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陈列在纪念馆展览大厅的印刷机 在延安新闻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陈列着一台高1.2米、长2.3米,浑身长满锈迹的印刷机,这台庞大而笨重的设备,就是当年中央印刷厂承印过《解放日报》的一台对开印刷机。
1937年1月,党中央进驻延安城后,面对敌强我弱、日益严峻的革命形势,急需加强对外宣传工作,中央印刷厂的筹建随即展开。然而此时的延安城一片贫瘠,要找几枚铁钉都如同大海捞针一样困难,建厂谈何容易。中印厂厂长祝志诚接到任务后,立即动身赶赴上海、西安、三原等地,冒着生命危险,在戒备森严的都市里找关系、购买设备。他还以私人印刷厂老板的身份招聘了十几名技术工人。在返回延安时,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怀疑,大多数是晚上行进。可是到达西安时,要挨个搜身,为了将机器能够安全地运到延安,只能将崭新的设备全部拆卸成零件,分装在三口棺材内,组成一个庞大的送葬队伍,在国民党的眼皮底下顺利通过。
7月1日这一天,清凉山格外热闹,一台台崭新的机器整齐地摆放在坚固而隐蔽的万佛洞内,大伙你摸摸、他看看,不一会,小小的石窟中就挤满了人。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印刷厂成立了。
那时延安还没有电,印刷机的主要部件是一个直径和长度都在1米左右的铁滚桶,机器的主要动力就是人力,一台对开机旁要配上四五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轮流摇,24小时不停机,每摇一会便会大汗淋漓。后来同志们请延长石油厂的工人师傅制造了一台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从此彻底告别了手摇机器的原始方法,也就是从那时起,延安的老乡生平第一次看到了电灯。每当夜幕降临时,那星星点点的灯光错落有致,格外吸引人们的目光,于是便有了“小香港”的美称。
1940年,国民党反动派对我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封锁,原本一切物资全靠外地运输的延安,此时纸张、油墨彻底断绝,没有纸如何印报?党中央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于是陕北漫山遍野生长的马兰草成为造纸的主要原料。这种用手工制作出来的纸张,薄厚不均,还带有很多的马兰草屑,同志们便给它取了一个好听而形象的名字“马兰纸”。纸的问题解决了,接踵而来的就是油墨的匮乏,油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烟灰、蓖麻油和松香。蓖麻油和松香陕北都有,就是烟灰不好弄,最初收集老百姓家烧饭用的锅底灰,但沙粒太多不能用,后来同志们徒步去60多公里以外的延长建炉主烟道提取烟灰。油和烟灰都有了,还要有一台机器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才能成为印刷用的油墨。厂长祝志诚亲自前往兵工厂请著名工程师沈鸿研制出了一台轧油墨机,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久,《解放日报》的日发行量由原来的7000份增加到1万份。每天报纸还未印完,石窟前早已挤满了领报纸的人,他们都想在第一时间看到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看到抗战的形势发展、看到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大计……
毛泽东在百忙之中曾数次登临陡峭的清凉山看望工人师傅们,并鼓励大家:印刷厂的工作很重要,一定要把它办好;印刷厂生产精神食粮,办好一个印刷厂,抵得上一个师。从这里印出的报纸发行到国统区,犹如一颗颗炸弹落入敌人的心脏,使国民党反动派心惊胆战。
2004年,筹建延安新闻纪念馆时,在库房中找到这台被尘封多年的印刷机,为了将它安装完整,特地找来当年中央印刷厂的老同志来安装。时光流逝,半个多世纪的离别,老人也忘记了它原来的模样,只能为我们撑起机器的主要部件。
今天,这台印刷机作为国家二级文物陈列在延安新闻纪念馆的展览大厅里,让每一位驻足观看的人,见证它曾经走过的峥嵘岁月。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延安新闻纪念馆 牛文鑫)