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在志丹县调研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航伟在志丹县调研 ●市委副书记、市长薛占海在志丹县调研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严汉平在志丹县调研平安建设 ●省综治办副主任胡跃宏在志丹县检查“十个没有”平安创建 ●省综治办副主任王利在志丹县检查“十个没有”平安创建 ●志丹县委书记李建强检查指导平安校园建设 志丹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志生检查指导平安村创建 本报记者 刘西英 班姣 通讯员 王晓江
“2017年志丹县各类矛盾纠纷下降28.35%,治安、刑事案件分别下降16.58%和18.68%,公众安全感、平安建设知晓率名列全市第一,群众对公检法司队伍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7月4日,全省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现场会在延安召开,会上,志丹县作为“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先进县作了经验交流。随后,安康市、渭南市、富平县、平利县、延长县、安塞区、吴起县、宝塔区等市县区先后前来参观学习,志丹县的这一创新做法为新时代平安建设提供了“志丹样本”。
领会精神 积极谋划
“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据了解,历史上著名的“十个没有”,来自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民众讨汪(精卫)大会上的演讲。这“十个没有”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使革命圣地延安成为当时众多进步青年、仁人志士的向往之地和一方净土。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如何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要求,成为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课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指出,要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水平,努力重现延安时期“十个没有”良好社会风气。
志丹县按照市委的总体要求,坚持“一年打牢基础、两年稳步拓展、三年全域覆盖”的总体思路,2016年在农村、社区、油区、学校、医院、酒店、网吧等10个行业、领域开展创建,2017年拓展到15个行业、领域,今年在全县各行业、各领域全面推开,取得了明显社会效果。2017年公众安全感、平安建设知晓率名列全市第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维稳工作先进县”,被省综治委授予“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
创建工作中,志丹县坚持系统谋划,把“十个没有”平安建设纳入全县工作总体布局,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具体行动,作为新时代推进政法综治工作追赶超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成立了高规格领导机构,县委常委会先后4次进行研究,经过充分调研、反复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形成了《志丹县深化平安建设实现“十个没有”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由县综治委主任和副主任包抓镇办、部门,镇办、部门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包抓创建单位,创建单位落实具体领导包抓创建点的三级领导包抓创建机制。明确了镇办、部门“一把手”为“十个没有”平安创建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同时,推行了公安局长和派出所所长“十个没有”公开承诺制,为开展“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该县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先后多次召开创建标准座谈讨论会和创建工作推进会,出台了《志丹县深化平安建设实现“十个没有”台账建立指导意见》。对农村、社区、油区、校园、医院、酒店、网吧等行业、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别确定了“十个没有”平安建设的具体标准,增强了平安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推进“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同时,坚持将创建活动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微信、集会等平台集中开展“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的宣传发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宣传和广泛动员,逐步引导居民、干部职工、行业部门向“十个没有”看齐,使“十个没有”入耳、入脑、入心,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创建的热情,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典型引领 示范带动
据了解,志丹县保安街道办桥南社区外来人口达60%,在志丹县属于重点关注的区域,自开展“十个没有”平安社区创建以来,通过推行“五个一”工作模式(即:一网,网格化管理;一厅,便民服务大厅;一平台,互联社区平台;一中心,社区综治维稳中心;一热线,440便民服务热线),实现了社区的自我调节和多元治理的良性互动。
采访中,保安派出所民警张迪告诉记者,保安派出所与桥南社区成立了桥南警务室。因为城南社区外来人口多,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警务室将预防与打击犯罪相结合,双管齐下,以“创建平安社区,实现‘十个没有’”为目标,积极开展工作,民警与辅警、社区干部,经过摸排走访,强化重点人口管控,使社区发案率不断下降,群众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
除此之外,志丹县还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每月定期在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便民联系卡、借助微信平台等,发现矛盾,解决矛盾,在矛盾化解过程中开展普法宣传,进一步促使社区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在平安创建活动中,该县推行“两动”机制(主动服务、联动化解),主动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治教育,联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以最少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方式调解了纠纷、化解了矛盾,极大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
曹如旺是桥南社区的居民,他深切地感受到开展“十个没有”以来社区的变化:“土地争议的、邻里不团结不和睦的、吵架的、酗酒闹事的、环境脏乱的、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的,曾经存在的这些现象,如今通过“十个没有”的创建,这些现象都不存在了,居民都很团结,治安情况也很好,大家住在这里都很舒心。”
在“十个没有”平安村的建设过程中,志丹县探索建立了农村社会治安等级化管理模式。将全县所有村按照矛盾纠纷调处率、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非访率等指标分为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三个等级管理。实行三类村四级帮扶整治(由公安局分管领导负责,相关业务大队牵头,派出所所长、片警具体实施),二类村三级帮扶整治(由相关业务大队牵头,派出所所长、片警负责整治),一类村两级帮扶巩固提高(由派出所所长和片警具体实施)。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农村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度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
采访中,60岁的杭永明看到民警来家里走访,热情地和大家聊起了家常。在麻子沟村住了一辈子的他,提起这几年村子的变化,打心底里高兴,“以前我们这儿总有偷盗的,玉米被偷了,猪肉被偷了,这些事情时常发生。这两年,双河派出所民警经常到我们这儿来走访,现在好多了,没有偷盗的,民警经常来走访巡逻,让我们心里也很踏实。”
该县结合实际,对全县农村实行动态等级化管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公安局副局长胡亚光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县一类村由原来的41个上升为99个,达到了农村的90%;二类村由原来的57个下降为10个;三类村由原来的16个下降为5个,整体收效非常显著。辖区发案数明显下降,得到了老百姓的充分认可。2016年,志丹县公安局满意度在全市位列第三;2017年,群众的安全感、知晓率、对公安队伍的满意度,在全市位列第一,民风民俗得到了明显好转,农村矛盾纠纷明显减少。
众所周知,志丹县是油气资源大县,境内共有延长石油集团、长庆油田两大企业8个采油采气单位,油气区是人财物聚集区,也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区。
活动创建以来,油区依托“一平台一体系”推进创建工作。一平台,即信息管理平台。将油区井位、站点、管线信息、产量信息、车辆信息以及各类报表、台账等全部纳入平台,通过大数据的综合分析,实现对涉油违法犯罪的精准打击。一体系,即预警评估管理体系,根据原油欠产量和各类涉油案件数量将油区治安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预警等级,蓝色预警由作业区自行整治,黄色、橙色预警由采油厂内保单位组织整治,红色预警由采油厂和县政法机关联合整治。
记者在顺宁镇辖区内的长庆采油三厂保安大队治安防控指挥中心看到,通过数字信息化指挥平台,可以对油区内所有的井站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视频进行24小时监控,并分为三级监控:中心站的监控、作业区实时监控、防控指挥中心的监控,通过油区54处的电子执勤,实现了全时段的监控,排除和筛查疑似过往的盗贩原油车辆,通过过往的时间段和路段,进行精准打击,这样一来,对涉油非法车辆的打击力度提高了60%。同时,通过生产数据全流程的监控,对压力和温度各项参数进行录入分析和对比,找出在油区治安环境当中存在的管理漏洞,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实施油区的精准定位和专项整治,有力地支撑了“十个没有”平安油区建设。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块绿色的方框标记,采油三厂保安大队大队长曾东告诉记者,这就是采油三厂2397个井场的视频监控,只要有移动的物体进入现场,它就会用热感效应去进行追踪和定位,这样就能达到全方位监控的作用,只要进入该站就能清晰地定位,而且在后台能及时报警。
“十个没有”平安油区创建以来,企业效益普遍提高。内部人员遵纪守法、爱厂护站的工作意识明显增强了,2016年以来没有发生一起监守自盗和职工违法违纪案件,井场也没有发生一起治安刑事案件。同时,职工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两年来没有发生一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人和事,偷盗原油的现象也杜绝了。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志丹县在“十个没有”平安校园建设中,推行“三抓三促进”工作模式;在“十个没有”平安医院建设中,坚持做到“七个立足”,建立“两个体系”;在“十个没有”平安交通建设中,推进“三化建设”;在“十个没有”平安酒店建设中,按照绿色、黄色、红色三个级别,实行动态等级化管理;在“十个没有”平安商场创建中,推进“四个机制”建设;在“十个没有”平安小区创建中,采取“十抓十促”工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各行业、领域“十个没有”平安建设工作。
措施得力 成效显著
创建工作中志丹县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工作严考实督。始终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十个没有”平安建设的根本保障,坚持县委统一领导、政法委牵头抓总,夯实乡镇党委、行业部门党委主体责任,落实村、社区等基层单位直接责任。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听取创建进展情况汇报,政法委每月召开工作例会,综治委主任、副主任分别包抓重点任务,逐行业、领域对标整治。制定了《志丹县深化平安建设实现“十个没有”活动考核办法》,加大督查力度,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4名县级领导挂帅的4个督查组。对检查中发现有一项指标不达标的,立即摘牌并限期整改。凡党政、企事业单位、行业系统达不到“十个没有”要求的,由县综治办会同组织、纪检等部门提出督办意见,按照干部管理“三项机制”等进行考核问责。凡中省市驻志企事业单位达不到“十个没有”要求的,由县综治办提出督办整改意见并通报其上级主管部门。通过严格考核问责,确保了创建工作实效。
目前,志丹县“十个没有”平安创建活动已经在各行业、领域实现了全覆盖,社会治安大局发生了明显变化。
变化一:各类矛盾纠纷明显下降。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各类矛盾纠纷下降28.35%,其中涉油矛盾纠纷下降30.61%,交通肇事纠纷下降32.26%,劳动争议案件下降66.67%,物业纠纷下降62.5%,邻里纠纷、婚姻家庭案件下降37.42%。
变化二:社会治安明显好转。通过“十个没有”平安创建,在全县形成了“人防+物防+技防”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明显遏制,涉牌涉证、酒驾醉驾交通违法行为分别下降16.07%和21.42%,交通四项指数“三降一持平”。偷盗原油及油田物资现象基本消除,油区治安持续好转,各类涉油案件下降28.77%。“黄赌毒”“盗抢骗”案件下降25.64%。2017年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8.68%,行政、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6.58%。
变化三: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通过“十个没有”平安创建,全县各行业、领域管理规范有序,治安防范能力得到了加强,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教育、医疗、旅游、消费、交通等行业、领域和政法部门的形象满意度大幅提升,公众安全感明显增强。2017年公众安全感达94.06%,较2016年92.47%提升1.59%,名列全市第一;平安建设知晓率达93.34%,较2016年89.33%提升4.01%,名列全市第一;公安系统队伍形象满意度达95.17%,较2016年92.13%提升3.04%;检察系统队伍形象满意度达95.53%,较2016年93.34%提升2.19%;法院系统队伍形象满意度达95.68%,较2016年92.02%提升3.66%;司法系统队伍形象满意度达95.65%,较2016年93.76%提升1.89%。
“下一步我县将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以农村社区社会治安三级管理和两种工作机制为抓手,持续开展各类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动更高标准的‘十个没有’平安志丹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志丹县政法委书记鲁志华掷地有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