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脱贫路上 铿锵前行
王磊给马宁霞送去大学助学金
吕怀权抱着自己种的大西瓜
李建全查看贫困户家新盖的猪棚
白治军正在给鸡投食
  编者按
  本报记者 雷荣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吴起县上下同心,全民参与,无数人为之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新的“长征”路上,在第一书记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在困难群众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永不屈服的坚韧意志。一个个真实的脱贫事例,一个个感人的奋斗故事,汇聚成一股股催人的榜样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静静地,读一读他们的故事…… 
  

“山里娃”点亮村民“致富梦”
 
——记吴起县长官庙镇梁岔村第一书记王磊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康彥创
  起早贪黑,他辛勤的汗水,化成贫困山村的悄然蜕变;
  披星戴月,他奔波的步伐,带来脱贫发展的殷殷期望。
  2015年6月,在吴起县财政局工作的王磊,背起行囊,只身一人来到长官庙镇梁岔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对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
  这一来就是三年。在这个闭塞的小村子,王磊从一名城里的干部娃,变成了翻田种地的庄稼汉,成了一个土里土气的山里娃。
  王磊说,他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梁岔人。
  “有了产业,村民就不再受穷了”
  梁岔村位于吴起县长官庙镇西南部,自然条件差,村民收入水平低,村集体经济薄弱,在册贫困户共计27户108人,是典型的贫困村。
  与自己生活的环境相比,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来到村上的第一天,王磊就对山大沟深、梁峁交错的梁岔村有了新的认识。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梁岔村做出一番事业,为改变村民的生活而竭尽全力。
  王磊是个急性子,但是他也明白不能打无把握的仗。安下心来后,王磊挨家挨户来到村民院落和田间地头,通过与群众交谈、聊天,了解实际情况、寻找致贫原因。
  经过调研发现,梁岔村虽然具有多年种植苹果的基础,但因为缺乏新的管理技术,苹果产量不高,群众对种植苹果完全丧失了信心,从而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致富产业。
  要致富,必须要有产业。于是,王磊积极鼓励村里的党员干部带头种植苹果,并带领村民到邻县学习考察,开阔了群众的眼界。渐渐地,村民对发展山地苹果有了新的认识,信心也一点一点回来了。
  那段时间,不善言辞的王磊总是扛着一把铁锨,走在前列、埋头苦干,默默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村民。几个月下来,脸晒黑了、人变瘦了,群众也被这个厚实的小伙子折服了,于是大家开始行动起来,家家户户都建起了新果园。
  果园建成后,王磊又通过多方争资金、跑项目,先后争取资金30余万元,新打机井2眼,修建水窖23座,既解决了果园的灌溉问题,也解决了村里的饮水困难。
  同时,王磊把全村27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到合作社,变单家独户脱贫为抱团发展脱贫,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小杂粮280亩,并与帮扶单位建立了小杂粮订单销售合作模式。
  去年,梁岔村共建有果园2200亩,其中,灌溉面积860亩、挂果430亩,成为全县山地苹果示范基地。帮助村民销售小杂粮1.68万斤,使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5780元,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产业,村民就不再受穷了,就有好日子过了。”王磊说。
  “看到村民过得好,就值了”
  “村集体就像一叶满载村民的舟,航行在通向富裕的航道上,只有村干部掌好舵,村民荡好桨,才能尽快到达目的地。”这是王磊经常说的一句话。
  在王磊的要求下,梁岔村“三委会”班子经常走访群众、嘘寒问暖,每名成员主动帮扶困难老党员2名。每名党员与贫困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切切实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群众有啥事,村干部都主动来家帮衬。尤其王书记,时不时地询问我们有啥困难,对我们很体贴。”村民们经常看见王磊走完东家、再走西家,隔三岔五到村民家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
  今年,贫困户马胜山的女儿考上了大学,这原本是一个让全家人欢喜的消息。可是面对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马胜山全家人却陷入了愁苦,高昂的学费成了一家人一道难以跨越的坎。
  王磊得知后,多次跑前跑后,到县教育工会协调教育贷款,到县民政部门争取贫困大学生补助。填完贷款申请表,拿到5000元的补助后,燃眉之急总算得到了解决,全家人的脸上也重现了往日的笑容。
  回到村上后,王磊又个人拿出1000元,上门送到了马胜山家里,并鼓励他的女儿安心上学……
  “每次看到村民们过得很好、脸上挂着笑容,自己就很放心、也很开心,感觉自己的付出值了。”王磊说。 
  

吕怀权:把日子过得跟西瓜一样甜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康彥创

  “来来来,大家快来吃西瓜。这个是我自家园子里种的,很甜!”初次见到吕怀权,记者便见识到了他的热情。
  瘦弱的个子,粗糙的双手,沾满泥土的衣服,吕怀权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并不是一个刚至44岁的中年人,写满沧桑的双脸显示出超乎年纪的岁月和异于常人的经历。
  吕怀权是吴起县白豹镇郭克郎村人,说起过往的日子,他显得很无奈。“虽然家里有5口人,但是村里分地时妻子孩子没赶上,只分了一个人的地。后来村里看我家人多又补了半个人的。”
  在农村,地少就意味着收入少。
  那段时间,一家5口人的重担就压在了吕怀权一个人肩上。虽然有苦力,但是因为个子小,在外打工抱不起大石头,还经常受气,要强的他就彻底回家种地了。
  “妻子有病,孩子年幼,看病、上学都需要花钱。”停不下来的吕怀权,每天种地回来还得自己做饭吃。
  2015年,吕怀权被识别为精准扶贫户。也就是在这一年,吕怀权赶集时和几个陌生人拉起了家常,得知现在农民都不怎么种庄稼了,流行养猪赚钱。
  回到家后,吕怀权和妻子一商量,决定也赶一趟“时髦”,从亲戚朋友处筹到6万元,建起一座100平方米的猪舍,一次性买回25头猪崽。
  此后,每天起早贪黑,准备猪饲料、打扫猪场,像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每头猪崽。可是到了年底,他的猪并没有全部存活,加之当年猪肉价格偏低,一年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盈利几乎为零。
  “养个一两头猪觉得很简单,多了要养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吕怀权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便多次跑到韩台村王建新养殖场,跟技术员学习养殖技术。时间久了,两人成为了好朋友。
  朋友的倾囊相助让吕怀权恢复了信心。2016年,他一下子将猪发展到了70多头,年底收益2万多元,顺利实现了脱贫。去年,为了巩固他的脱贫成果,镇政府又通过相关扶贫政策,帮他建起了一座300平方米的标准化百头养猪场。吕怀权成了全村首个养殖大户,年收入3万多元。
  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吕怀权还把46亩山地全部种植了苹果树,并在果树地里套种了小黄豆等农作物,不仅能领到政府每亩50元的补助,还能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卖给高原情合作社。
  “他太拼命了,种地养猪都是他一个人,特别是老母猪下猪崽时,他整夜照顾小猪崽,一晚上不睡觉,白天还要管理果树,一般人很难承受。”村支书罗旺俊说,因为太劳累,吕怀权曾经骑着摩托晕倒在了马路上,幸亏发现及时,才幸免于难。
  今年,吕怀权的大女儿高考,9月份就要去上大学了。吕怀权说,他自己没文化,吃点苦没啥,只要娃娃学习,学到哪里供到哪里。“希望孩子们能有个不一样的未来。”
  “妻子的病有了好转,能给我做饭吃了。两个儿子也争气,学习也挺好。等到苹果丰收、猪肉大卖,我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生活就像这西瓜一样甜。”吕怀权笑着说。 
  

“他把我们当亲人”

——记吴起县吴仓堡镇党畔村第一书记李建全

 
  本报记者 王爱荣 通讯员 康彥创
  “李书记,来来来,快进家里坐坐。刚在地里摘的西瓜,吃点,凉快些。”
  跟着第一书记李建全走进吴起县吴仓堡镇党畔村,沿路的村民都热情地与李建全打着招呼,欢迎他到家里坐坐;几个调皮的小孩你追我赶的,也要拉他进屋。
  “李书记来村上一年多了,帮村里人拉电线、建产业、找工作,想方设法帮大家致富,遇到啥问题也随叫随到,他是把我们都当做亲人呐!”说起李建全,村民张治霞滔滔不绝。
  李建全是市直机关工委选派的干部,2017年来到吴起县吴仓堡镇党畔村任第一书记。
  来到党畔村后,李建全迅速向村里的支部书记高起东和周围村民了解村子具体情况。三个月的时间内,李建全跑遍了党畔村16个村民小组和57户贫困户,他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讲真心话、大实话,耐心倾听百姓的苦恼与迷惘,很快与村民打成一片,成了大家的知心人。
  通过三个月的摸底,李建全对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以及贫困村存在的问题有了详细了解,经过认真分析,在与村支部商讨后,制定出了村上三年帮扶规划和当年扶贫计划。
  残疾人是党畔村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全村57户精准扶贫户,其中因残致贫就有22户。
  为了激发贫困残疾人的脱贫动力,李建全在市直机关工委的支持下,为贫困残疾人每人争取到扶持发展产业资金2000元。另外,他还与高起东制定了入股分红模式,鼓励贫困残疾人将资金入股到起东家庭农场,由农场为残疾人代养肉牛,每头每年分红500元。这一“家庭农场+贫困户”帮扶模式,有效解决残疾贫困户劳力、资金、技术短缺的问题,确保他们能增收、无顾虑。
  2017年入股的残疾贫困户,已领取年底分红,获得了第一笔产业的红利。
  “扶贫先扶‘志’和‘智’,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知识的力量。”李建全说,党畔村村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扶持产业也得先给他们传授技术,帮助他们养成学习科学知识的好习惯。
  于是李建全向市直机关工委积极协调,争取到4万余元为村上建起了“科技书屋”,摆放了国学经典、农业科技、文学、地理等书籍供村民们学习。除此之外,还在群众中大力宣传“人穷志不穷,脱贫最光荣”的脱贫发展理念,在村支部的组织下表彰了一批“脱贫明星”“致富能手”和“好村民”等先进典型,在全村营造了积极的脱贫氛围。
  此外,在生活上李建全也一直急大家之所急。“刘正山家的猪棚已建起”“张志宏妻子的残疾证关系已转好”“残疾人杨占贵的孩子公益性岗位已协调……”翻开李建全的手记本,一列列事项整齐排列,办完就在后面打钩并做好详细标记。“我家住铺子湾组上山村,独门独户。由于居住偏远,常年点煤油灯照明,农产品加工不成,手机充电经常跑十几里地才能充上。李书记为了我家通电,他往市电力公司跑了很多趟,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村民都用上了电,年底一定会顺利脱贫。”贫困户王成金开心地说道。
  “来到这个村,我就是这个村的一员,大家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他们日子过好了,我的心才踏实,才不负第一书记的使命。”李建全很认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李建全说,党畔村的人民都勤劳好学,接下来他会积极协调、带领大家继续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他们的收入,改善生活质量,让党畔村的人民共同过上幸福好日子。 
  

白治军: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本报记者 雷荣 通讯员 康彥创

  “老板,再加个菜。”
  “好的,请稍等,马上来!”听到客人叫喊,白治军赶忙招呼着。
  白治军是吴起县白豹镇韩台村人,经营着一家农家乐。由于地理位置优越,饭菜口味独特,每天来这里的客人络绎不绝。
  “这几天生意好,每天基本都收入两三千元。”白治军笑着说,“志丹旦八、高速公路的工人、采油厂的职工,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
  白治军说,想都不敢想,他能有今天。
  熟悉的人都知道白治军的家庭情况。妻子远嫁他后,不幸患有癫痫,不仅不能下地劳动,而且还要有人精心照顾;孩子尚小,一切都是自己操劳着。
  “每年都要带着他东奔西跑四处求医。”为了筹集医疗费用,白治军借遍了西家借东家,朋友、亲戚能借的几乎都借遍了。“最多时,欠下了20多万元的巨债。”
  白治军成了贫困户。他觉得要想翻身,已经是一件不敢奢望的事情。
  然而,没过多久,包扶干部的到来让白治军看到了改变现有生活的希望,精准扶贫的惠民政策,激发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他要养鸡,最好是在林下喂散养鸡。
  2015年,白治军在房子背后,盖起鸡舍、围起栅栏,一下子喂了3000余只土柴鸡。建成后,他还领到了政府给的8000元产业扶持资金。
  “每天最开心的就是提着篮子收鸡蛋,一天能产蛋200多颗,每颗鸡蛋最高卖到2元。”白治军说,他喂的散养鸡肉质鲜美、安全环保,是绿色食品,一只鸡最高卖到150元,在西安、延安、甘肃等地深受顾客欢迎。
  2016年,政府又给白治军送来了“大礼包”,出资5万元帮助其修建了一座大棚,种植蔬菜,实现多元增收。
  “这些钱足够修建费用,除了土地外,自己几乎没有出任何钱。”白治军说。
  有了鸡、有了菜,还缺点什么呢?坐在院外看着来来往往疾驰而过的车辆,头脑灵活的白治军一下子想到了灵感。
  “这里是延安和甘肃的通行要道,附近还有采油厂,这几年这里又修建高速公路,客人多得是,开家农家乐一定错不了。”于是,白治军立即将自家房屋改造,装修一新,门外打出了“土家柴火鸡农家乐”的招牌,主营鸡肉剁荞面、鸡肉摊馍馍、韭菜炒鸡蛋等特色小吃,
  肉香飘千里,生意好是必然的。没多久,远近客人络绎不绝,大家伙都是冲着柴火鸡来的。
  “大棚菜全部用在了农家乐,土鸡也是现要现杀,客人很喜欢。一只卖168元,供不应求。”白治军说,开业一年,他家的纯收入就有16万多元。“账还完后,一下子就感觉轻松了。”
  看到白治军致富了,村民也跟他学习,有的开农家乐,有的也开始养鸡。遇到讨教技术的,白治军都毫无保留地传授。并与贫困户袁智结成帮扶对子,免费送去了鸡仔、药品,上门讲解养殖技术。
  在白治军的带动下,全村新发展100只养鸡场3户、2000只养鹅场1户、50条肉牛养殖场1处、25头以上半封闭式生猪养殖场1处。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真的富了。”白治军憨厚地笑着说,“走养殖、农家乐这条路总算是走对了,我要和大家一直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