坪镇永兴园易地移民安置点,装修队伍来来回回忙碌着。贫困户王强强和妻子把一桶桶搅拌好的水泥往楼上提,汗水不断地从额头渗出,但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家的房子在五楼,去年就交钥匙了,现在天暖了,就赶紧装修好,想早点住进去,娃娃上学方便,我在镇上打工也安心。”王强强原本住在关庄镇杨家坪村,2013年的强降雨,让老家的窑洞成了危窑,又赶上两个孩子上学,索性就在永坪镇上租了个房子,一边打工,一边供孩子上学。如今,王强强即将入住的新房是个两居室,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水、电、气、暖一应俱全。
  同样,2013年的强降雨,让延长县郑庄镇樊家圪台村兜底户高吉富的窑洞出现了裂痕。“那会儿我是又着急又害怕,但是没办法,只能一到天阴下雨,就跑到亲戚家住。”说着高吉富流下了心酸的眼泪。
  67岁的高吉富早年丧妻,日子过得十分艰苦。“老高子女常年在外地,他辛辛苦苦把两个娃娃拉扯到大,在那土窑洞里苦了一辈子。”樊家圪台村第一书记蔡学平说道。“党的政策是真好,这下啥也不愁了,很知足。”现如今,高吉富搬进了政府修建的平房,有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新家。老高激动地说,“以前在窑洞里住着,每次打雷下雨,心里就怕窑洞不牢靠塌了。现在这新房很坚实、很安全,住着可美气了。”
  截至6月底,全市规划实施的117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建成94个,共入住12996户43482人,危房改造已竣工7180户。
  算好养老账 让老有所养
  傍晚,天气慢慢地凉了下来,子长县余家坪镇郝家川村幸福院却热闹了起来。
  “你最近精神是越来越好了。”
  “老李,来来来,咱俩再下两盘棋,今天非要把你赢了而不可。”
  陆续走进大门的老人们,围坐在院中的石桌前聊起了天。
  “幸福院成了老人们第二个家了!”郝家川村第一书记李新刚说,近年来,村里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逐年上升,为了让老人们安度晚年,在各方力量的参与下,村上筹集到20余万元,利用学校闲置的9间平房,建成了村级互助幸福院。
  “大家有空了可以在这里休闲锻炼,凡是70岁以上的,经过申请和体检后,可以提供免费食宿。幸福院每天为老人们提供两顿饭菜,还购置了电视、图书、棋牌,供他们休闲娱乐。包扶干部当起了志愿者,负责老人的日常照料。”余家坪镇社保站站长徐军飞介绍,目前,全村已有17名老人入住。
  在这里,71岁的刘霞第一次尝到了蛋糕的味道。
  刘霞由于小时候患上小儿麻痹,双手留下终身残疾。老伴去世后,一直独自孤苦生活。今年正月,刘霞顺利入住幸福院。等到她生日那天,幸福院特意炸了油糕、做了饸饹,李新刚还自己花钱买了一个蛋糕,邀请全体老人共同为她过一次特殊的生日。“蛋糕很甜很香,比肉都好吃。”刘霞满眼笑意。
  走进宝塔区甘谷驿镇史家沟的幸福院,院落干干净净,史振全在院子里忙活着,不时地和围坐在院子里打牌的老人们聊会天。
  三年前,宝塔区开始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实施“一岗双助”,如今,这一惠民工程政策已延伸到各乡镇和农村。在史家沟幸福院,由家庭贫困又有劳动能力的史振全,照顾大家的起居生活,主要负责为老人们担水、劈柴、打扫卫生等琐事。
  “现在的政策真好,把我们这些老人都集中在这院子里,什么不要操心,还有人帮我们干重活,日子过得真舒坦。”余桂兰老人高兴地说。
  已入夏伏,暑气渐浓,扶贫之路愈加蹄急步稳,一幅幅“民生画卷”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