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秦邦宪:一直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
  秦邦宪(1907-1946),又名博古,笔名则民、长林等。江苏省无锡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中共第六届(扩大的六届四中全会补选)、七届中央委员,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1931年9月至1934年1月任职),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六届五中全会当选),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1931年9月至1934年1月任职),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六届五中全会起任职),第六届中央书记处书记(1934年1月至1943年3月任职)。
  1921年在江苏苏州省立第二工业学校学习。1925年被选为苏州学生联合会主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到上海大学学习,曾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宣传干事。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1926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5月回国,任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干事,编辑《劳动报》、工人小报等。1931年1月起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部长。1931年4月至10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1931年9月至1934年1月任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员、常委。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负责中共中央工作。1933年随临时中央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5月起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1月至1945年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34年1月至1943年3月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34年2月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届中央执委会委员、中央执委会主席团成员。参加了长征。
  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在担任中共临时中央总负责人期间,由于阅历浅、实际经验少,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和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但是,他的可贵之处,是勇于作自我批评,改正错误。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全面分析了自己的教条主义错误。其自我批评的精神,感人至深。他说:“我是党内一个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出身于没落的小资产阶级家庭,没有群众的革命斗争的锻炼,带了很多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入党后不仅没有克服,而且发展了,成为党内小资产阶级革命家,思想方法上的教条主义,政治上的左右摇摆,组织上的个人主义与宗派主义者。”他说自己是“罪孽深重,百身莫赎”,表示要“重新做起,脱小资产阶级之胎,换教条主义之骨”。他对自己的错误不仅认识深刻而且改得坚决。自1935年离开负责中央工作的岗位后,他一直兢兢业业地为党工作,以弥补自己的错误给党造成的损失。
  遵义会议后,1935年2月被调离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岗位,随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主席、西北办事处外交部部长。1936年冬至1937年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1936年12月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中共代表团,与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谈判合作抗日,任中共驻南京代表。1938年起历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委员兼组织部部长。同年起任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参政员、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1939年6月至1940年5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代书记。1941年,《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创办,他任解放日报社社长兼新华社社长。在他的领导下,全国设立了40多个分社,发展了3万多名通讯员,从而建立起党在全国的新闻系统。1945年在中共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秦邦宪同志为历届国民参政会中共参政员之一。1946年2月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重庆参加同国民党的谈判。1946年4月8日与王若飞、叶挺、邓发等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于山西兴县黑茶山不幸遇难。
  秦邦宪同志精通俄文,曾译有《苏联共产党历史简明教程》(二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基本问题》(四册),《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著),《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著),《卡尔·马克思》(列宁著),《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普列哈诺夫著)等马列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