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18年前,他还在军校读书的时候,被查出患上尿毒症。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他做了肾移植手术,获得第二次生命。从此,他开始了公益之路,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传递温暖。他叫李东亮,男,1976年生,三级伤残军人,河南省商丘市义工联发起人、会长,商丘好人联谊会副会长。2018年3月当选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18年前,他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牒”
李东亮创造了奇迹。18年前,他被医生下了“死亡通牒”,最多只能存活5年,而18年后他依然很强壮。
“能活到今天,我觉得是爱给了我奇迹。”李东亮说。
2000年3月20日,在解放军广州通讯学院读大二的李东亮被确诊为尿毒症,那一刻,这个年仅24岁的农家子弟崩溃了。得知他患病的消息后,学院为他募捐了6.6万多元善款。一名军官给他捐了999.99元,这5个9,祝愿他生命长久。这个特殊数字,让他从绝望中看到曙光。他给时任商丘市委书记写了一封求助信,很快,他便收到了市委书记鼓励他勇敢与病魔抗争的贺卡和1万元救助金。他所在的广州第二人民医院为他找到了肾源,还发动职工捐款并减免了差额费用。手术成功后,李东亮以一级伤残军人身份复员回家。
“重生”之后,他感动了一方热土
年轻的李东亮不想成为“废人”。于是,他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培训。
2004年3月,拿到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后,李东亮注册了商丘第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免费为人做心理辅导。
后来,李东亮又在商丘网商丘论坛开辟了一个“同在蓝天下”专栏,并依托专栏成立了一个义工小组。
他为自己起了个网名“点亮心灯”,并写下了一段个性签名:今年(2005年)6月6日,我5岁。按我国肾移植的存活年限,属于我的生命时光大约也只有几年的光景。在为数不多的日子里,我一直想为社会做点什么。“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我们愿意用爱和真诚为您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李东亮个性签名和他这句对栏目的注解,感动了不少网友。很快,义工小组就吸引了教师、学生、金融人士、个体老板等50多位热心人士参加。
“我至今仍对第一次活动记忆犹新。受助者是下肢瘫痪多年仍坚持练书法的民权县残疾青年姬明。”李东亮说,2005年夏天,他们义工小组一行13人,捐资购买了生活用品去看望姬明。
而姬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如果有一天,你移植的肾功能不行了,我愿意把我的肾献给你!”
“听到姬明的话,我感动得想哭。”李东亮说。
由于姬明病情不断加重,加上又患上喉癌,2007年3月22日,姬明去世。
在去世之前,姬明给李东亮发来了最后一条短信:“虽然快要走了,但我不感到绝望,反而感到了温暖,在生命最后的路程中,有你和义工的爱心搀扶,我感到自己一点也不孤单……”
至今,这条短信还保存在李东亮手机的短信收件箱里。
2006年7月26日,为帮助更多的人,李东亮正式注册了河南省首家义工组织——商丘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简称商丘市义工联)。成立义工联后的第一个救助对象,是柘城县胡襄镇李庄村一个叫小美(化名)的13岁女孩,她是一个孤儿,收养他的爸爸行将离世,她将又变回孤儿。获悉情况后,李东亮召开理事会商量救助方案,大伙当场表示,愿意负担她的生活费用和上学费用,并捐助现金1000元。当天,李东亮带领10多名热心义工赶赴柘城,给小女孩买来了一年四季的新衣服。经媒体报道后,小美获得全国各地热心者4万多元捐款。
让李东亮深感慰藉的是,他救助的孤儿小林(化名)兄妹3人中,有的读书成才,有的成家立业。如今,谋生养家的小林还加入了义工组织。他说:“在我们兄妹父母双亡,最无助的时候,他和热心义工的救助使我们走出了困境,我们也要帮助更多人。”
从1个人到5000人,他创造了爱的奇迹
如今,李东亮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冯娟和12岁的儿子都支持他的爱心事业。
从义工小组到义工联合会,12年过去了,商丘市义工联合会在李东亮的带动下,发展壮大为拥有近5000会员的好人集体,成立了“关注夕阳”“生命之光”“助你成才”“爱我家园”四个项目服务组和“党员义工之家”“爱心企业家联盟”“爱心艺术家联盟”“爱心让座团”“爱心红娘服务队”“爱心顺风车队”“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点”等8个流动服务小组。
商丘市义工联合会先后开展了“我带老人逛古城”“关爱贫困母亲”“关爱留守儿童”“手拉手关爱贫困生”“孤儿爱心之旅”等大型爱心和公益活动,叫响了“全国义工看深圳,中原义工看商丘”的口号。他们成立了河南省首家新农村义工工作站,积极引导新农村义工开展大型环保活动、资助贫困生、帮扶弱势个体,还设立了爱心帮扶站、吸纳爱心企业家、成立工作站,在市区发展环卫工人爱心休息点,为重病患者募集善款、参与公益活动等等。(摘自《大河报》)
快评
多年坚守,终有成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李东亮,退伍不褪色,一个走在生命倒计时路上的志愿者,在感恩中奉献和传递爱心,延伸了生命的路。我们为他一路高歌走来点赞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