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基层磨炼 敢于担当
——记永坪红色文化产业园区经理刘辉
    ●刘辉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永坪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通讯员 蒋兵
  “如果将来我的孩子毕业找工作,我一定先让孩子到基层,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是永坪红色文化产业园区公司经理刘辉所说的话。在我们的采访中,从他的一言一行中都能感受到他对基层工作的热爱。
  20年的工作经历,其中有13年他都在自己的家乡——延川县关庄镇工作,所以这段经历也是令刘辉最为难忘的。当时的刘辉刚从学校毕业,怀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幻想,他认为已经“满腹经纶”的自己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可当他真正来到基层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天真。当时的农村条件还很差,每次下乡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并且一待就是几天或是十几天。意识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之后刘辉迅速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他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新身份——乡镇干部。他和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搞果树大改形的时候,他经常与其他同事一道拿着工具与果农一起劳动,为的是把果树大改形的技术传送到每一位果农手中。冬去春来,就这样,刘辉很快让自己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年轻后生”变成了精通各种农活、受人尊敬的“乡镇干部”。
  工作上的辛苦对刘辉来说不算什么,最让他痛心疾首的还是当他看到群众有发展欲望,但却因各种条件所限,缺乏资金、技术而无法实施的时候。2005年,时任副镇长的刘辉看到了大棚种植的可观效益,于是在关庄镇太相寺村动员大家新建20座温室大棚来发展经济,可是起初,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烫手的山芋,没人愿意种。没有办法,刘辉只好动员自己的亲戚朋友带头种。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后总算是让这20座大棚种上了反季节西瓜。可是,到了秋冬,由于银行的贷款办不下来,农户们没有资金购置保温的草帘子,刘辉东拼西凑地拿出3万元,分给10家农户每家3000元,这才让他们渡过了难关。春天,西瓜熟了,刘辉又忙着到处跑销售,把种植的20棚西瓜全部卖完后,大伙儿一算,收入非常可观,这才意识到刘辉给大伙指出了一条生财之道。“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我最开心的事。”现在,这个村子通过示范带动,已经从当初的20个大棚发展到了300多个,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2016年9月,刘辉担任永坪红色文化产业园区经理,致力于打造区域内的红色旅游产业。近两年时间里,先后开发了赵家河知青家园、段家圪塔民俗村落、永坪会师纪念馆等景点。从资料文献的搜集、流传史料的考察,再到文物的收集,包括具体的施工建设,刘辉事无巨细。看到外地游客来参观学习、旅游观光,乡亲们借着发展旅游的东风积极参与到开办农家乐、民宿、旅游产品开发的热潮中来,良好的发展势头,让刘辉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谈及基层变化,刘辉感触颇深。自己的这20年,从未离开过基层,基层一点一滴的发展,刘辉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以前农村的山上全是耕地,吃饱饭是农民的第一诉求。而现在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令人赏心悦目;以前全村几百人共用一口井,而现在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以前山坡土路,现在到哪儿都是宽敞的水泥路……“不可否认,现在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少人出现了思想滑坡。”现在刘辉最担忧的是人们在“吃饱以后”该如何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现实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满满负能量的人,他们遇到一点阻碍就放弃,要么怨天尤人,要么一事无成,还有很多人沉浸在对物质的追求中,一味地想要索取,而不懂得付出。
  “基层基础工作是我个人的人生起点,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是一部分,而基层社会实践能教给我们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万事开头难,经历了基层的磨炼,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行动上都能得到质的提升。现在的我无论干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这得益于我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记得刚从学校出来的时候,自己也是十分的腼腆内向,后来跟我是同班同学的爱人都说我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最为重要的是,在基层我学到了指导我20年工作的核心——担当意识,一个人只有敢于担当才能做好一切工作,而获得这种意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基层的磨炼。”这是刘辉20年基层工作的总结,也是送给大学生最好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