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贺卓 通讯员 窦可军
在黄龙县三岔镇洛白路、洛韩路交叉口,有一个繁花似锦的村庄——党安新村。村民房前屋后鲜花簇拥,就连菜园子都成了一道美景,村规民约、卫生公约、核心价值观、24孝等内容跃然村庄墙上,辘轳、古井、碾盘、篱笆、凉亭等点缀着农耕文化,门口就是采摘园,苹果、核桃随意摘。
党安新村属于黄龙县三岔镇梁家山行政村,7年前由党家坪和安家塔合并而成。这个村是典型的移民村,来自陕北、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地共46户191人。“村民只需要收拾各自室内卫生、农机具摆放有序、管理好院落和门前的花池、菜园子,自觉将不可回收垃圾运送到指定填埋场。剩余的木篱笆、碾子、辘轳、水井、广场、花园等都是由精准扶贫户保洁管理,每月获取报酬。在党安新村,做到了家户垃圾就地分类、兑换和处理,村民自觉爱护环境的习惯已经养成。”三岔镇镇长杨玉亭介绍。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素质也跟着提高了,评家风、比卫生成了村里的新风尚。为了进一步美化村庄,村上还将空闲土地作了详细规划,每户二分菜地、四分庭院、十亩果园,生活好不惬意。
同时,三岔镇政府充分挖掘优秀家风家训,结合高建群老宅文化内涵以及黄河花园口大决堤时难民来黄龙山垦荒的史实,通过墙体彩绘和入户宣讲、评优树模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传承勤劳致富、和睦乡邻、孝老爱亲等好乡风。村民和党员一起研究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和家风家训,并且确立“五个一、五个坚持”政策。开展成立一个红白理事会、一套村规民约、一句家风家训、一个文化广场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坚持开展文明村创建活动、好媳妇好婆婆评定、村民说事活动、文明户评定等活动。
为了提高村民的收入,镇、村干部多方奔走,动员群众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干部率先带头栽种苹果,看到效益的群众开始大量种植苹果。经过群众的辛勤管理和市县技术专家的多次指导,村上的苹果产业已初具规模,2017年人均纯收入15721元。目前,村民的住房几乎都是三室两厅的平房,独门独院,户内实现无线网、有线电视全覆盖,村上80%的家庭拥有汽车,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现在,党安新村户均种植苹果15亩,正常年份保底收入10万元以上。同时,依托隆基光伏农光互补项目的1389亩基地,地面以上、光伏板以下1.5米种植连翘,今年试种植400亩,3年后实现全部种植,无需地租,贫困户优先,每亩产值预计在600元到1000元。另外,党安新村依托高建群老宅项目和洛白线、洛韩线交通优势,发展农家乐、烧烤、休闲农业等,培训新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