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杨步浩在一起(资料照片) 延安时期,同毛泽东来往最多的当数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杨步浩了。杨步浩是一位善良的普通农民,由横山县逃难到延安川口区碾庄乡石家畔。他和毛泽东之间的友情长达30多年。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土改时,杨步浩分到一个山头,约八十垧地,这才结束了他给别人打工的苦日子。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逐步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好日子。吃米不忘种谷人,翻身感谢共产党。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号召全体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也积极响应号召带头参加。当杨步浩知道这些领导人也有生产任务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步浩想:毛主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他们工作那么繁忙,哪有时间种地交公
粮?自己刚结婚,又没有拖累,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为什么不能替他们代耕、交公粮,也好让边区领导人集中精力想更重要的事。于是,杨步浩向延安县政府提出为毛主席代耕。
延安县政府把杨步浩的想法写信告诉了毛泽东。毛泽东知道后,为这位朴实农民的诚心所感动,让乡长问杨步浩代耕需要什么条件。杨步浩很干脆地说:“我要四头驴、四把犁、四把犁耙、四石小米。”就这样,杨步浩开始为边区领导人代耕了。
他白天干,晚上还打着火把干。夏收后,他赶着三头毛驴将扬净晒干的三百多斤新麦送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替毛泽东缴上了公粮。听说这位替他代耕的农民来了,毛泽东会见了杨步浩,当问到为什么要为中央的同志代耕时,杨步浩含着热泪讲述了自己的苦难身世。最后恳切地说:“吃米不忘种谷人,我现在翻身过上了好日子,不能忘记共产党和您的恩情呀!”毛泽东深为他的真挚之情所感动,不住地夸赞道:这才是无产阶级闹革命呀!自那以后,毛泽东和杨步浩就成了不是亲戚、但比亲戚还亲的朋友。杨步浩替毛泽东代耕一直持续到1947年。
在毛主席的关怀和鼓励下,杨步浩的思想觉悟和境界大大提高,他不仅入了党,还当上了村干部。他意识到:一人富不算富,全庄、全乡、全县乃至全边区农民都富起来才能更好地支援抗战。所以,杨步浩不仅年年多打粮食、多交公粮,而且带头搞变工互助。打井抗旱、扫盲识字、安置移难民,样样工作他都走在前面,使川口区六乡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乡。1945年1月,在陕甘宁边区召开的群英会上,杨步浩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授予甲等劳动英雄称号。
杨步浩知道毛泽东是南方人,喜欢吃辣椒,就种些辣椒、西红柿,时不时地给毛主席送去,赶上饭点就在毛泽东那里吃。
毛泽东对自己过生日的事看得很淡,可是却很重视杨步浩的生日。1945年11月18日是杨步浩40岁生日,中午刚过,毛泽东、朱德就派专人骑马赶到杨步浩家里为他祝寿,还送上一面绣着“与民同寿”字样的大红寿幛,杨步浩激动得不知说啥好,一个劲地说:“这咋成,这咋成……”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以围攻鄂豫边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延安各单位忙着备战、动员群众搞好粮食储备工作。杨步浩将自己发明的打地窖藏粮的办法介绍给毛泽东,并在枣园一棵梨树下作了示范。毛泽东看了,觉得这办法好,便让杨步浩去边区治保会上介绍经验。
1947年春节刚过,毛泽东就把杨步浩找来,关心地问:“胡宗南要进攻延安了,我们要暂时撤离。你是劳动英雄,有点名气,敌人来了不会放过你的。你考虑是随我们一起转移还是参加地方游击队呢?”杨步浩说:“我不能拖累您,我要和游击队一起保卫边区,保卫党中央。”当年3月,党中央撤离了延安,毛泽东也离开了战斗13个春秋的延安、离开了杨步浩。两位老朋友从此分开,天各一方,相互惦念。
全国解放后,杨步浩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仍在农村默默耕耘,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1952年,延安地区组织老区人民参观团赴京参观国营农场,杨步浩被推荐为代表之一。到北京后,他写信给中共中央办公厅,要求见见毛主席。没过几天,毛主席就派车将他接到家里,作为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热情招待,亲自给他倒水端饭,而且一再要他不要拘束,吃饱喝好。
毛主席详细阅读杨步浩带来的延安县的汇报材料,不清楚的地方又同杨步浩交谈。毛主席对老区人民的生活极为关切,一再要他回去后向延安人民表示感谢和问好。临行时,特意给杨步浩换了一身崭新的灰布棉衣,一起合影留念,而且送给他充足的路费。
1954年,在一次耕地时,杨步浩的一只胳膊骨折了,接好后仍使不上劲,干重体力劳动有了困难。他给毛主席写了信,告知了自己的情况,毛主席给西北局、陕西省委写了信,要求安排好杨步浩的工作。党和延安县政府十分关心杨步浩的生活,决定让他离开农村,到县种子公司工作。种子公司是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他再三考虑后,同意了组织上的安排。在延安种子公司工作期间,由于他熟悉农业生产,知道推广优良品种的重要性,经常深入农村宣传动员。为籽种的更新换代、夺取农业丰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1961年困难时期,毛主席仍惦念延安时期的老朋友,托人给杨步浩捎来几斤白糖、两瓶酒和两块布料。见物倍思人,又燃起了杨步浩二次进京看望毛主席的强烈愿望。他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说:“主席,我很想念您老人家,很想去看看您,不知您有空没有?”不久,毛主席就回信说:“我同意,你跟地方上商量一下,只要地方上同意,我没有什么意见。”经延安县委讨论后,杨步浩进京的愿望实现了。他高兴得几夜都没有睡好,同老伴精心缝制了几个白粗布小口袋,装上了延安最好的小米、绿豆、瓜子、干菜,于国庆前夕到了首都北京。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亲切会见了杨步浩。之后,又把他请到中南海,设家宴款待,又同他长时间交谈;了解延安的变化,感谢延安人民的问候。
杨步浩第三次进京是1975年,当杨步浩得知毛泽东身患重病时,急得睡不着吃不香,匆匆忙忙地赶到北京探望。毛泽东听说杨步浩来京十分高兴,可是医生不允许他会客。无奈,他只好拜托朱德委员长代他接待这位来自老区的农民朋友。(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