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夏天会热得你一事无成?
  夏天天气太热,你是不是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下降,只想找点好吃好喝的?天气太热的时候无心干活,科学家说,这不是你的错,炎热确实会让我们变笨,工作效率变低。
  哈佛大学气候、健康和全球环境中心副总监乔·艾伦主持了一项研究,研究热浪对年轻人和健康的成年人有何影响。炎热的时候,他们在波士顿招募大学生,其中一半的学生住在有中央空调的大楼里,室内温度平均为21.6摄氏度。另一半学生住在没有中央空调的宿舍里,平均室温26.6摄氏度。上午在大学生醒来后,向他们的手机上推送测试题。这些学生每天做两套测试,让他们连续做12天。一套测试题是基本的加减法,测试认知的速度和记忆力。另一套测试题评估学生的注意力和处理速度。结果发现,宿舍里没有空调的学生反应速度更慢,算术方面差13%。这项研究只是强化了以前的结论。2006年,研究者发现,22度的环境下职员工作效率最高,当温度超过29度,工作效率会下降大约9%。
  加拿大作家拉费里埃说,我们的头脑在夏天确实需要休息,“冬天是思想所喜欢的季节,但身体会在夏天进行报复。身体脱光衣服,以此来取缔思想。夏天邀请思想做一个午休。”
  夏天干不了正事,这时人们需要休假、享乐,“人的身体并不蠢,它储存了关于舒适生活的无数信息。它就像一只狗,很容易找到让身体快乐的办法。只需看看天一热就出现在马路上的大批人群。密林般的大腿从北向南,走向爵士乐,走向绿色的草地,走向河边,去公园野炊,悠闲地前往阳光灿烂的广场。如果小两口在冬天渴望钻到被窝里,绝对隐秘但声响不断,夏天他们则更愿意回到人群当中。这五颜六色的裙子和惊恐的骑车人络绎不绝,给那些无法离开阳光的人组成了一幅快乐的景象。”
  夏天,空调的温度好像怎么调都不对,要么不够凉快,要么就觉得有点冷。英国幽默作家杰罗姆说:“天气这东西从来就是恶劣的。夏天我们说它热得要命;冬天我们说它冷得死人;春秋两季也总不对劲,后来我们发现其毛病在于,既不热得要命也不冷得死人,真希望它趁早拿定主意。我们对天气永远也不会感到满意,除非每人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天气,而且只留给自己用。”
  杰罗姆又说,糟糕的天气在城市更难熬,而无论什么天气,在乡村总是称心的。“我以为仅仅是对于城里人来说,所有的天气才是如此不受欢迎的。大自然在乡村,所有情绪都是美好的。春天多么绚丽,而夏天,深红暗绿,郁郁葱葱;蜂鸣蝉噪,催人欲眠。点点滴滴的雨珠,向倾听的绿叶低诉庄严幽深的秘密,薄暮的余晖在小巷里流连徘徊。天气是一位乡村少女,一旦流落城市就花容失色,魅力全无。”如今找到没被工业化沾染的乡村已经很难了,仅有的也会很贵。
  既然夏天热得无法好好工作,就应该安心休息、度假。学生有着漫长的暑假,有的也有很多作业,教育部门有点多虑了,生怕孩子长时间不学习会变得懒惰。作家雷蒙·拉迪盖说:“如果青年时期是幼稚愚蠢的,那是因为没有懒散过。我只在那些旁观者看来是空虚无聊的长日里学到过东西。”他说,剥夺学生懒散的权利,就是剥夺了对思想驰骋游荡必不可少的无拘束心境。这种懒惰远非贫乏枯燥,而是创作的片刻,是通向完善自我的大道。
  安德烈·劳克在《懒惰的历史》中对懒惰大加赞颂,他说:“好的懒惰是自由支配自己的从容,是为自己留出的闲暇,是只听从自己有选择的决心。懒人是炼狱的常客,是受到神启的诗人。”英国哲学家罗素1932年发表了《懒惰颂》一文,他认为,相信工作是一种美德的事实是现代世界诸多大恶的元凶。在20世纪,现代生产方式能让所有人都不愁温饱,有条理地减少工作,才能走上通向幸福繁荣的道路。一个人每天工作四小时,就有权得到基本生活保障。
  杰罗姆说,越是事情多越要偷懒,这样才能体会懒惰的妙趣,“当办公桌上信件堆得高高的,才是最理想的偷懒时机。懒惰和吻一样,偷来的才令人回味无穷。”
  (选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