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小艳
“今天咱们入股的旅游扶贫停车场要进行第二季度分红了,大家快去领钱。”7月4日,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党支部院子内挤满了村民,安塞格桑花谷生态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给社员们分红,领到红利的社员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润生表示,通过采取“支部+合作社+企业”的扶贫方式,不仅让产业扶贫资金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利用,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从而实现稳定增收、稳步脱贫。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多次强调,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这场硬仗中,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又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贫困群众脱贫就有了底气。
“种”出脱贫路
清晨,延川县杨家圪台镇上大木村还有些许凉意,整个村子静悄悄的,但村民刘延军已经吃过早饭,拿着工具赶往果园。
刘延军高中一毕业就回到村里务农,后来在政策支持下发展起苹果产业。可刚开始挂果就遭遇了连续两年的冰雹灾害,不仅没有增收,反倒把积蓄赔了进去。2015年,刘延军成为贫困户。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推进,在包扶单位延川县退耕办和杨家圪台镇政府共同努力下,村里维修了生产道路,完善了基础设施,也坚定了刘延军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2016年6月,他顺利贷到了8万元创业扶贫款,准备东山再起。
“现在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可以直接开到果园,农资运到山上,水果拉回家里,务果园方便多了。”刘延军说,这几年,镇政府隔三岔五邀请农业专家、教授到村里讲课,向乡亲们传授果树的种植、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两年多来,刘延军严格按照专家传授的方法管理苹果,结出的果子又大又甜,果品好了价格也直线上升。去年,刘延军的15亩果园,收入达17万元,有一颗1.5斤的苹果卖出了800元的好价钱。现在,刘延军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不仅还清了债务,还新建了6间平房,成为了全市“脱贫之星”。走进安塞区沿河湾镇贾家洼村大棚示范基地的葡萄大棚内,一排排整齐、翠绿的葡萄藤上挂满了果实。前来采摘葡萄的游客络绎不绝,大棚主人刘艳热情忙碌地招呼着。
“今年大棚葡萄刚挂果,现在采摘一斤25元。就这10来天的时间,我已经卖了5000多块钱。这么下去,预计这一棚葡萄就能收入12000块钱左右。”
58岁的刘艳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患有精神疾病且无劳动能力,原本只靠种地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2016年,在包扶干部鲍渊池的帮助下,刘艳将原有的废旧大棚进行改造升级,还报名参加了大棚种植技术培训班。
“政府和包扶干部把一切都给咱安排好了,咱绝不能当懒人。”每天早上7点,刘艳都会准时到大棚内查看葡萄的生长情况,有时候忙得吃饭也在棚里吃。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刘艳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路,她的大棚葡萄长势喜人,今年刚挂果就受到游客的青睐,前来采摘的人也越来越多。
“靠种植大棚葡萄养活了我们一家人,现在我们不会再给政府增添负担了。”数着刚卖完葡萄的钱,刘艳笑得合不拢嘴。
“养”出好光景
沿着延长县交口镇段家河村往里走,阳光洒满乡间小道,一头头牛犊在路边悠闲地吃着青草。一打听得知,这些牛都是村民段文清向“借牛还牛”合作社“借”来散养的。
以前,段文清家只有4亩玉米,一年毛收入只有4000元。由于老伴常年患病,自己既没文化也没技术,全靠种地维持全家生活,日子过得很是拮据,2015年,段文清被纳入贫困户。
2017年8月,村上成立了“借牛还牛”合作社,村民只要愿意发展养牛产业,每人可以向合作社“借”一头牛,分4年还清本金。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当即与合作社签订了“借牛还牛”协议书,夫妻俩“借”了2头价值16400元的母牛。
今年3月份,他又通过合作社做担保向银行贷款5万元。“我用贷的款买了4头牛,一头牛8400元,由政府贴息,三年后我只需要还清本金就好了。”段文清指着自家的牛算起了账,照这样下去,三年就能收入13万元左右,还清贷款后,平均每年纯收入可达到2万元,光景肯定是越过越好。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赶上了,以前想养牛没资金,现在总算如愿以偿了。”段文清乐呵呵地说,苦了大半辈子,没想到,年纪大了,却把贫困户的“帽子”摘掉了。
在甘泉县高家河村,提起胡占军,村民们都会说,他是我们这儿的致富能手,也是200头猪的“司令”。
2014年,胡占军因为关节炎瘫痪了半年,随后,脚踝骨坏死,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一年后,胡占军虽然站起来了,但却成了三级肢残人,还要为还看病借来的钱发愁。2016年,考虑到胡占军养猪比较在行,甘泉县残联便鼓励他创业,并帮助他在离家5公里的山沟里建起了养猪场。到了年底,猪存栏120头,出栏60头,借的钱都还清了。2017年,有了一年的养猪经验,他又在离家10公里的新家河村建了一个养猪场,目前,有50头母猪,一年能繁育400头猪娃。
如今,胡占军不仅自己致了富,还建起了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带动16户残疾人开始养猪,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榜样。
“游”字做文章
一大早,宜川县壶口镇昝家山村的村民刘麦祥就开始忙碌起来,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经营住宿生意的刘麦祥,只要一来客人,就忙着招呼,端茶倒水、介绍景点、推荐美食……像刘麦祥一样,兰成立也利用自家的房间经营着住宿生意。
“镇上发展旅游产业,吸引了很多游客,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我们的生意就更好了。赶上假期的话,一天收入一两千块不成问题。”提起自家的现状,刘麦祥和兰成立都格外满意。“党的政策好了,现在日子也过好了,再不当贫困户了。”
昝家山行政村位于壶口镇西南方向,距壶口景区7公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昝家山村依靠旅游,形成了以经营餐饮、住宿和销售土特产、日用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随着沿黄公路的开通,如今全村每天接待游客量增加50人,一年下来增加游客1.5万人。仅此一项全年将增收120万元,人均增收1326元。
每当饭点来临,黄陵县县城阳光小区的“刘记纸包鱼”总是生意火爆,一位难求。
很难想象,店老板竟然是田庄镇南联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杨春娥。因其丈夫身患动脉瘤不幸病故,她在给丈夫看病期间负债数万元,生活过得十分拮据。
为了帮助杨春娥早日脱贫致富,帮扶干部多次走访入户,了解到她家没有固定住房后,帮助她申请了龙湾新城易地移民搬迁房。有了新房的杨春娥干劲更足了,靠着儿子当过厨师会做饭的手艺,开始自主创业,开办了这家“刘记纸包鱼”餐馆。经过多方协调,如今餐馆已逐渐走上正轨。
“现在店里的生意特别好,每天都有不少顾客来吃饭,很多时候我根本忙不过来。”靠着诚信经营,小餐馆的生意红红火火,月收入达到三四万元。
“村里要建影视基地了!”这个消息最近成为了马家湾村民热议的话题。
马家湾村位于延川县贾家坪镇,该村四面环山、三面临水,红色影视剧《红色利剑》曾在此拍摄。据记载,马家湾古村原有160余孔窑洞,大小巷道32条,犹如迷宫一般,在延川素有“冯家坪的川,寺村的湾,马家湾的巷巷串不完”的说法。2017年初,延川县对古村进行保护性修复,将马家湾逐步打造成以乡村黄土文化为特色的马家湾田园旅游综合体。
今年已经60岁的村民马世平趁机开始谋划起了自家的农家乐,“我家院子位置好,旁边正在修建美食一条街,我现在就在里面打工,一个月能赚三四千块钱,攒了钱以后开农家乐,准备让儿子也回村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累计脱贫15.75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4.77万人。从黄河沿岸、白于山区、洛河峡谷一路走过,果树下、大棚内,养殖场、景区边……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正生动地书写着黄土地脱贫的历史。也正是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让贫困者看到希望,让脱贫者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