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小艳
盛夏清晨,延长县黑家堡镇贺家沟新村白墙黛瓦、巷道清幽。三三两两的村民在墙根阴凉处拉着家常,放了暑假的小孩们在广场上打闹玩耍,一株株南瓜藤蔓伸出墙外……村庄在金灿灿的阳光下,更显静谧和谐。
村民贺世军清扫完庭院,走进自家开的小卖部,认真理起了货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的贺家沟村是移民搬迁村。原先的贺家沟旧村地处高边陡坡沟道,易发生自然灾害,全村有3800亩果园,其中塬地果园2260亩,山地果园1540亩,产业管理和生活都很不方便。2016年,政府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实行统一规划,分户自建,启动实施了移民搬迁工程,去年117户村民顺利入住。
“以前路不好,住得也不行,雨雪天别说出村,就连去一趟村委会都是难事。”贺世军说。到了雨季,村民不仅要担心依山而建的土坯窑洞倒塌,还害怕泥石流等灾害来袭,日子过得提心吊胆。现在的房子都是平房,房内水电齐全,通信光缆、有线电视一应俱全,生活很方便。
由于妻子赵凤娥患脑溢血留下了后遗症,照看果园很是费力,贺世军一家生活一度困难。2015年,贺世军家被认定为贫困户。现在住进新房的贺世军不仅能就近务果,还在包扶干部的帮助下,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
住房问题解决了,贫困的帽子不能一直戴着。从土坯窑洞搬迁到移民新村,挨着塬上的苹果树建起新家园,村民管理果园更方便,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贺世军说:“我这个小卖部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既方便村民,自己也能挣钱。我还有4亩果园,现在离得近,好好照看上,光景肯定越过越好。”
为了促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贺家沟村本着简便易行、就地就近、节约成本的原则,采取每亩补助3000元的办法,建成苹果地库185处,苹果采摘后可以就地储藏,延长了销售期。如今,果园每亩均收入6000元左右,全村仅苹果一项收入就达1000万元,人均过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