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1947年10月18日,毛泽东给葭县县委的题词(资料照片)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工作路线,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工作方法。毛泽东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主持制定者,也是带头践行者。转战陕北期间,尽管面对频繁的军队转移、恶劣的自然环境,但中央领导同志仍然时刻把人民的饥寒冷暖挂在心头,用自己以身作则的行动,在陕北大地上留下了一段段千古佳话。
  1947年3月,蒋介石严令国民党胡宗南部,率兵20余万,向陕甘宁边区发起重点进攻,企图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一举歼灭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和我西北野战军。3月18日,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踏上了充满传奇色彩的转战陕北的历程。
  1947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转移到陕北葭县。地势险要的葭县城,矗立在一座石山上,县城三面环水,似万马奔腾的黄河拍击着城脚下的悬崖石壁,滔滔而过,我军在这里刚刚取得了沙家店战役的胜利。有一次,葭县县委书记张俊贤来向毛泽东汇报工作后,毛泽东便问他:“再打一仗,能不能支持下来?”张俊贤回答说:“能!”他扳起指头,详细地汇报了全县的粮食、草料储备情况和存栏的羊、牛、驴的数字,说道:“第一,可以把现有的几千斤公粮拿出来;第二,今年的收成虽然不好,但总还可以收一些粮食,我立刻组织人员,把地里的粮食收割晾晒碾压出来;要是粮食还是不够吃,可以杀羊,吃完了羊还可以杀驴杀牛,这三项合起来供给战士们没有问题,反正一定要全力以赴把战争支援下来。”毛泽东听到这里,不禁问道:“驴和牛都杀了,明年生产怎么搞呢?”张俊贤回答说:“解放前,穷人哪有牛和驴,种地全靠把老镢头。只要能把胡匪消灭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保证把明年的生产搞好。”毛泽东听着这位陕北汉子的回答,显得有些激动,坚定地说:“部队再困难,也绝不能杀群众的一头牛、一头驴。”
  周恩来在一旁听到毛泽东不赞成杀牛和驴的主张后,马上意识到几万人的部队机关在这里,有可能发生杀老百姓牲口的事件,立即布置通知各部队和各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杀牲口,违者严惩不贷。任弼时也认为几万人的部队没有后勤保障,无法打仗。毛泽东最终为了不损害群众利益,放弃了在葭县利用有利地形和胡宗南打一仗的想法。
  毛泽东在朱官寨居住期间,他的窑洞前有一盘石碾子。有一次,村民们在此碾粮食,警卫战士怕驴叫人吵碾子响,影响毛泽东的休息,就劝老乡到别处去碾。毛泽东听见了,立刻严肃地批评警卫战士:“你们不让群众推碾子,他们怎么吃饭?让他们推吧。”
  1947年9月23日,毛泽东转战到神泉堡一带时,天降冰霜,将未成熟的庄稼冻死了,毛泽东亲自上山查看灾情,并指导所部九支队干部战士帮助老乡抢收庄稼,还把炉灶上的3斗9升麦子送给了19户贫下中农,而后又派出100多名干部战士和几十匹战马帮助农民种冬麦。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红天红地红霞飞,神泉来了九支队
  多少代来多少辈,没见过这样的好军队
  刚放下背包就担水,天不明就去把庄稼背
  忙让亲人炕上坐,热汤热水喝一杯
  扯烂衣襟留不住,又上场院把镰刀挥
  担上筐筐红枣表心意,几回回送去又送回
  要问这支军队为啥这样好?“训令”字字放光辉
  要问这支军队为啥这样好?毛主席亲自来指挥
  1947年10月17日,毛泽东一行从神泉堡来到葭县城。沙家店战役大胜后,城里的铺子已经开张,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们个个喜气洋洋。毛主席在有关同志的陪同下,神采奕奕地走在解放后的县城里。忽然几个眼尖的老百姓认出主席来,兴奋地高喊道:“快看,毛主席来啦!”顿时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一时间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群众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起来了!毛主席微笑着向大家招手,大街上一片向主席致敬、问候的欢呼声。这个小小的葭县城沸腾了。毛主席来到县城东门,这时他双手叉腰,迎风而立,眺望着波涛汹涌的黄河,满怀激情地说:“历朝历代都说黄河有百害而无一利,我想这种说法应该改变了。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黄河挡住了日本帝国主义,只这一条,也应该减轻它的罪过。将来全国解放了,我们还要用黄河水浇地、发电,为人民造福。”毛主席对祖国河山和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立刻感染了周围的同志。
  这时,正在开会的县委书记张俊贤,听说毛主席来到县城,立即宣布休会,带着与会人员跑上了街头,好不容易把人群分开,才迎接到毛主席一行人。在去县委机关的路上,毛主席和县委负责同志亲切地交谈着。主席问:“在战争中,群众表现怎么样?”
  县委负责同志说:“葭县人民在战争中经受了考验。为了打败敌人,他们甘愿忍饥挨饿,吃糠咽菜,千方百计节约粮食,支援前线,有些地方的群众甚至把仅有的猪、羊、鸡和老弱残耕畜都贡献出来了。群众警惕性很高,有几千名伤员,但群众始终没有走漏一点消息,敌人什么也不知道。”毛主席在窑洞前席地而坐,亲切地问道:“人民群众生活怎么样了?”张俊贤回答道:“困难是有的,我们现在正在想办法解决。”毛主席说:“经过一场战争,粮食不多了,羊也杀了不少,庄稼也被糟蹋了,要安排好群众的生活、组织好生产!”张俊贤表示:“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不叫群众出一点嘛达(麻烦),而且要搞好土改,抓好生产,多打粮食,支援全国解放。”毛主席又问:“全县有多少人参了军?”张俊贤汇报道:“全县共有3000多人参军,还组建了300多人的游击队,攻打榆林时,全县派出了300多副担架,跟随野战军一个月。随叫随到啊!”毛主席听后高兴地说道:“好!有这样的老百姓支持我们,解放战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英雄的葭县人民,对党对革命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忠诚和献身精神,正像那气势雄伟、奔腾不息的黄河,一往无前,势不可当,这使毛主席非常高兴。
  主席又问:“进行土改了吗?”
  县委负责同志详细地汇报了土改的情况,并且说有些遗留问题,正准备按中央的指示精神进行复查。毛主席听着,不住地点头。说着走着,不觉已进了县委机关。
  当时,葭县县委正在召开战后第一次区委书记和区长联席会议,讨论配合大军反攻和搞好土改复查等问题。几个月来,陕北人民无时不在惦念着毛主席的安全和健康。现在,大家看到,经过半年多艰苦的战争生活,毛主席虽然瘦了些,但却步履稳健、目光炯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都感到无限欣慰和振奋。
  毛主席给大家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指出:全国胜利已经为时不远,用不了五年,三年就差不多了。接着又讲了搞好土改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必须满足广大农民对于土地的迫切要求,只有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才能获得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并教导大家在土改中注意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最后,毛主席勉励同志们,要继续带领群众搞好土改,做好支前工作,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毛主席讲完话,张俊贤提议说:“主席,您来一趟不容易,请给我们县委题个词,留个纪念,以便鼓励大家。”毛主席说:“好,好!”张俊贤随即把县委宣传部的李林森叫到办公室,让其准备笔墨纸砚。经过胡宗南部浩劫,县委办公条件很差,一时竟找不到像样的纸张。李林森立即去县上开办的长兴源商店买了几尺漂白布,一切准备齐全后,送到毛主席的住所。次日早饭后,李林森来到张俊贤的办公室,一眼就看到漂白布上竖写着“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十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左下方落款“毛泽东”三个字。毛主席的题词迅速传遍了全县,不识字的老百姓也一听就明白了领袖的意思,和毛主席的心更加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葭县县委更是把毛主席的题词当成了永远的座右铭,届届相传。
  今天,重温毛主席的这一题词,“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不就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最直接、最凝练的概括吗?它是共产党人看待和处理一切社会矛盾、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立场和工作作风。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就是选择了群众立场,拥有了民心;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就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就要求我们时刻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永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